领略文化魅力,穿梭于历史长河,徘徊在文化行廊。在寂静无声的夜空里,总有那么一两颗璀璨明星悬挂在夜宇中发出耀眼光芒,照耀文化史漆黑的一隅,给文化增添了许多凝重与庄严。经历了风霜雨雪,夜宇中的星辰还是别有风味,独具一格,给文化披上了朦胧而飘渺、诗意而浪漫的外衣。

说道唐诗,李白一定必须要提到的一个人,或者说一个诗歌中的仙人。不过小编今天要说的不是李白的诗歌,而是他的那首词: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这首词上下两片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上片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下片着重主观心理的描绘。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却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主观心理的描绘又糅合在客观景物之中。因而从整体上来说,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又融成一片。

该词历来受人推崇,李白也因该词和另外一首《忆秦娥》被称为百代词宗。后世词家写《清平乐》的不少,只有辛弃疾一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被称为完全可与李太白同调词相媲美。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代: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的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大宋江南的统一。他有将相之才而无从施展,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所见所闻,种种物象,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裕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

四十七年后,辛弃疾途经造口,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况且中原仍未收复,举头眺望,视线却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这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但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又愁上心头,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啼声,更使他愁上加愁。

也正是在这种心情下写就该词。

此词抒发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之沉痛追怀,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之深情萦念,故此一习用已久隐写儿女柔情之小令,竟为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以全幅意境寓写整个襟抱、运用比兴寄托又未必一一指实之艺术造诣,实为中国美学理想之一体现。

全词一片神行又潜气内转,兼有神理高绝与沉郁顿挫之美,在词史上完全可与李太白同调词相媲美。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