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凤凰网风财讯

作者 | 王婷婷

华侨城的抛售,愈演愈烈。

11月24日,华侨城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NO.2015G61地块(A地块)被挂上货架。该地块所在项目华侨城欢乐滨江因包含南京超级地标“河西南摩天轮”,而备受关注。

像这样的地标级重点项目,在近期华侨城的出让清单中,并不少见。据凤凰网风财讯统计,目前华侨城正集中出售位于上海、西安、南京、成都等地的重点项目。

例如11月21日挂牌的上海苏河湾项目酒店系列资产,就是华侨城(上海)置地手中的重要资产,包含知名的宝格丽酒店及宝格丽公寓,以及各类配套用房,转让底价24.3亿元。

11月17日,西安华侨城实业有限公司挂牌转让的“曲江新区太平坊项目”,旁边就是大唐不夜城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等地标。

11月17日,华侨城挂牌出让“成都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500万股股份”,则包含华侨城在成都安仁古镇项目的大量主体权益。

略早一些,今年2月8日,华侨城西部投资有限公司挂牌转让剑门关华侨城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80%股权,则对应规模巨大的“剑门关华侨城项目”,挂牌底价4.75亿元。

此外凤凰网风财讯还注意到,华侨城也挂牌出售部分子公司股权,包括重庆康兴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康鸿(烟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香港磐旭智能股份有限公司22.2%股权、深圳市华晟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0.81%股权等。

陷入“停工疑云”

多个地标项目遭挂牌

据凤凰网风财讯观察,自2020年以来,华侨城就开启了“卖卖卖模式”,2020年和2021年的股权转让相关交易(公告)均超过10起,多为转让房地产项目和公司股权。

至2023年,华侨城对商业、酒店、文旅等经营类资产的“转手意图”愈发强烈。

尤其今年挂牌的多个项目都是地标级的,而这些地标综合项目不少都处于建设迟缓的尴尬境地。

例如目前正在货架上的南京华侨城欢乐滨江A地块,尚未开工。华侨城欢乐滨江C地块和E地块处于建设阶段,但整个项目施工现场只有少量工人。

凤凰网房产南京实地发现,目前华侨城欢乐滨江建设现场摆放着建筑材料,但除了公寓部分还在动工,其他商业街区、写字楼等几乎陷入停滞。

工地上杂草丛生,只有摩天轮已经建好,底层的商业街区形同烂尾楼,没有施工痕迹。

根据华侨城原计划,欢乐滨江商业将于今年10月1日开业,如今显然无实现。而华侨城欢乐滨江综合体整体建设竣工日期,也已经由原来的2022年12月31日,改成了2024年12月31日。

据了解,地块周边中宁府、万科翡翠滨江、滨江ONE、海珀星晖、金地中心风华、正荣滨江紫阙、青奥村等小区会相继入住,华侨城如此大规模的商业项目迟迟无法开业,如今挂牌转让,再度为区域住户的消费需求蒙上阴霾。

位于成都安仁古镇的华侨城文旅综合项目,作为华侨城在西部“深耕文化、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最核心试点,如今也陷入窘境。

据凤凰网风财讯了解,该项目2019年以来就和成都黄龙溪项目、天回古镇项目一起,被挂牌过部分股权。但当时被视为华侨城的“常规操作”,即通过出让小部分股权,回笼资金,实现长期投入和发展。

到如今所谓“长期发展”的说法被现实击破。华侨城安仁项目早应开业的商业迟迟不见进展,规划了文化项目的面积土地仍是农田状态;天回项目进展极其缓慢,甚至曾经的“一路两核七心”规划已不见踪影。

与此同时,近日关于华侨城位于大本营深圳的项目——光明区九樾广场,也因停工消息备受关注。

据社交平台爆料信息显示,九樾广场项目自人才房交付完成后,商业就开始陆续停工。目前项目工地大门紧闭,没有任何施工迹象。

资金、经营和模式之困

谁将是最后一根稻草?

华侨城为何要卖卖卖?资金之困、经营之困、模式之困,或许都可能成为那“最后一根稻草”。

首先,部分项目已陷入停工危机,就直白揭露了华侨城资金的困扰。

根据华侨城A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23.21亿元,同比减少4.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0.4亿元,同比减少9813.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19.92亿元。收入持续下滑、利润亏损逐年放大。

与此同时,华侨城A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的货币资金423.92亿元,对应的债务却高达1373.83亿元。据其披露,公司2023-2024年度已获得控股股东华侨城集团的400亿元借款额度。但即使加上母公司的补给,华侨城A的债务和资金难题,也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这个时候,“卖项目”或许是最直接的回流方式。毕竟很多项目在华侨城手上不赚反亏。

以华侨城挂牌的上海苏河湾建造宝格丽酒店及宝格丽公寓为例,作为已建成项目,目前宝格丽酒店平均房费接近7000元,价格不菲。

但根据华侨城财报显示,2021年-2023年上半年苏河湾项目酒店系列资产除税后分别实现收益-1076.8万元、-5225.1万元、-690万元。所以,如果此次上述标的按底价24.3亿元成交,华侨城则或获利5700万元。

但这种自持亏损,最终转卖的情形,也一定程度上会让市场再次质疑华侨城的经营能力。

“华侨城很多项目的经营方式、盈利模式都不太明晰,而且大型商业文旅项目本身又是需要长期投入的,需要强大的资金链和经营力支持。”

一位熟悉华侨城的业内人士告诉风财讯,2015年华侨城当时提出的三个转型模式本身就有问题。(注释:1继续推进旅游+地产的创业模式,2创新旅游+互联网+金融的补偿模式,3深耕文化+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首先它们的核心都是做大规模,这就给华侨城留下了大量的“重资产”遗症;再者华侨城成名于游乐园,操盘超大规模的文旅综合体项目也得探索,一口气到处拿“千亩巨地”,投入成千上亿,最后没有成果、无力盘活就只能全面撤出,浪费地方资源。

“反腐问题就不说了,还有现在宏观环境和导向改变了,华侨城模式能否走得通,需要打一个问号了。”

当前,华侨城多地面临项目抛售、建设缓慢的情况,这个“问号”的确已经亟待华侨城的解答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