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吕布以反复无常为人所诟病,先从丁原,后随董卓,最后自领兵马割据称雄,可谓“三姓家奴”的掌门人。

在北宋时期也有这么一号人物,原属大辽,后降于北宋,终了又归顺金国,真真的跨国旅行。这位老兄,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郭药师。

北宋宣和年间,大宋虽然到了羸弱得不堪一击的地步,但没有最弱只有更弱,大辽在辽主天祚帝的糟蹋下,更是乱得一塌糊涂。当时身为辽军主帅的郭药师,觉得这地儿实在是呆不下去了,索性卷铺盖走人,投奔了大宋。

听闻辽国的大将居然主动来投,宋徽宗也是十分惊奇,莫非是自己的文治武功感化了他?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倒戈将军往往都是靠不住的,保不齐哪天又要反水,所以徽宗准备来个随机小测验,看看郭药师到底是何居心。

这天上朝,宋徽宗在朝堂上喊出要“捉拿天祚帝”的口号,还向郭药师抛了个媚眼:将军要不要当先锋啊?

郭药师也不是傻子,徽宗这葫芦里卖的啥药他心里清楚的很,于是故作为难的样子,略加思考后,到了演技爆发的时刻,郭药师含泪讲道:“恕臣下实难从命了。天祚帝是臣的旧主,若是臣现在就与旧主为敌,那陛下您还能相信臣下的忠心么?”

果然高明,寥寥几句就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了徽宗,既树立了忠臣形象,又避免了麻烦缠身。心思简单的徽宗,就这样被这位老戏骨给忽悠了,觉得他是个可靠的良将,甚至当庭脱下了自己的御袍披在他身上,并把他任命为燕京留守。这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降将来说,已经是足够高的恩宠了。

当然了,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自从降宋以后就开始消极怠工、一门心思捞钱的郭药师,还是引起了宋徽宗的怀疑:这家伙不是说来助我一臂之力的吗?怎么就知道贪呢?于是,徽宗派出了大宦官童贯来一场巡视。

问题就出在这里了,你选谁不行呢?非要选一个比郭药师更贪婪的家伙。所谓官官相护、贪贪相怜,那可不是吹的,郭药师老早就打听好了童贯此行的行程以及目的,于是拿出了看家法宝去应付。

怎么做的呢?原本和童贯平级的郭药师,竟然亲自跑到200里之外去迎接,而且一见面就是三拜九叩的大礼,甚至还不害臊地说:“太师年长于我,理应视之如父,药师跪拜父亲,何罪之有?”上来就认了个干爹,还真是有当年吕奉先的风采啊!

接下来,郭药师又命人把早已准备好的黄金白银暗地里送给童贯,一套组合拳之下,童贯成功地被他收买了,剩下的,就是走走流程了。

由于徽宗交代过,此行的重点是检阅部队,看看郭药师究竟是徒有虚名还是货真价实,自然,童贯早就把这些“备考大纲”悉数透露给了郭药师,所以郭药师早已是做足了功课。

在校场上,郭药师一手打造的铁骑部队威风凛凛,队列整齐,完全不像大宋的军队。看到这儿,童贯也甚是满意,干脆提前结束巡视,回京复命去了。当然了,这里的复命,就是可劲儿地为郭药师说好话了。

虽然这次蒙混过关,但是宋徽宗对于郭药师的屡屡怀疑还是让他心惊胆战,搞不好哪天就突然把自己收拾了呀,所以,从宣和五年开始,郭药师就暗中勾结金人,准备着他的降金大计,并于宣和七年,正式带着数万人马降金。

而这时候宋徽宗在干吗呢?为了保住自己的颜面,怕别人说自己没有识人之能,徽宗居然忙着封锁郭药师投降的消息。

原本就实力羸弱的大宋,又突然被横插一刀,更是没有了招架之力,第二年就汴京陷落,徽宗也成了人家的阶下囚,也成了大宋乃至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皇帝之一。

这样的结果,自然与郭药师的反复无常有关,但又何尝不是徽宗自己作的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