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伟大的民族英雄。大军事家。生于1103年,被害于1142年。时年39岁,这是华夏历史是最黑暗的一天,也是最被害的一天。

在岳飞27岁的时候,也就是公元1127年,北宋亡国的那一年。岳飞的职务是东京留守司统制(七品)当岳飞遇害的那一年,岳飞职务是枢密院副使,两宋武将可以做到的最高武职。

岳飞的死,不仅仅是赵构和秦桧合谋的冤杀,也不仅仅是岳飞的主张和南宋的国家主张不和,这里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这样的事情的发生应该值得我们去反省,去深思,为何只有我们会这样让仇者快,亲者痛的事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在四人当中韩世忠年纪最大,岳飞年纪最小,但功绩最高,官职最高,但也是四人中唯一被冤杀的。

岳飞被杀。首先是性格使然,岳飞不好色,不贪财。与士人读书人关系莫逆,自己本身也是文采出众,如此性格,如此人品恰恰成为皇帝赵构的威胁,在历代帝王里,赵构是很惨一个,当上皇帝的代价是父母兄弟姐妹都沦为俘虏,自己因为生理原因无法生育。是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而作为一个武将的岳飞居然关心储君人选,而这恰恰是一个武将不应该所关心的,岳飞是出于公心,但对于赵构而言这是岳飞对他的讥讽,也是有不臣之心的意识。

当时的南宋武装部队大概有52余万。在岳飞麾下的大概有30万,这些军队是南宋的军队,但真的会归皇帝指挥吗,赵构很担心,岳飞是也许是忠心,如果有人学祖上来个黄袍加身,岳飞不当也得当了,作为靠武将发家的赵宋王朝对此尤为忌惮。对于武将的防范已经进入骨髓和灵魂。

再就是岳飞主张和赵构求和的主张完全相反,在国家重大问题上,皇帝必须一言九鼎,不容他人反对和质疑。岳飞的反对在赵构看来有要挟的意味,

杀岳飞震慑主战派,控制军队为皇帝所有。管控韩世忠等其他将。让他们不要太张狂。有杀鸡骇猴的意思。岳飞喊迎回二帝是响应赵构的号召,但这种口号也就是宣传而已。也只有皇帝能喊。而皇帝的号召也是不得以而为之,都知道是假的,也就岳飞当真,这种事情让赵构很尴尬,也很腻歪。政治上的不成熟也是岳飞遇害的主要原因。

岳飞的被冤杀,首先是他政治上的幼稚和不成熟,岳飞高贵的品质让皇帝心存忌惮也是重要原因,坚定的主战派,与皇帝唱对台戏。为了收回兵权,防止武将造反。岳飞不在于会不会反,而再于有没有能力反,如果有这个能力就必须去死。

岳飞的冤杀,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值得我们去思索,这样的事情为何只有我们国家存在,而其他国家却没有,这是一个很值得思索的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