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宪文,蜚声国际的中国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季我努学社荣誉社长,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

面对日本的步步进逼,为改变不堪一击的中国国防状况,在全国人民抗日运动的推动下,国民政府不得不加强国防建设。蒋介石首先命令参谋本部次长贺耀祖整顿江海防要塞,要求“宁镇澄淞各要塞急应修备”,“对于各要塞之修正与改良,以及镇海要塞与海州地区皆须积极筹务,分期完成”。(《蒋介石对国防计划及各地工事设施指示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1932年10月5日,蒋介石又命令军委会务必于40个月内完成要塞整理工作。是年12月,军事委员会城塞组成立,统筹修理各要塞和国防工事,并聘请在华的德国军事顾问参与协助。然而1935年底以前,国民政府国防建设大多停留在计划和口头上,绝大部分未付诸实施,仅主要整理修缮了原有江海防要塞。

华北事变后,日本侵华步伐骤然加快,中国工农红军被国民党军队追击转移到西北一隅,国民党自认为心腹之患被解除,遂加紧国防建设,开始投入一定力量。1935年,南京政府开始按照国防线与防区设想构筑国防工事。是年冬,蒋介石调集4个师秘密构筑苏州、常熟、嘉兴、江阴等地国防工事。

贺耀祖

国防工事构筑与防区划分、战场建设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防工事,根据不同情况分为三种:永久性工事系用钢筋混凝土构筑而成;半永久性工事系用铁轨、枕木构筑而成;临时工事则由轻易材料临时构筑。还有的只备置建筑材料,暂不动工。国防工事的构筑程度是以“首都为中心,逐次向国境线推进”。(《何应钦部长对五届三中全会军事报告》(1937年2月),载《何上将抗战期间军事报告》,台湾文星书店1962年版。)

抗战前,国民政府构筑的国防工事,分沿海与内陆两部分,其分布特点是以首都南京为中心,首先部署沿海和黄河沿线,其次为黄河以北各战略要地。沿海与长江方面,南京政府陆续整修和加强在虎门、厦门、马尾、连云港、江阴、镇江、南京等处的江海防工事。其整理主要内容有:配属高射炮及高射机关枪;整理要塞守备队;构筑要塞之近战永久工事及各种障碍物;配置水雷;设置游动重炮阵地等等。(《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一)》,第364~365页。)至1937年上半年,全国共有南京、镇江、江阴、宁波、虎门、马尾、厦门、南通、连云港等9个要塞区整建完毕,拥有炮台41座,各种要塞炮273门。(《全国要塞现况一览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长江中游之要塞及守备区工程进展不快。此外,为加强长江要塞防御,南京政府从九一八事变以后便开始建造300吨左右的江防炮艇。至1934年分别建成江宁、海宁、抚宁、绥宁、肃宁、威宁、崇宁、义宁、正宁、长宁等10艘,用于长江布雷及防御。

淞沪抗战期间国军防御工事

1936年春季前后,国防工事建设全面展开,此年国防建设费也从每年的1400万元猛增到3000万元。构筑工事计有河南的焦作、博爱、沁阳、道口、修武、巩县、洛阳、开封、兰考、郑州、归德、亳县各区工事;南京东南正面主阵地、南京长江渡河点暨城厢警卫与各地下室工事;宁镇澄要塞工程的步兵工事;镇江、芜湖、江西北岸各区警卫阵地;吴福线主阵地工事;锡澄线核心步兵工事和后方地带工事;杭州湾、镇海至象山港之海岸工事;淮海区之海州、徐州、清江浦、蚌埠、鲁南各工事。(《陆军沿革史草稿》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1937年6月,又于沧县、保定、德县、石家庄等地构筑国防工事。到1937年3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前,南京政府在江浙区、山东区鲁南阵地和河南区实际构筑工事3512个,其中江浙区即占2264个,约占65%。据何应钦:《何上将抗战期间军事报告》中《对五届三中全会军事报告》一文数字计算所得。迄止七七事变前,江浙、山东、河南、晋绥、冀察各区第一期国防工事基本完成,其中南京、淞沪的外围阵地,吴福、锡澄、乍平嘉、乍平甬、鲁南、豫北、豫东、沧保德石、娘子关亘雁门关内长城国防工事均具相当规模。

国民政府加紧国防建设的另一项内容是国防工业建设,它是国防准备的物质基础。抗战前中国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极为落后,几乎谈不上自成体系的国防工业,为应对日本的侵略,国民政府在兵工生产方面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首先,为防止战争爆发时兵工企业沦于敌手,国民党着手停办和迁移多家可能受到战争波及的兵工厂。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即决定迁移上海兵工厂于杭州。而后又决定将上海、华阴、开封、德州、大沽等兵工厂停办,机器分运金陵、巩县、济南和汉阳兵工厂。原拟在江苏无锡设立的化学厂也为防敌袭击而改建于巩县,更名为巩县兵工分厂,1936年完成建厂。1935年后,国民政府又决定将兵工厂向川黔转移。此年6月5日,蒋介石指示兵工署长俞大维:“凡各兵工厂尚未装成之机器,应暂停止,尽量设法改运于川黔两厂,并须秘密陆续运输,不露形迹。”(《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三)》第338页。)这个迁移计划至抗战爆发尚未完成。

抗战中的国军兵工厂

国民政府的国防建设虽然计划周密,但进展缓慢,成效有限。由于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从九一八、一二八、长城抗战直至华北事变,对日一味妥协,甚至不惜签订丧权辱国协定,极大地影响了对日国防准备。到了西安事变以后,日本全面侵华已迫在眉睫,国民政府始倾力突击准备国防,赶筑国防工事,惜已为时嫌晚。况且已完成的国防设施管理混乱,军事训练极少,未能达到战备的要求。尽管如此,国民政府毕竟在准备抵抗侵略上迈出了一大步,在后来的抗战中,国防工事等国防建设项目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沧、保、德、石和鲁南阵地,即在后来的平汉路、津浦路北段抵御日军和台儿庄会战中发挥了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抗战前国民政府的国防准备为中国抗战正面战场的前期作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张宪文等:《中国抗日战争史·第一卷,抗日持久战局面的形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

编辑:林小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