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最后一位恩师,他们的师生情,现今都有人羡慕!

文/廊外何处不识君

在中国近代史上,溥仪作为最后一名皇帝,有着非常叛逆和独特的性格,他不仅带头在皇宫里减掉了自己的辫子,而且还想离开中国,娶欧洲留学。

就算他离开了紫禁城,来到天津租界,还是对西洋文化感兴趣,每天都要穿着西装坐着洋车,在各种娱乐场合听着西洋乐器和舞蹈。

这一切确实不太符合一名中国帝王的作风,其实这些习惯和举止都是溥仪在皇宫里一位外国老师交给他的,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帝王西教庄士敦。

庄士敦是苏格兰人,跟随着一些欧洲人来到中国,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并不想当时的一些外国人一样,嘲笑和欺侮中国人。

相反,他对每个人都彬彬有礼,而且还偏袒中国。在来到中国前期,他一直都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十分热爱儒家思想。在工作期间,被很多人尊重和敬仰。

1918年,当时溥仪还只有十几岁,还需要德高望重的老师教导,但是溥仪的老师徐世昌因为总统的事项辞去了职位,没有老师来填补空缺。后来经过李鸿章的儿子介绍,在英国大使馆找到了庄士敦,聘请他来当帝师。

这名西洋老师的到来给宫里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大家对他都非常的好奇。庄士敦自此开始作为他的英语,地理,数学老师来授课。期间,庄士敦经常向溥仪讲述西方文化和知识,令年幼没有出过城墙的溥仪眼界大开,并且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仅如此,庄士敦还给溥仪戴上了近视镜,买了一辆自行车让他在宫里骑,在宫里安装上了通信电话,甚至割掉了清朝人惯有的辫子。庄士敦在教授英语的时候,看得出小皇帝很着迷,还建议他去欧洲留学,看看外面的世界。

他还帮助溥仪改革了宫里的财务制度和宦官制度,大大节约了不必要的开支和遏制贪污现象。他觉得清朝应该走君主立宪制度,觉得溥仪以后能够通过这种制度复辟,当上一位正直民主的君王。

庄士敦教授给溥仪的知识和眼界是无价的,也因此,两人的感情越发的深受,溥仪甚至在自己结婚的时候授予庄士敦一等官衔。当时虽然溥仪已经退位了,但是庄士敦依然非常高兴,穿着大马褂参加了溥仪的婚礼。甚至之后在给自己苏格兰的朋友写信时,还提起这段经历。

后来溥仪被驱赶出紫禁城,去了天津。庄士敦也重新回到英国领事馆做事。溥仪决定投靠日本,成为伪满洲帝国的皇帝,期间曾经请求庄士敦做自己的政治顾问。

但庄士敦知道这是日本人所做的一个陷阱,而溥仪谁的建议也不听,一心只想做皇帝。庄士敦知道这样是不能够救中国的,原来说的君主立宪也实现不了了,于是拒绝了他的请求。后来自己孤身一人返回了中国。

庄士敦和溥仪的这桩师生情被溥仪收录在自己的自传里,他说非常感谢自己的这最后一位老师,使他让自闭木讷的自己开始对外面的世界和西洋文化产生兴趣,现今查阅到这些资料,都有人说,真羡慕他们的这段师生情,在局势动荡之下,依旧没有改变。

虽然后来自己做了满洲国的傀儡,但从来没有忘记这位老师的教诲和恩情。可见,这两人的感情是多么深厚不可割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