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35岁前的选择,决定了你80%的人生

一场人生路,道不尽悲欢离合。

生而为人,能过百年已是大幸,然终其一生所要求的是什么?

一个被后人铭记的功名,还是一段值得自己回味一生的爱情?

人与人的不同之处,或许就在于对人生方向的选择:一个不让自己良心后悔的选择。

我曾认识一位老人,他在回忆自己过去一生的经历时说道:

“前途和爱情里,我选择了前途,是我亲手葬送了我的爱情。

余生的日子,都在追忆那段过往,但要我重新选择,或许也不尽如此,这就是人生”。

是的,人生的选择那么多,不同人不同事,不同的境遇。

有时候,做出身不由己的选择,或许就是命运对我们的安排。

但我始终相信,选择是自己做的,只要对得起自己和社会,那就是好的选择,那就是对得起自己的人生。

这不禁让我想起《人民的名义》里的祁同伟。

这个既可恨又可怜的人,一次改变人生的选择就让他的命运走向背道而驰的方向。

祁同伟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选择了没有爱情的功利婚姻。

又因为他卑微的出身,沉迷权利和金钱的交易。

最终,这个曾经满腔正义的缉毒英雄,渐渐走向不归路。

人生可以是悲剧也可以是喜剧,能够掌握命运的方向盘的人只有我们自己。

在路遥的《人生》这本书中,又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小人物的人生,淳朴中透露着路遥对百味人生的思考。

01

农民的子弟

高加林是黄土高原上土生土长的农民高玉德的儿子,高考落榜后就在县上当民办教师。

对于农村来说,民办教师的名额非常有限。

高家村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也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高明楼便利用关系,让自己的儿子顶替了高加林民办教师的位子。

郁郁不平的高加林回到农村重新做回农民。

内心不甘平庸的他,满怀抱负,对于高明楼的这一调遣十分不满。

他将这种愤恨的心情埋在心里,加入了农民的队伍,参与劳动。

高加林刚刚走入他人生的第一个低谷,但这样的低谷对于年轻的高加林并非完全是坏事。

或许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总要遭遇低谷,也许低谷早点到总比晚来的好。

02

突如其来的爱情

高加林做了农民,开始他的新生活。

为了生活的柴米油盐,高加林被迫提着自家蒸好的蒸馍拿去县城里卖。

但是刚从县城回乡的高加林,骨子里挪不开自己的面子,觉得卖蒸馍十分丢人。

在县城里,高加林遇到了以前的高中同学黄亚萍和张克南。

他们两人现在的发展都比高加林好,这让高加林觉得十分自卑和敏感,于是匆匆告别同学,还没将蒸馍卖出去就回村了。

在回村的路上,他遇到了村子里尖子户刘立本的二女儿巧珍。

巧珍在路上等着高加林,她知道高加林没有把东西卖出去。

巧珍帮高加林把蒸馍“卖掉”,将准备好的钱给高加林。

其实,高加林遇到巧珍不是偶然,这个漂亮善良的姑娘一直在等高加林。

巧珍对高加林怀有浓烈真挚的爱慕,但这份爱她藏了很久,觉得不曾读过书的自己配不上知识分子的高加林。

而这次高加林做回农民,她既心疼又兴奋,想倾诉她的感情。

当巧珍向高加林倾诉自己多年来的感情时,高加林被巧珍的淳朴善良打动,拥抱并亲吻了巧珍。

这场突如其来的爱情并非是感情上的一时冲动,巧珍多年来的倾慕和高加林情感的空白促成了他们在一起。

03

冲破世俗的眼光

高加林刚开始并不接受巧珍的感情,他意识到自己那天的冲动。

他用劳动折磨自己的身体,让自己没有时间去想感情上的事情。

但是越是逃避就越是想念巧珍,于是高加林决定接受巧珍的爱,生活上的失意或许能在感情上找到慰藉。

而巧珍对加林的爱愈发坚定,她为高加林精心打扮自己,学会刷牙,把好的东西都给高加林。

高加林和巧珍约定每天晚上在村外的庄稼地里相会。

爱情这个奇妙的东西,它能将人们带进新的生活,也能治愈受伤的人的心灵,同时也能将人拖进绝望的深渊。

高加林和巧珍沐浴在爱情的甜蜜和喜悦中。这让高加林渐渐接受自己成为农民的现实,他不再对自己的远大理想抱有不安和幻想。

但是高加林和巧珍夜晚相会的事情在村里传开,他们两家条件相差悬殊,双方的父母都不同意他们在一起。

巧珍的父亲刘立本甚至对她大打出手,但是巧珍仍无法将高加林放下。

他们冲破世俗的眼光,坚定着对彼此的感情。

04

人生转折

高加林有个少年就出去当兵闯荡的叔父高玉智,早些年高玉智一直在新疆工作,从未回过家乡。

正当高加林习惯了农民生活后,他收到高玉智的信:他的叔父申请调回家乡工作,并且当上了县劳动局长。

高玉智安顿好工作回乡探亲,整个高家村都因为他的到来而高兴,高家村上的领导高明楼和劳动局的副局长马占胜也纷纷邀请高玉智吃饭。

高加林的民办教师的位置当初就是马占胜和高明楼搞的鬼,如今高玉智官大一职,马占胜和高明楼为了弥补亏欠,讨好上司,就偷偷为高加林安排了一个县上的工作。

生活的重大转折在高加林看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但这样的“机遇”并非人人都能得到。

高加林被这些人打入低谷,又重新被推上顺风顺水的路,内心难免不安。

高加林进了城当了国家干部,成为一名通讯记者。

尽管他对于自己走“后门”上来的事实心有不安,但想到可以重新回到他热爱的城市,重新发挥自己的光热为社会做贡献,高加林内心是喜悦和激动的。

05

选择

高加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表现突出,经由他写出来的报道由广播站播放,而广播站的播音员黄亚萍曾是高加林的高中同学。

高加林很快凭借自己各方面优秀的才华,成为县城里备受关注的人物。

黄亚萍高中时就很欣赏高加林的才华,但由于高加林后来做了农民,就将对高加林的感情藏在心里。

现在高加林回到城市,她一直找机会接近高加林,并且最终放弃了她的男朋友张克南,选择和兴趣相投的高加林在一起。

高加林面对黄亚萍的追求,内心纠结无比:是该选择朴实善良的巧珍,还是有共同话题、对自己前途有所帮助的黄亚萍?

为了自己的前途,高加林还是选择了黄亚萍。

巧珍知道自己农民的身份已经配不上高加林,主动支持高加林的选择,内心却极度痛苦。

痛苦万分的巧珍只能收拾心情,嫁给了曾经苦苦追求自己的农民马栓。

而另一边,高加林和黄亚萍在一起经历了短暂的快乐和满足后,黄亚萍的任性又让高加林感到为难。

我们常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是选择也要顺从自己的心。

如果这个世界的功利冲昏了你的头脑,那些所谓捷径的选择也许会重新将你带回低谷。

高加林因为走后门的事情被人揭发,又重新做回农民,他和黄亚萍的感情也因此结束。

回到高家村,巧珍已经嫁人,这个像金子一样的女子就这样错手让人。

生活还要继续,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高加林也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代价。

06

结语

路遥在小说的开篇引用了这样一句话: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人生可以是悲剧也可以是喜剧,能够掌握命运的方向盘的人只有我们自己。

你的每一个选择,也许能决定了今后的人生。

愿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能无悔。

作者:周瑶,精读读友会会员。在尘埃里修炼,在俗世间求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