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紗廠是豐田紡織株式會社於1919年創辦於上海,創辦人是豐田織機的發明人豐田佐吉。1921年由於三井系統的東洋棉花會社以及豐田家族的補充投資,擴大了生產規模。此後,陸續創辦上海第二廠和青島分廠。隨着業務的逐漸發展,到1937年,豐田紗廠達到鼎盛時期,紗錠增至10.2萬枚,織機2150臺,成爲當時在中國規模較大的紡織廠。圖爲豐田紡織的創辦者豐田佐吉。

1923年,豐田佐吉在別墅招待各國政府駐滬代表、商界名流。後排右四爲豐田佐吉。

圖爲1919年日商豐田紡織株式會社在極斯菲爾路上建的豐田豐山第一紗廠。

除豐田紡織、內外棉、上海紡以外,日本在華投資的紡織工廠還有大康紗廠、公大紗廠、同興紗廠、裕豐紗廠、東華紗廠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紡織業在華投資的數量和規模逐步超過英美和華商資本。圖爲1922-1928年英、日在滬紗廠情況統計表。

爲控制華北地區的航空業,1936年10月17日,日本逼迫華北地方當局簽訂《中日通航協定》。1936年11月7日,由張允榮出面籌辦,中方提供土地建設機場,日方提供飛機、飛行員及技術人員,名義上資本中日各出一半,實際上是由日本獨資。圖爲北平南苑機場上停放的惠通公司飛機。左上爲惠通公司的正副董事長張允榮(左)、兒玉秀雄。

兒玉秀雄,1934年10月任岡山啓介內閣的拓務大臣;1937年2月,林銑十郎內閣的通信大臣;1936年11月,任惠通航空公司副董事長。

惠通航空公司發行的 “愛國航空紀念週”明信片。

以上圖文選自《日本侵華圖志》第二十一卷《經濟侵略與資源掠奪》, 齊春風、嚴海建編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日本侵華圖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張憲文主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山東畫報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項目,併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 2014 年度入庫項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