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國家藥監局發佈了《2018年度藥品監管統計年報》。年報從生產和經營許可、註冊審批、中藥品種保護、投訴舉報和案件查處等五方面統計了2018年藥品監管情況。

根據統計年報,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國共有原料藥和製劑生產企業4441家;

共有《藥品經營許可證》持證企業50.8萬家,其中,批發企業1.4萬家,零售連鎖企業5671家,零售連鎖企業門店25.5萬家;

零售藥店23.4萬家。

按年報推算,原料藥和製劑企業數與2017年的4376家相比,增加65家;批發企業數較2017年增加1000家;全國零售藥店總數達到48.9萬家,較上年同期的45.4萬家淨增3.5萬家,增幅達7.71%

近年來,兩票制的施行,挽救了一些具備配送能力,有醫院網絡的中小公司。加上醫藥電商B2B的不斷發展,以及一些代理商謀求更進一步和上游廠家保持良好穩定的代理關係,也需要一家醫藥商業公司來開展業務,因此醫藥公司數量穩步上漲。同時,藥品批發企業及零售連鎖企業這些年一直都在增加。

另據統計年報顯示,2018年,藥監部門共批准新藥臨牀312件,批准新藥生產的新藥證書及批准文號25件,批准文號10件;

共批准仿製藥臨牀申請58件,生產申請464件;

批准進口臨牀申請154件,藥品上市申請90件。均較2017年有較大幅度提升。

據瞭解,近年來國家藥監局還將持續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持續推進臨牀試驗管理改革,優化藥品臨牀試驗審批程序,制定藥品拓展性臨牀試驗管理規定。加快臨牀急需和罕見病治療藥品的審評審批,促進境外新藥儘快在境內上市。制定鼓勵藥物研發創新的政策,加快國產創新藥批准上市。完善藥品與藥用原輔料和包裝材料關聯審評審批制度。

此外,年報還說明了中藥品種保護情況,截至2018年11月底,共有中藥保護品種證書192個,其中初次品種99個,同品種4個,延長保護期89個。2018年各級監管機構共查處藥品案件9.8萬件,貨值金額27.4億元,罰款76.6億元,沒收違法所得金額20.0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