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部長萬鋼。視覺中國 圖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3月10日上午10時45分在梅地亞中心舉行,科技部部長萬鋼就中國的創新激勵評價制度答記者問。

“在評價方面,確實也是科技人員最關心的,有一些評價制度不合適,比如說我們平常所說的,本身做醫生的又非得寫論文,這種評價制度就不太合適於新時代的發展。”萬鋼說道。

所以,國家專門出臺了關於人才分類評價。萬鋼介紹道,這在農業領域也有過實踐:“農業院校既要在實驗室裏搞科學研究,又要開展成果轉化,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這兩類的評價就肯定是不同的,所以各行各業進行分類評價是十分重要的。兩會期間我的同事們也都沒歇着,相繼完成了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政策性文件,以及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文件。”

萬鋼還提到對成果轉化收益的稅收優惠政策,不久後就會公佈出來。

萬鋼說道:“激勵和績效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需要我們持續進行科技體制改革。這些年來我更多的是感受到我們科技人員胸懷大志的報國胸懷。過去我們看到了李保國、黃大年、南仁東,這些令人感動的科技人員,他們精忠報國,奮鬥到最後一刻,爲國家而貢獻自己的力量。科技人員的精神是可貴的,我們要特別珍惜科學家精神,珍惜企業家的創新精神,要珍惜青年人才的創新積極性,既要有物質的激勵,更多的還要在精神上能夠滿足我們科技人員爲國奮鬥的這種需求,爲他們的創新成就,爲他們的艱苦奮鬥,爲他們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劍’的精神鼓與呼,使他們的工作更加順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