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下三国时期人物的籍贯,最频繁的是哪个地名?颍川。荀彧、荀攸、郭嘉、陈群、钟繇熟悉不熟悉?都是颍川人,简直是人才批发市场。这还一个颍川人,辛毗,字佐治。

袁绍家的反骨仔

辛毗来自颍川,汝颖多奇士当真名不虚传。辛毗与老哥辛评最开始是跟着袁绍混的,在袁绍占领冀州的情况下,众多汝颖士人与河北士人加入了袁绍阵营,也有例外的,荀彧不就跳槽了,自己打的去曹操公司应聘。

袁绍时期没看到辛毗的身影,大概一直在“附议”吧。袁绍过世,袁谭、袁尚兄弟阋墙的时候,这才出现了辛毗的名字。袁谭打了个败仗,就派辛毗去找曹操求和。可曹操不想趟这浑水,他还等着袁谭、袁尚两兄弟打得两败俱伤,自己一锅端了呢。

辛毗也明白曹操的想法,赶紧找老乡郭嘉疏通关系,曹操这才给了他开口的机会。辛毗先给曹操分析了下袁氏兄弟内斗的原因,随后强烈建议曹操先打河北,曹操表示“很棒”,随后用了5年彻底平定河北,袁氏团灭,当然也包括辛毗的旧主袁谭。

不过辛毗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老哥辛评一家被审配杀光了,辛毗虽然报了仇但人死了就是死了。曹操倒是挺看重辛毗的,先是让辛毗以张良、陈平为榜样,回去又给辛毗升任丞相长史。

方正刚直

曹操时期结束,到了曹丕时期辛毗混得更好了,本身辛毗就是曹丕一党,关系也处得不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曹丕在被确立为太子的时候,激动得不能自已,跑去抱着辛毗的脖子说“辛君,你知道我有多高兴吗?!”,有话好好说,先放手行不。

同时,辛毗也发挥了他刚直的性格,多次劝谏曹丕。曹丕要改正朔,也就是要重新规定正月初一的时间,不管旧历到了哪天,曹丕现在要归零,辛毗表示“没事别瞎改”,曹丕答应了。

这次曹丕想迁徙冀州10万户人家,而且态度还很坚决。辛毗只论对错,追着曹丕说“老大,你这事办得不地道呀”,曹丕不想跟他聊,转身就走。辛毗居然敢曹丕的衣服不让走,可以说很是大胆了,辛毗表示“就是不想让您失去民心呀”

最终结果是曹丕只迁走了5万户人,其实除了战区会强制掳掠百姓,动其他地方的百姓确实会失去民心。人家小日子过得美滋滋,这一路上前途未卜,不是逼人造反嘛。辛毗是说到位了,曹丕也是任性了。

曹丕还有打猎的爱好,不出意外辛毗又来劝谏“您是玩开心了,可把臣子折腾坏了”,曹丕默默想了想,以后还是少打猎吧。曹丕要亲自伐吴,辛毗是极力劝阻“咱能不能休养生息了?”,这次曹丕不听他的了,坚持南征。要是以曹丕那尴尬的战绩来讲,辛毗说得对!

持节演双簧

辛毗也是位三朝老臣,一直坚守到了曹叡时期。曹叡要修宫殿、要平北邙山,辛毗都站出来劝阻了,毕竟他一直是个谏臣角色,做起这些事来很顺手。

但辛毗在曹叡时期说不上如鱼得水,因为那会儿孙资、刘放权势正盛,毕竟人家是执掌机密的重臣。大多数人都去孙资、刘放抱大腿了,只有辛毗表示“我有自己的立身之本,三公而已不做就不做呗”。辛毗不幸言中,被孙资、刘放一搅和,他确实没当上三公。

辛毗最后的表现,就是陪司马懿演了场双簧。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司马懿就是不想跟诸葛亮打。但是一直不应战有损士气,所以司马懿也要“积极点”,于是他就开始“千里请战”,这下有交代了,不是自己不想打,是要等朝廷下令。

曹叡也明白司马懿想干啥,派辛毗去配合司马懿的“演出”。辛毗是持节去担任司马懿的军师,司马懿这边一说“我要出去作战!”,辛毗就得配合着“你出去一试试!”,就这这么一出双簧耗死了诸葛亮。顺便提一句,辛毗有个好女儿,辛宪英,女中诸葛亮一枚。

刚亮公直,不失为颍川名士。

看官有什么想看的内容,请留言给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