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若是恰逢朝代更迭,那麼戰爭是必不可免的,在衆多的戰役當中湧現了無數充滿智慧的兵法和計策。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個計策,可是這個計策雖然有兩位著名的歷史人物都運用了,可是結局卻是天差地別。那就是切斷士兵們的退路,讓士兵們可以勇往直前,以此激發士兵的鬥志,獲得戰爭的勝利。

同樣是三日之期,項羽破釜沉舟大獲全勝,完顏亮卻被屬下殺死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這兩個歷史事件分別是項羽和完顏亮所運用的,小編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項羽和完顏亮,以及他們運用這一兵法的歷史和環境背景。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項羽,項羽和他的叔叔項梁都是楚國大將項燕的子孫,但是楚國因爲被秦國所滅,所以項羽和項梁便失去了曾經的輝煌和榮譽。但是在他們的心中卻始終埋藏着滅國之恨,所以在秦始皇死後秦二世登基之時,陳勝和吳廣在大澤鄉起義,項羽與項梁便也起兵響應。他們聚集了8000多名江東子弟,想要爲國復仇,起兵反秦。

同樣是三日之期,項羽破釜沉舟大獲全勝,完顏亮卻被屬下殺死

但是他們想要聚集更多的人,聚集更多的力量,這時他們便想到了要匯聚民心的辦法。他們四處尋找,找到了楚國曾經的君主楚懷王的孫子,因爲想要藉由楚國舊民懷念故土家園的心,所以就將楚懷王的孫子年僅13歲的放羊娃熊心也命名爲楚懷王。曾經楚國的人民聽到這個消息,都來投奔項梁和項羽,他們的部隊由此更加擴大。

同樣是三日之期,項羽破釜沉舟大獲全勝,完顏亮卻被屬下殺死

可是這時的楚懷王年僅13歲,還是一個非常單純而且幼稚的孩子,他根本不懂得朝臣的忠奸好壞。當時有一個叫做宋義的人,十分的擅長遊說,他將楚懷王哄得十分開心,讓楚懷王十分的信任他,給他很大的權力。但實際上此人只是一個非常自私自利,膽小怕事的人,而且心思歹毒。

當時雖然各地都有起義軍,但是秦軍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秦軍的大將章邯先是將陳勝打敗,然後又將項羽的叔叔項梁也殺死了,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實力的秦國大將。在完成這兩件大事之後,章邯的目標指向了當時自立爲趙王的趙歇。趙歇無力面對章邯的大軍,便只能一路退守,最終退到了鉅鹿。可是卻還是被章邯的大軍圍了個水泄不通,趙歇沒有辦法,只得發出書信向各方勢力求援。

同樣是三日之期,項羽破釜沉舟大獲全勝,完顏亮卻被屬下殺死

燕趙兩國的大軍早已經趕到了,可是看到秦國軍隊的強大都不想出兵。而楚懷王也接到了趙國求援的信件,之後便派了他所喜歡的宋義擔當上將軍的大任,然後讓項羽擔當次將,范增擔任末將,一同去救援趙王。

而項羽實施破釜沉舟,斷絕士兵後路就是在這場戰役當中。當時宋義所率領的軍隊已經到達了指定的地點,本來應該與秦軍交戰,解決趙王的危機。可是宋義卻是原地安營紮寨,一停就是40天,絲毫沒有出兵援趙的意思。而項羽又是一個十分直性子的人,他直接衝進了宋義的大帳之中,問他救援如救火如今趙王面臨險境一刻也不能耽誤,你卻遲遲不肯發兵,這到底是何原因?可是宋義卻絲毫不理會項羽,反而譏諷項羽不懂得兵法,讓項羽無言以對,只得怒氣衝衝的走出了大帳。

同樣是三日之期,項羽破釜沉舟大獲全勝,完顏亮卻被屬下殺死

不但如此,宋義這個小人還下令說,士兵打仗應該像虎狼一樣兇猛,可是若是誰不服從命令,就要被殺掉。這明顯就是對項羽所說的,而項羽也絕對不是一個忍氣吞聲之人。項羽第2天全副武裝大步跨進宋義的軍帳,要求宋義出兵救趙。宋義卻毫不買賬,甚至還威脅項羽要將他殺掉,可是項羽是一個文武雙全之人,他深知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不是魚死便是網破,直接拔出刀將宋義的頭顱砍下。

同樣是三日之期,項羽破釜沉舟大獲全勝,完顏亮卻被屬下殺死

衆將眼看宋義已經喪命,全部都擁戴項羽爲上將軍。可是項羽卻沒有立即讓衆位將士出征,而是讓所有的將士都帶上三天的口糧,然後將軍中做飯的鍋全部都砸爛了。衆人十分疑惑說,若是如此我們日後該如何做飯呢?而項羽卻說,我們已有三天的口糧,若是再想喫飯,那就到章邯的大營當中取鍋吧。

衆人眼看沒有退路,但是卻也是熱血沸騰,紛紛怒吼着,士氣旺盛。在項羽的帶領之下,這些沒有退路的士兵,個個都勇猛如虎,以一當十,在沙場之上勇猛難當,將秦軍打了個落花流水。項羽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全面的勝利,可以說是大獲全勝,而秦國的章邯因爲得不到秦朝的救援,無奈之下只得率領殘餘的秦軍投降了項羽。

同樣是三日之期,項羽破釜沉舟大獲全勝,完顏亮卻被屬下殺死

而完顏亮在殺死自己的堂兄金熙宗之後當上了皇帝,然後便想要大展拳腳,想要發動一場滅亡南宋的戰爭。所以他決定遷都燕京,之後便開始着手準備滅亡南宋的戰爭。可是此時的南宋因爲身處在長江以南,戰鬥的環境與北方有很大的區別,這讓金國的軍隊很難適應。

就比如說,在戰爭當中不像北方那樣都是陸地上的戰鬥,南方還有水戰,此時的南宋士兵都乘着海鰍船,是一種腳踏車船所改造而成,非常快而且堅固的船。但是金兵因爲毫無造船的經驗,用的全部都是從當地百姓屋子裏拆下來的木頭,可以說是船速又慢而且還十分容易損壞。

同樣是三日之期,項羽破釜沉舟大獲全勝,完顏亮卻被屬下殺死

所以這場戰鬥是註定要失敗的,金軍的士兵損失了很多,士兵們全都怨聲載道,而且常年的征戰也讓金軍的的士兵們十分厭惡。但是眼看着自己滅亡南宋的計劃就要這樣泡湯了,完顏亮便下令,若是3日之內不能打過長江,那麼就要將所有的將士殺掉。

而且完顏亮本就是一個心狠手辣之人,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將士們都心中忐忑不安,十分恐懼。但是若想要三天之內跨過長江,也是根本就完不成的任務。在這種兩難抉擇之下,爲了活命,完顏亮的手下便起兵反抗他,並且將他殺死。完顏亮一個充滿野心的統治者,在當上皇帝還沒有多長時間之時,便因爲自己的命令而被自己的屬下殺死。

同樣是三日之期,項羽破釜沉舟大獲全勝,完顏亮卻被屬下殺死

大家可以看到,這兩位統領都在戰場之上下達了相似的命令,但是卻收到的是截然相反的結果,小編在總結了歷史背景之後發現,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結局,其實有兩個原因。

第一,二人的出身不同,號召力也不同。項羽本就出身於楚國的貴族,而且項羽本身就是一個文武雙全之人,作戰勇猛與將士們的關係非常的好,在將士們的心目當中,是一個可以信賴而且深受擁戴的人。

同樣是三日之期,項羽破釜沉舟大獲全勝,完顏亮卻被屬下殺死

反觀完顏亮他實際上是一個反叛者,只是因爲他的叛亂成功了,所以他才當上了皇帝。而且他這個人爲人心狠手辣,而且野心十足,登上皇位之後,還將曾經擁立他的那些大臣們,全部都殺死。可以說在他手下的將士心中,他並不是一個可以爲其賣命的人。這也成爲了項羽和完顏亮在發佈命令之後,出現不同的兩種結局的重要原因。

同樣是三日之期,項羽破釜沉舟大獲全勝,完顏亮卻被屬下殺死

第二,作戰的環境和士兵的心理有非常大的區別。項羽當時所處的環境是,士兵們都躍躍欲試,摩拳擦掌想要與秦軍一較高下,可是宋義卻違背了戰士的意願,一味的拖延時間,不願與秦軍交戰,這使得士兵們本身心中就十分惱怒,所以即便項羽殺死宋義,自己當上將軍,士兵們也毫無怨言。之後項羽破釜沉舟也更激發了士兵們的信念和潛力,使士兵們的戰鬥力大漲,從而獲得了大獲全勝的結果。

同樣是三日之期,項羽破釜沉舟大獲全勝,完顏亮卻被屬下殺死

反觀完顏亮,當時金軍已經與南宋交戰多年,人們的心中都已經不再想打仗了,士兵們也都紛紛萌生退意,可是此時完顏亮非但不體諒士兵們的心情,反而還逼迫士兵們去作戰。不但如此,當時作戰難度非常之大,完顏亮卻絲毫不體諒戰士們的勞苦,反而下了一個十分不近人情的命令。

衆位將士爲了活命,毫無辦法只得將他擊殺。而且在士兵們的心中,他並非是一個正統的統治者,只是一個叛亂成功當上皇位的人。所以對他也並沒有多少的信服,所以士兵即使殺掉他,也非常可以理解。

所以說兵法不可亂用,只有集齊了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取得前期所期望得到的效果。項羽和完顏亮雖然都是斷掉了士兵們的後路,可是卻得到不一樣的結果,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了。

(圖片來源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