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腦海裏浮現出溺亡的孩子和渾身是血的妻子。一個陌生人開始出現在他的腦海裏,像橡皮擦一樣抹去了孩子和妻子的存在,同時也抹去了他自己的存在。

燒腦神片《禁閉島》:哪一種纔是真相?

萊蒂斯在禁閉島上經歷第一個暴風雨之夜,入眠後夢到自己將妻子攬入懷中。

銀幕兇案丨第45輯

燒腦神片《禁閉島》:哪一種纔是真相?

(文 / 阿霜)

-------------------------

寫在前面的話

筆者筆拙,只能以這樣的文章略表對電影《禁閉島》的敬意。受小說《呼嘯山莊》的啓發,筆者將自己想象成影片中阿什精神病院的一名護士,大家都叫我“羅賓小姐”,再虛構出一個叫“莎莉文”的女記者。而後,電影主人公安德魯·萊蒂斯(Andrew Laeddis)的故事將由護士羅賓小姐慢慢道來。

下面,就請各位聽一聽這個故事吧。

護士之言

我不知道萊蒂斯先生從自我創造的世界中醒來會有什麼感覺,也不知道他是怎樣度過清醒之後的漫漫長夜。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斯人已逝,萬事皆空。

其實,說是“斯人已逝”怕是不妥的,我現在日日照顧的人,就是萊蒂斯先生。他做了腦葉白質切除術(lobotomy)。只是在我眼裏,做了這種手術的人,同死了沒什麼兩樣,但對萊蒂斯先生而言,這或許是一件好事。

這幾日,院裏來了一位記者——莎莉文小姐。莎莉文小姐對萊蒂斯先生的故事很感興趣,她設法從考利醫生那裏弄到了萊蒂斯先生所有的病例,並在院裏四處打聽關於萊蒂斯先生的事。快嘴莎莉告訴莎莉文小姐,我是一直負責照顧萊蒂斯先生的護士。莎莉文小姐便到我這裏來挖掘萊蒂斯先生的故事了。

有時候,我一邊替萊蒂斯先生整理牀鋪,一邊給莎莉文小姐講着萊蒂斯先生的故事。我總忍不住抬起頭看看萊蒂斯先生,因爲我總覺得萊蒂斯先生還能聽懂我在說什麼——我害怕這會讓他想起那些傷心事。

萊蒂斯先生的致謝

萊蒂斯先生的故事,有些複雜,有些苦澀。我就從最後的結局開始吧,否則我怕是很難講清這個故事了。

“我在1952年的春天殺了我的妻子……我無法相信,多洛雷斯(Dolores Chanal)殺了我們的孩子。是我殺了他們,因爲我從來都沒有幫過她。我殺了他們……”萊蒂斯先生坐在考利醫生(Dr. Cawley)、希恩醫生(Dr. Sheen)、院長和我的面前。我別過頭去,避免看到萊蒂斯先生的面龐。

燒腦神片《禁閉島》:哪一種纔是真相?

萊蒂斯回憶自己的殺妻經過。

清醒之後,萊蒂斯先生幾乎總是在沉默中,只有當考利醫生和希恩醫生來探望他時,他纔會多說幾句。兩位醫生讓萊蒂斯先生放寬心,等後續治療完成,他便可以出院離開島嶼,開始新的正常生活。但是,我覺得萊蒂斯先生對出院沒有多大興趣。

上個月的第二個星期六上午,我去給萊蒂斯先生換新牀單。萊蒂斯先生等我工作完畢,請我坐下喝一杯茶,很是鄭重地對我說:“羅賓小姐,很感謝你一直以來對我的照顧。沒有人能像你這樣盡心盡力地照顧我們這些精神病人了吧。我想,我再也沒有機會向你表達我的感謝了。你不會因此責怪我的,對嗎?”我很是困惑:“萊蒂斯先生,怎麼會呢?不久你就要出院了,我很高興。”萊蒂斯先生不再說什麼,只是希望我能記住他很感謝我對他的照料。

第二天下午,我看見腦袋上纏着繃帶的萊蒂斯先生——他接受了腦葉白質切除術。考利醫生告訴我,他和希恩醫生的治療還是失敗了:今日早晨,萊蒂斯先生又稱希恩醫生爲“查克”,說着案子結束了,可以離開島嶼了之類的話。根據他們和院長的協議,這次治療若是失敗,萊蒂斯先生就得接受手術,成爲一個無害的“人”。

傍晚,希恩醫生坐在院子裏的長椅上,看得出,希恩醫生很沮喪。我走過去坐下,希恩醫生開口說道:“我覺得萊蒂斯並沒有重新回到他的幻想世界中,治療並沒有失敗,他是故意那樣叫我的,他是故意說着原來那些瘋話的。因爲我看見了他的眼神,他很清楚他要幹什麼。可是,他爲什麼要這樣做?爲什麼?”

我想起了昨日萊蒂斯先生鄭重其事的感謝。

回不去的“以前”

你問我這是怎麼一回事,不要急,聽我慢慢說來。

萊蒂斯先生殺了他的妻子多洛雷斯後精神崩潰,被送到了這裏的C病區——關押島上最爲危險的病人的地方。若是萊蒂斯先生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情況仍不見好轉,便會接受腦葉白質切除術。但是考利醫生和希恩醫生反對手術療法,針對萊蒂斯先生的狀況,他們制定出了一套新的治療方案——通過角色扮演法,醫生會引導病人意識到幻想世界中的種種荒謬之處,然後讓病人從幻想中走出來,成爲正常人。他們希望能印證他們的療法,也想以此拯救萊蒂斯先生,因此,萊蒂斯先生成爲了他們實驗的人選。但是,這種療法,極有可能會使院裏每一個人隨時處於萊蒂斯先生的威脅下,考利醫生和希恩醫生不得不與院長達成那個手術協議。

這一切,都得回到那個陽光明媚的假日。

那一天,萊蒂斯先生——不,那時他還是萊蒂斯警官,下班回到家中,大聲告訴妻子多洛雷斯他回來了。沒有人回應他,妻子沒有回應他,三個孩子也沒有回應他。萊蒂斯警官並沒在意,因爲他今天抓住了一個混蛋。他一邊興致沖沖說着他抓住那混蛋的過程,一邊熟練地打開酒櫥給自己來上一杯——酒櫥裏永遠都有夠他喝個痛快的酒。

這時,萊蒂斯警官望見了坐在湖邊搖椅上的妻子。他走過去,發現妻子渾身溼透,空洞的眼神散發着一種致命的狂亂氣息。萊蒂斯警官隱隱感到不安,孩子們呢?

越過妻子的肩膀,他的視線轉向平靜的湖面。萊蒂斯警官發現了湖面上漂浮的碎花布料。自己的小女兒就有一條那種花色的碎花小裙。

“我們把他們抱回屋裏,給他們換上乾淨衣服,將他們放在餐桌旁邊……像以前那樣……”妻子向萊蒂斯警官哀求道。

燒腦神片《禁閉島》:哪一種纔是真相?

“像以前那樣”,以前那樣是怎樣的呢?是萊蒂斯先生應徵參戰前那樣的生活,還是萊蒂斯先生凱旋後做了警官那樣的生活?萊蒂斯先生自己恐怕也不知道吧。

再次恢復意識後,萊蒂斯先生的面前躺着浸滿鮮血的妻子,一邊是少了一顆子彈的警用配槍,另一邊躺着三個孩子——他們看起來很安詳,似乎什麼也沒有發生。可是,空氣中彌散開來的血腥氣味提醒着萊蒂斯先生:妻子死了,孩子們也死了。

燒腦神片《禁閉島》:哪一種纔是真相?

燒腦神片《禁閉島》:哪一種纔是真相?

萊蒂斯先生的病例摘錄之一

病人安德魯·萊蒂斯爲二戰退伍士兵,曾參與達豪集中營的解放。二戰結束後,萊蒂斯回國,任當地警官。他在戰前組建家庭,生活富足美滿,與妻子多洛雷斯育有三個孩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參戰經歷對萊蒂斯造成了極大的且持久的影響。擔任警官期間,萊蒂斯醉心於工作,忙碌的工作使其暫時擺脫戰後的焦慮和抑鬱,關於戰爭的回憶也被抑制。但從根本上,他的戰爭心理障礙和負面情緒並沒有得到有效的紓解。工作之餘,萊蒂斯選擇用酒精來麻痹自己。這使得他在家庭生活中逐漸變成了一個以自我爲中心、逃避責任的人。他不再具備真正關愛妻子和孩子們的能力,家庭生活變得冷漠,和家人在感情上逐漸起了隔閡。

燒腦神片《禁閉島》:哪一種纔是真相?

解放達豪集中營時槍殺德國俘虜。

由於萊蒂斯工作日忙於工作,休息日酗酒,照顧三個孩子的重任全部落到了妻子的身上。面對發生了巨大變化的丈夫,妻子多洛雷斯無法同丈夫進行有效的溝通,昔日溫馨的家庭生活不復存在。在這個開始重建秩序的社會里,人們的戰後創傷被隱藏。面對這樣的社會環境,不僅是萊蒂斯,包括其妻子多洛雷斯也感到被忽視、被孤立,正常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社會和家庭的雙重忽視和孤立,讓妻子多洛雷斯的精神壓力不斷增加。這樣的狀況長期得不到有效改善,妻子多洛雷斯最終精神崩潰。

尋找“縱火犯萊蒂斯”

萊蒂斯先生入院以來,是由我一直照顧他的。在所有發生的事情中,我最驚訝也最不可思議的是萊蒂斯先生對尋找“縱火犯萊蒂斯”的執着。

在萊蒂斯先生創造的世界中,他本人是一名叫“泰德”的警官,而“萊蒂斯”是一名害死了他妻子的縱火犯。“泰德警官”接下了一起在阿什精神病院發生的病人失蹤案。而接下這起案子,他是有私心的——妻子被“縱火犯萊蒂斯”害死後,作爲警官的他一定要抓到“縱火犯萊蒂斯”給死去的妻子一個交代。關於“縱火犯萊蒂斯”的線索,他追蹤到阿什精神病院就斷掉了,所以,他接下了失蹤案。

燒腦神片《禁閉島》:哪一種纔是真相?

萊蒂斯幻想的“縱火犯萊蒂斯”形象。

在萊蒂斯先生創造的世界中,他和妻子並沒有生育、撫養孩子。我想,這大概是因爲萊蒂斯先生即使在幻想世界中也無法接受自己孩子的死亡吧。但是,孩子死亡的陰影揮之不去,這種陰影跟隨着萊蒂斯先生進入了幻想世界中。萊蒂斯先生將孩子的死亡轉移到了失蹤病人身上,那位失蹤病人正是由於謀殺了自己的丈夫,溺死了自己的孩子後精神崩潰而入院的。這位失蹤病人不就是萊蒂斯先生本人在幻想世界中的化身麼?同樣的,“泰德警官”對“縱火犯萊蒂斯”窮追不捨,誓要將其揪出來告慰亡妻,這也算是一種補償吧。

對於萊蒂斯先生來說,一切都於事無補。他能做什麼來挽救妻子,挽救自己的家呢?他沒法做什麼,也沒有什麼能讓萊蒂斯先生去挽回那些已發生的事實。死去的人已經死去了,不能復活,但是,上天連萊蒂斯先生進行自我救贖的機會也都不曾賜予。

燒腦神片《禁閉島》:哪一種纔是真相?

萊蒂斯幻想中那個失蹤的病人。

萊蒂斯先生的幻想很奇特,是吧?但我想這並不難理解。萊蒂斯先生無法原諒自己,他希望這一切都不曾發生!他悔恨、自責,他認爲這一切都是他引起的,所以他渴望一切都不是因他而起的!但是現實就是現實,萊蒂斯先生的渴望只是毫無意義的掙扎,像一支絕望的舞蹈。萊蒂斯先生承受不了這樣的重量。他給自己編造了一個世界,他進去了,然後就再也出不來了。縱然萊蒂斯先生在這個幻想世界中奮力地掙扎,終究還是逃不掉的。因爲,是萊蒂斯先生自己不能走出來,他也不想走出來。然而,對於萊蒂斯先生來說,無論是在幻想世界中還是在現實世界中,等待他的都是毀滅,因爲無論是僵硬乏味的還是攝人心魂的舞蹈,都逃不過舞臺幕布落下的終結時刻。沒有人真正在乎他。人們把精神病關到一座遠離他們的島嶼上,以爲這樣就真的同精神病斷絕關係了。但是並沒有,還會有新的精神病人被送入島嶼。說到底,是這個社會病了。發生在萊蒂斯先生身上的事真的只是他個人原因造成的嗎?不盡然啊。每一個個體的悲劇就是社會悲劇的折射,社會的悲劇是由每一個個體的悲劇構建起來的。

萊蒂斯先生的病例摘錄之二

在槍殺妻子多洛雷斯後,萊蒂斯的退伍生活被完全擊碎,這樣的鉅變讓他第一次反思戰後的生活,反思他對待工作和家庭的態度,反思他自己出現的變化。最終,他將妻子溺死三個孩子的原因歸咎到自己頭上,認爲是自己忽視了妻子和家庭,才使妻子陷入癲狂而殺死了他們的孩子。

在這個無法挽回的境況中,病人萊蒂斯的精神世界發生了奇特的變化,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通過創造一個新的自我世界,來避免既發事實對自我的傷害。但是,由於這個新的自我世界依託於現實世界,病人萊蒂斯在現實世界中的情緒和心理狀態也被帶到了幻想世界中,而爲了發揮自我保護的作用,這些情緒和心理狀態被弱化或轉移。這種自我保護還包含一種自救的目的,具體表現爲病人萊蒂斯化身爲一個充滿正義和愛的角色,試圖通過追查真相達到對已破碎生活的部分挽回,從而達到自我的救贖。但是真相即假象,病人萊蒂斯很難或者無法自己從中解脫出來。

燒腦神片《禁閉島》:哪一種纔是真相?

黑白與灰

我要講的就快結束了,莎莉文小姐,我希望這些會對你有幫助。

針對萊蒂斯先生的特殊狀況,考利醫生和希恩醫生制定了周詳細緻的治療計劃。他們想方設法滿足了萊蒂斯先生幻想世界的一切現實需求。他們試圖通過參與萊蒂斯先生的幻想世界,來引導萊蒂斯先生髮現這個幻想世界是多麼的不可靠和荒謬,讓萊蒂斯先生自己從中覺醒。這樣的治療是有效果的,其實,考利醫生和希恩醫生最後是成功的,他們成功地完成了這一病例的治療,他們作爲精神病醫師成功地拯救了一位病人。但是,萊蒂斯先生還是無法面對那樣的現實,他選擇了另一種逃遁的方式。沒能自我救贖的人,毀滅,只是時間和方式的區別。

燒腦神片《禁閉島》:哪一種纔是真相?

這樣的現實,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無法接受的吧。我不知道萊蒂斯先生的故事中,誰是誰非,我也無法確切知道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些。或許,這個世界的是非從來都不是那麼黑白分明,在其中,存在着一大片搖擺不定的灰色地帶。我們既是旁觀者也是親身經歷者,永遠都道不清說不明,只是希望在最後時刻來臨之時,我們能堅守住我們的陣地。

◆ ◆ ◆

致讀者

今天這篇文章,屬於《銀幕兇案》欄目的“經典懸疑劇透社”系列。這個系列所涉及的影視作品,不一定有真實的案件原型,但一定是懸疑電影的經典之作。

目前,第一批“經典懸疑劇透社”的劇單如下:

燒腦神片《禁閉島》:哪一種纔是真相?

如果你也有好看的懸疑電影想推薦,或者有不敢看的懸疑電影想了解,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喲~~~

◆ ◆ ◆

本期資料來源

本文所有配圖,來自電影《禁閉島》劇照。

本期編輯團

主稿:阿霜;美編:花顏公子;校對:以寧;排版:望月

燒腦神片《禁閉島》:哪一種纔是真相?

燒腦神片《禁閉島》:哪一種纔是真相?

燒腦神片《禁閉島》:哪一種纔是真相?

燒腦神片《禁閉島》:哪一種纔是真相?

◆ ◆ ◆

*法醫秦明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