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系統瞭解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十類機構的前世今生和2019年的最新業務動向,包括:①銀行與銀行理財子公司②信託公司③保險公司與保險資管公司④不良資產管理公司(AMC+AIC+地方AMC)⑤獨立財富管理機構(第三方理財)⑥類金融機構(租賃、保理、典當、小貸、擔保、金交所)⑦基金公司與基金子公司⑧證券公司與證券資管子公司⑨私募基金(私募證券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其它類私募基金)⑩期貨與期貨資管子公司。現任智信資產管理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曾先後任職於重慶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興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擁有信託、基金、證券三個行業的複合背景,擅長在行業的比較研究中找準機構的定位和優勢,具備穿透底層資產看產品,貫穿產品結構看風險的能力。

來源資管雲

作者:智信

【課程簡介】

學習本課程,將有如下收穫:

  • 系統瞭解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十類機構的前世今生和2019年的最新業務動向,包括:①銀行與銀行理財子公司②信託公司③保險公司與保險資管公司④不良資產管理公司(AMC+AIC+地方AMC)⑤獨立財富管理機構(第三方理財)⑥類金融機構(租賃、保理、典當、小貸、擔保、金交所)⑦基金公司與基金子公司⑧證券公司與證券資管子公司⑨私募基金(私募證券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其它類私募基金)⑩期貨與期貨資管子公司。
  • 利用智信資產管理研究院獨創的“同業五維合作分析法”,在充分了解各類金融機構特點的基礎上,洞悉金融同業之間的合作路徑,包括:①基於牌照功能的合作②基於投資能力的合作③基於資產獲取能力的合作④基於募資能力的合作⑤基於服務能力的合作。

【課程信息】

時間:2019年5月18-19號(週六日)

地點:深圳 核心區某酒店

學時:共2天,每天上午9:00-12:00,下午13:30-16:30。

詳細安排請掃二維碼

學費

標準價5000元/人

在線報名預付100元,確認參加可抵扣200元學費,不參加聯繫客服退款。

團購價4800元/人

3人以上統一報名,統一繳費,可享受團購價)

*以上費用含講義費,兩天午餐費,可開具發票。

證書:完成本課程學習,將獲頒智信資產管理研究院製作的精美培訓證書。

【講師介紹】

鄭智

現任智信資產管理研究院執行院長,兼任中國信託業協會專家理事,西部證券(002673.SZ)獨立董事。鄭智先生於2012年最早提出“泛資管”概念,並於2013年創立中國第一家專門從事資產管理業務研究的獨立民間智庫組織——智信資產管理研究院。鄭智先生多年來致力於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頂層制度設計,呼籲資管行業的統一監管,2018年資管新規出臺後,鄭智先生領銜打造的《中國資產管理全體系》被譽爲“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第一部統編教材”,標誌着資管行業完成監管統一後的理論體系統一。

鄭智先生擅長高屋建瓴,一針見血點透事物的本質,又對業務細節有着驚人的見解。曾受邀參與監管部門的多項政策調研,行業協會的若干課題研究,並與上百家資管機構的董事長/總經理有密切聯繫,是備受信任和推崇的高級顧問,在中國資產管理行業擁有深厚的影響力。

趙夢西

現任智信資產管理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曾先後任職於重慶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興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擁有信託、基金、證券三個行業的複合背景,擅長在行業的比較研究中找準機構的定位和優勢,具備穿透底層資產看產品,貫穿產品結構看風險的能力。

曾榮

現任智信資產管理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擁有15年宏觀研究及債券投資經驗。歷任泰達宏利基金專戶投資經理,債券組組長;方正富邦基金專戶投資總監。熟悉境內固定收益市場的投研、產品開發、交易、營銷的全流程,在如何與中小銀行打交道,如何開展委外業務上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課程提綱】

導覽:資管行業概況與同業合作方法論

(一)“資管十傑”競合圖:各類資管機構的性格基因有何不同?

(二)資管新規及其系列配套文件正如何重塑資管行業?

(三)同業合作指引:各類機構如何優勢互補實現合作共贏?

1.基於牌照功能的合作

2.基於投資能力的合作

3.基於資產獲取能力的合作

4.基於募資能力的合作

5.基於服務能力的合作

一、銀行與銀行理財子公司

(一)銀行理財業務的前世今生:“資金池-資產池”模式是如何形成的?

(二)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之下,銀行理財面臨哪些變革?

(三)銀行理財子公司籌備進展如何?如何與原有業務切割?

(四)銀行理財子公司真是萬能神器嗎?優勢和劣勢各有哪些?

(五)銀信合作前景如何?信託公司如何與銀行展開全面合作?

(六)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私募基金如何獲得銀行的委外資金?

二、信託公司

(一)信託公司的前世今生:躍居第二大金融行業有何祕密武器?

(二)後資管新規時代,信託公司還有哪些獨有功能?

(三)2019年信託公司在想什麼做什麼(業務)?

(四)68家信託公司緣何每一家都不一樣?不同信託公司有何特點?

(五)銀行如何利用好信託這張“萬能”牌照?如何選擇靠譜的信託公司合作?

(六)信保合作前景如何?保險公司如何利用信託投資非標資產?

(七)第三方理財還能賣信託產品嗎?怎樣才能讓信託公司合規地付出銷售費?

三、保險公司與保險資管公司

(一)保險行業緣何集中度奇高無比?壟斷主要市場份額的幾大保險集團有何來歷?

(二)產壽險緣何要嚴格分離?保險行業如何迴歸“保險姓保”?

(三)保險資金真的期限長,成本低嗎?險資運用要遵循哪些原則?

(四)保險資金投資有何特點與偏好?喜歡什麼樣的資產?

(五)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都是大金主嗎?它們的業務有哪幾個板塊?

(六)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私募基金如何獲得保險的資金委外?

四、不良資產管理公司

(一)不良資產處置的生態圈是怎麼樣的?都有哪些玩家?

(二)四大AMC、五大AIC、各省地方AMC,都在做什麼業務?

(三)銀行如何利用AMC將不良資產“暫時”出表?如何真正賣斷不良?

(四)爲何說地方AMC是地方政府的“親兒子”?各類資管機構如何與地方AMC合作?

五、 獨立財富管理機構

(一) 獨立財富管理機構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如何慢慢向監管靠攏?

(二) 基金銷售機構管理辦法如何解讀?獨立基金銷售機構能代銷哪些產品?

(三) 沒有基金銷售牌照,獨立財富管理機構賣了產品如何才能收到錢?

(四) 哪些三方財富機構銷售能力強?哪些賣得動地產基金?哪些能賣PE?

六、類金融機構

(一)非銀行金融機構與類金融機構有何區別?

(二)類金融機構如何納入監管?爲何要設立地方金融監管局?

(三)民間資本和產業資本,進軍金融行業,爲何首選融資租賃公司和保理公司?

(四)典當+擔保+小貸,民間金融江湖有着怎樣的刀光劍影?

(五)金交所設立的由來與功能?未來哪些會被清理?

七、基金公司與基金子公司

(一)基金業走過的21年:中小基金公司何以彎道超車?

(二) 基金的產品線:爲什麼好賣的不好做,好做的不好賣?

(三)基金的業務:如何用好公募避稅,專戶定製,子公司通道?

(四)基金的投資研究:應對違約潮,都用什麼道兒?

(五)基金公司的組織架構:大一統和事業部,哪個更有效率?

(六)基金公司的人才管理:投研、市場、風控,哪個是公司命門?

(七)與基金公司合作:如何避免委外投資的八大陷阱?

八、證券公司與證券資管子公司

(一)131家證券公司各自有何背景特色?同業合作要看哪些關鍵指標?

(二)證券公司的支柱業務有何最新動向?資管新規後券商資管產品線如何變化?

(三)哪些業務應優先考慮和頭部券商合作?哪些業務和中小券商合作獲利更多?

(四)如何進入證券公司經紀條線代銷白名單?

(五)如何與證券公司合作篩選管理人,豐富自身產品線?

(六)如何與證券公司合作債券+ABS的發行與投資業務?

(七)如何藉助證券公司的研究力量發力資本市場業務?

九、私募基金

(一)私募基金是如何逐步“陽光化”的?在金融強監管背景下,基金業協會的備案政策有哪些變化?

(二)私募基金當下的生存境遇如何?如何破解募資難?

(三)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有哪些江湖派別和投資風格?代銷私募基金應關注哪些核心要素?

(四)主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投資流程和投資邏輯是怎樣的?

(五)資金方如何尋找和判別靠譜的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GP)?

十、期貨與期貨資管子公司

(一)期貨行業主要利潤來源和特色業務有哪些?資管新規後,期貨資管“迴歸本源”的定位是什麼?

(二)如何借力期貨公司產業研究力量,發展產業投融資業務?

(三)如何圍繞期貨公司保證金開展現金管理和債券借貸業務?

(四)如何與期貨公司合作,篩選靠譜的衍生品投資私募基金?

【報名方式】

撥打報名熱線,聯繫課程顧問:

186 1826 1573

(同微信)

【智信資產管理研究院簡介】

上海智信資產管理研究有限公司(智信研究)是一家以研究爲基礎,向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提供活動、培訓、諮詢等服務的綜合性智庫企業。

公司以“智信資產管理研究院”爲品牌對外開展業務,持續深化對資管業務、資管機構、實業產業“三位一體”的認知,助力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制度建設、投資者保護和市場繁榮。

截至2018年末,智信研究共舉辦資管沙龍141期,共計7000人次參加,間接代表70萬億元金融資產;編輯出品《資管高層決策參考》49期,成爲衆多金融機構高管的案頭必備讀物;連續5年出版《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報告》,被資管行業從業者譽爲“藍寶書”。

智信研究通過“智信通”綜合智庫服務滿足機構在業務決策參謀、業務資源拓展、業務技能提升等方面的綜合性需求。

智信研究旗下擁有全資子公司北京智信資管諮詢有限公司(智信諮詢)和北京智信資管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智信教育),分別提供諮詢和培訓服務。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