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後,當感激不盡的克雷斯拿出不菲的錢對他表示酬謝時,這位男子說:“不需要回報,如果你遇上一個有難處的人,那就請給他一點幫助吧。當他感謝少年的時候,少年竟也說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說過無數次的話:“我不需要回報,如果你遇上有難處的人,那就請給他一點幫助吧。

夜讀丨與人交往,從這三“處”開始:記人好處,幫人難處,看人長處

點擊上方綠標 收聽朗讀音頻

文/洞見

人是“善忘”的,也善於“記得”。

可容易“忘記”的是別人對自己的好,容易“記得”的是別人對自己的冒犯。

但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要與人交往,想過得愉快,就要處理好人際關係。

生活變好,從這三“處”開始:記人好處,幫人難處,看人長處。

記人好處

華羅庚說:人家幫我,永誌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

一個人只有記得別人的好,纔會有福氣相伴,有幸福跟隨。

梅蘭芳15歲的時候,不幸染上了白喉病。這個病對於當時醫療條件來說,如果不及時醫治,會危及生命。

當時被人稱“三爺”的李宣倜得知情況後,立即對梅蘭芳的家人說:梅蘭芳演出的8吊錢去我家拿,讓他安心治病,不要表演了。

這8吊錢,對於貧困交加的梅家來說如雪中送炭。梅家一家老小,大爲感激。

歲月沉浮,人生際遇總是難以捉摸。後來梅蘭芳名滿天下,李宣倜卻窮困潦倒,妻離子散,晚景淒涼。

李宣倜蝸居在上海的一間小公寓裏,無依無靠。富貴時的朋友早已消散,別人對他唯恐避之不及。

但梅蘭芳從不避嫌,不光每月資助他200元生活費,還經常派上海的弟子去陪他聊天解悶。

梅蘭芳每次到上海演出,也必先把李宣倜接來喫飯,依然畢恭畢敬,喊一聲“三爺”。

1961年,李宣倜病重,彌留之際,梅蘭芳侍奉牀前,緊握住他乾枯的雙手,動情地說道:“三爺,您放心,身後之事,我一人承擔。”

李宣倜聞言,潸然淚下,安然辭世。

梅蘭芳說到做到,李宣倜身後事他親力親爲,操辦得十分妥當。

兩個月後,梅蘭芳去世。

篆刻大師陳巨來在回憶錄中提起此事,感嘆:“苟梅先死二月,則李屍臭矣!”

李宣倜當初資助梅家每天8吊錢的時候,全是出於愛才心切,並沒有把這錢放在心上,也沒料想到後來事情,但梅蘭芳卻把“三爺”這番恩情記在心上,並用一生來回報。

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從出生到死亡,都離不開親人、朋友、父母一點一滴的幫助。

記着他人的好,每天都收穫陽光,有朋友相伴,活得快活自在,終生有幸福伴隨。

相反,記着別人的不好,只會增加不必要的仇恨,活在怨念的世界中,最終苦了自己,害了別人。

《菜根譚》雲:“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記着別人的好,懷着感恩之心對待他人的人,世界從不會虧待他。

幫人難處

明代呂坤《續小兒語》言:“仇無大小,只怕傷心;恩若救急,一芥千金。”

人活世上,難保沒有難處;多幫人難處,日後就必有他人雪中送炭之時。

曾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個這樣的故事。

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輕人因爲汽車“拋錨”被困郊外。

正當他萬分焦急時,一位騎馬的男子正巧經過這裏。

見此情景,這位男子二話沒說便用馬幫助克雷斯把汽車拉到了小鎮上。

事後,當感激不盡的克雷斯拿出不菲的錢對他表示酬謝時,這位男子說:“不需要回報,如果你遇上一個有難處的人,那就請給他一點幫助吧。”

於是,在後來的日子裏,在很多人有難時,克雷斯都會主動去幫助。當他人給予感謝時,他從不要回報,只是轉述那句男子對他說的話。

許多年後的一天,克雷斯被突然暴發的洪水困在了一個孤島上,一位勇敢的少年冒着被洪水吞噬的危險救了他。

當他感謝少年的時候,少年竟也說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說過無數次的話:“我不需要回報,如果你遇上有難處的人,那就請給他一點幫助吧。”

克雷斯的胸中頓時湧起了一陣暖暖的激流:原來,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我伸出的援助之手,週轉了無數的人,最後經過少年還給了我,我一生行善,全都是爲我自己做的。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還。曾子言:“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

人,都是相互的。

看人長處

《尚書》中說:“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和人交往,不求對方完美無缺;檢點自身,只怕哪裏不夠妥貼。

《戰國策》中也說:“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

多看別人長處,少說別人壞話,如此才能成爲有修養的人,收穫良好的人際關係。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一隻羊和一隻駱駝爭論,是高好還是矮好。

駱駝說:當然是高好,你看,再高的樹葉我也能夠得着。

說完,一抬頭就喫了一口樹葉,羊伸長脖子卻怎麼也夠不到一片樹葉。

羊不服氣,走到公園的一個柵欄門口,一拱身子就進去了,一邊喫起裏面的青草一邊說:還是矮好吧,你看,這裏的草多嫩啊。

駱駝爬下身子,使勁往裏鑽,也沒能夠喫到裏面的青草。

它們互相不服氣,後來找到了老牛評理。

老牛說:高有高的好處,矮有矮的好處,我們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別人的優點。

老牛說的這個道理顯而易見,大家都懂。可我們依然會出現駱駝和羊的毛病,習慣於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到別人的短處。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論語》中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多責備自己,少責備別人,這樣就可以避免別人的怨恨了。

古語云,用人之長,天下無不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無可用之人。

只有懂得欣賞別人的長處,纔是成大事的人。

夜讀丨與人交往,從這三“處”開始:記人好處,幫人難處,看人長處

主播:全鑫念

播音主持專業在校生

乾淨脫俗,溫柔上進

文章來源:洞見(ID:DJ00123987)

作者:洞見,不是每一種觀點,都可以叫洞見。

出品:民生週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喜馬拉雅FM”-“全民夜讀”欄目

夜讀丨與人交往,從這三“處”開始:記人好處,幫人難處,看人長處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