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逢人就禮貌地打招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若迎面遇上一位長輩自己又不打招呼,會被他人覺得這是不禮貌的行爲。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父親的父親叫爺爺,母親的姐姐叫大姨,這樣的一些簡單的稱謂,但是新兵到了部隊中,軍官與士兵的稱呼可就沒那麼容易了,怎麼稱呼軍官纔是正確的?叫不好還會鬧出笑話呢!

莫說當兵學不到什麼東西,成天只知道體能訓練,實際上,當兵不僅能鍛鍊個人體質,身體素質會變得很好,還能學到你曾經或者未來都可能學不到的知識呢!然而,新兵初到部隊,做事要有條不紊,並且有很多東西還是需要老兵教的,言傳不如身教。

新兵到了部隊,必須要學會的就是將被子疊成豆腐塊了,疊豆腐塊不能馬虎,不允許有絲毫差錯,這是需要技巧的,所以新兵呢應當多向老兵請教;再有一點就是部隊裏的稱呼也是有講究的,這些稱呼流行於部隊,風趣有範,不能隨隨便便見誰就叫首長好,稍不注意,那可成了天大的笑話,雙方都尷尬不已,新兵因爲資歷不足,常常被笑話呢。接下來讓我們來學習在部隊裏怎麼稱呼軍官纔是正確的哈。

在部隊中,同年兵的可以直接稱呼其名字,但對上級的稱呼就不一樣了,例如,班長就是班首長,連長就是連首長,一般士兵都稱他們爲班長或者連長,只有隸屬關係之間的長官纔可以相互稱之爲首長。若有新兵們遇到陌生的軍官,不清楚其職務時,可以直接稱他們的軍銜,比如少將、中校、大校、少尉之類,又或者稱團長、營長等,知道其姓氏的話可以在職務前加姓氏,例如王少將、張大校之類,這也表示對他人的更加尊重,讓人有種別人知道自己叫什麼的感覺。

說到這裏,或許有些新兵不知道怎麼看軍銜,那這就要靠自己耐心地去學習了,畢竟在部隊裏,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不懂得稱呼他人會顯得很不禮貌,懂得了看軍銜,就懂得如何稱呼人,戰友相互討論學習間提到某位長官時,也不至於落到無話可說、尷尬的地步。

好了,看到這裏,大家都學會了嗎?弄清稱謂關係是人際交往的第一步,也是處理人際關係中重要的一步,平常還得多多學習,可不要叫不對,鬧出笑話了喔!非常感謝大家的認真閱讀,今後有更多好聽的歷史故事或一些生活小技巧,小編會第一時間發出來讓大家欣賞的,今天就先嘮到這,咱們下期再會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