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些菜根抗癌解毒, 你是不是愛喫?

茄子根是一味中藥,取材於白茄的根。該中藥能治療風溼性關節炎,老年慢性氣管炎,水腫等疾病。

茄子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蔬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如果你不知道茄子根的功效,不妨來看看本文介紹吧

茄子根其實是具有很大功效的,雖說我們在做菜時,都會將它扔掉,但它其實是一味中藥。下面,我們來看看茄子根煮水功效與作用。

⒈茄子的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

⒉茄子中維生素P的含量很高,每100克中即含維生素P750毫克。能增強人體細胞間的黏着力,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減低脆性及滲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

⒊茄子還含磷、鈣、鉀等微量元素和膽鹼、胡蘆巴鹼、水蘇鹼、龍葵鹼等多種生物鹼。尤其是紫色茄子中維生素含量更高。可以抑制消化道腫瘤細胞的增值。

⒋茄子纖維中所含的維生素C和皁草甙,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國外學者提出“降低膽固醇12法”,食用茄子即是其中方法之一。

⒌茄子所含的B族維生素對痛經、慢性胃炎及腎炎水腫等也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古籍早有記載:茄子根含多種維生素,可減低膽固醇,降血壓,有抗癌、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茄子蒂還可以預防口腔潰瘍。

在民間,農村人還經常用他來治腳氣,做法茄子根+食鹽一起煮。

茄子根還具有,清熱利溼,祛風止咳,收斂止血。用於風溼性關節炎,老年慢性氣管炎,水腫,久咳,久痢,白帶,遺精,尿血,便血;外用治凍瘡。

茄子起源於亞洲東南熱帶地區,古印度爲最早馴化地,至今印度仍有茄子的野生種和近緣種。野生種果實小味苦,經長期栽培馴化,風味改善,果實變大。

中世紀傳到非洲,13世紀傳入歐洲,16世紀歐洲南部栽培較普遍,17世紀遍及歐洲葉部,後傳入美洲。

18世紀由中國傳入日本。中國栽培茄子歷史悠久,類型品種繁多,一般認爲中國是茄子第二起源地。西晉嵇含撰寫的植物學著作《南方草木狀》中說,華南一帶有茄樹,這是中國有關茄子的最早記載。至宋代蘇頌撰寫的《圖經本草》記述當時南北除有紫茄、白茄、水茄外,江南一帶還種有藤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