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午11点多,在2号楼附近看到一个污水井盖破损严重,张瑞福皱起眉头:“得和居民商量,大家凑钱赶紧换个新的,太危险。二十多年时间里,这两栋楼一直没有物业,用周琴文的话说,“都是张瑞福管,操老多心了。

5月7日下午

89岁的周琴文从女儿家回到育才路1号楼取东西,发现单元门口的老鼠洞被水泥封死了。她知道,这肯定是张瑞福帮忙弄的。

山海关区育才路1号和2号楼相距几百米远,分别建设于1993年和1995年,最初是教育局家属楼,居民绝大部分是教师。二十多年时间里,这两栋楼一直没有物业,用周琴文的话说,“都是张瑞福管,操老多心了。”

张瑞福退休前是市职业技术学院校长。7日上午,记者看到他时,他正和几位居民商量自来水的事儿。1号楼共4个单元,虽然年代较远,但楼体重新粉刷过,北侧小路铺着整齐的地砖,环境非常整洁干净。

北侧矮墙边是一溜儿栽种着树木的绿化带,树下几排椅子。周琴文说,因为没有物业,居民经常把垃圾随手一扔,矮墙边原本布满旧家具、砖头等各种垃圾。两三年前的一个夏天,张瑞福带着几个热心居民一起,开始着手清理。

“不知从哪儿借的三轮车,大热天的,张校长一趟又一趟往外运垃圾,汗直往下流。”周琴文看着心疼,“那么大岁数了,不容易。”垃圾全部清运后,张瑞福清理了土里的石头块儿,又托人找来旧砖,一块一块铺好,忙活好几天,垃圾带成功“变身”为绿化带。这还不够,细心的张瑞福又用水泥砌出石墩,搭上木板,就成了舒服结实的座椅。居民们乘凉、聊天有了好去处。

周琴文住一楼,去年,家里墙皮剥落严重,用手一摸“哗哗”往下掉。她随口抱怨几句,几天后张瑞福拿着工具来了,一点一点帮她把墙壁重新粉刷。周琴文心里过意不去:“你也70多岁人了,给我当免费劳工。”张瑞福不以为意:“没事儿,和你比我还年轻呢。”

1号楼地势低,每次下雨,别人都往家走,张瑞福却披着雨披出门,把下水井井盖打开,让水尽快流走。担心有人掉进去,他总是守在旁边直到雨停。这么多年没物业,张瑞福成了义务清洁工,几乎每天都要打扫一次小区。

每年挨家挨户收暖气费、水电费也是张瑞福的事儿,赶上居民不在家得跑好几趟。电线老化导致断电,污水管老旧经常堵塞,有居民想换铝合金门窗,谁家暖气不热……大大小小这些事儿,张瑞福都跟着操心,帮着联系相关部门。

张瑞福有两个心病,一是小区现在还不通燃气,二是因为管道问题,五楼、六楼经常上不去水。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都需要资金,这是他最发愁的。

上午11点多,在2号楼附近看到一个污水井盖破损严重,张瑞福皱起眉头:“得和居民商量,大家凑钱赶紧换个新的,太危险。”他说,不管大问题小问题,努力解决吧,“咱自己住的地方,不说什么操心费力,管好了大家住着都舒坦。”

记者:杜楠

摄影:程学水

编辑:周静

责编:王勍 侯红玲

在看你就 点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