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的國外科技同行日前捕捉到一則看似不起眼的消息,那就是“蘋果提交了一個新的Apple TV商標申請,並在新的商標註釋中涵蓋了遊戲業務內容”。蘋果在申請中這樣形容道:“電子遊戲機、遊戲機控制器(手柄)、視頻輸出遊戲,即與電視一起使用的視頻輸出遊戲機;適用於外部顯示屏或監視器的電子遊戲設備。”

而且,蘋果此次花費1.6萬美元申請的國際商標覆蓋範圍包括了非洲、亞洲、歐洲、北美和南美的逾60個不同國家。

此消息一出頓時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紛紛表示“這是蘋果也要做遊戲主機/電視盒子的節奏了?”

蘋果遊戲主機黑歷史

許多年輕的科技消費者或許並不清楚,蘋果其實早在20多年前的1996年就曾嘗試進軍過遊戲主機領域。當時的蘋果距離史蒂夫-喬布斯後來的迴歸還有十個月的時間,與日本玩具及遊戲公司Bandai(萬代)聯合在日本和美國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同樣也是目前爲止最後一款電視遊戲主機產品Pippin。

圖片

Pippin上市銷售時的價格爲600美元(約合人民幣4065元)。相比之下,第一代索尼PlayStation價格僅爲300美元(約合人民幣2032元),任天堂N64的價格更是低至200美元(約合人民幣1355元)。

與今天嚴格把控生態系統、自行研發硬件軟件不同,20年前的蘋果允許其他廠商使用自己的操作系統,Pippin便是Macintosh OS的一個分支版本,Bandai則成爲了第一個獲得平臺授權的廠商。

Pippin的硬件配置在當時並不出衆,官方規格顯示爲支持8位及16位圖形,內置4X CD-Rom光驅,支持可擴展存儲。在Pippin的東京發佈會上,時任Bandai總裁興奮地表示,Pippin不僅僅是一款家用遊戲機,還是一款出色的教具及信息產品。當時的蘋果新媒體副總裁薩吉夫-查希爾(Satjiv Chahil)也表示,“Pippin會讓無聊的電腦更加有趣”。

雖然蘋果寄希望於通過Pippin與傳統遊戲廠商任天堂、世嘉、索尼競爭,但缺乏遊戲市場經驗的蘋果,並不能依靠Pippin撼動上述廠家的地位。Pippin相比索尼當時的新品PlayStation更像是一個過時的產物:後者支持32位圖形顯示,擁有當時遊戲機領域最出衆的3D遊戲畫面,以及衆多的遊戲廠商支持。

後來事實證明,Pippin是一款完全失敗的遊戲主機。在開始銷售的1996年至被取消時的1997年期間,Pippin銷量僅爲4.2萬臺,甚至被《PC World》雜誌選爲科技史上25大爛貨。因此在1997年喬布斯回到蘋果後就立即停止了該項目,並把公司重點拉回了個人電腦和平板項目上。

各大主機廠商應該擔憂嗎?

說到家用遊戲主機廠商,如今最常見的就是索尼、微軟和任天堂這三大品牌了,他們三家合起來幾乎佔據了家用機的全部江山。

其中任天堂經常以“差半代性能”的主機配置打天下,無論是Wii、還是當下大熱的Switch都是如此。不像PS4 Pro已支持4K,Switch也就僅支持到2K的1080分辨率。

圖片

2017年9月,蘋果發佈了第五代Apple TV,配備了A10X芯片,這款芯片同時也是iPad Pro所採用的芯片。雖然蘋果從多方面吹捧了這一代Apple TV性能如何強勁、視頻已支持4K,但客觀來說作爲一款移動輕量級芯片、有評測人士曾表示其只能對標5年前的PC桌面芯片性能。拿遊戲主機來做比較的話,其實A10X芯片已接近於PS3的表現能力,雖然第五代Apple TV無法與目前的PS4、XBOX ONE主機直接對壘,但蘋果已把差距縮小到只差一代左右。

圖片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第六代Apple TV配裝iPhone X使用的A11處理器,那麼將擁有與其他遊戲主機相近似的遊戲體驗。而且,蘋果同樣嘗試過直接用iPhone或iPad來作爲遊戲控制器,這樣的操作方式在新款Apple TV上應該也是可行的。

但有不少媒體也指出,遊戲主機廠商完全不必擔心蘋果。因爲高端專業遊戲機的定位自然是遊戲,其面向的用戶羣體也以核心玩家爲主,這些用戶更關注3A級遊戲大作、獨佔遊戲以及其他涉及到遊戲的功能,過於繁雜的多媒體功能反而並不會起到多少正面作用。

比如,雖然相對於Android,手遊廠商更傾向在iOS平臺(Apple TV運行的是基於iOS的tvOS系統)推出高質量的遊戲,但這些遊戲現階段尚無法達到遊戲行業3A大作的水平,比如今年聖誕季即將上市的《輻射4》、《刺客信條:梟雄》、《星球大戰:前線》等等。的確,蘋果的iOS是一個出衆的移動遊戲平臺,但恐怕還無法在一代產品更新週期內達到高端遊戲機的高度,這畢竟是平臺本身的定位差異。

因此對於現階段的Apple TV而言,大部分用戶仍然認爲它是一款電視盒,而不是遊戲主機,所以核心玩家不會將其作爲主力遊戲機使用。

遊戲不是你想做就能做

從價格角度來說,所謂遊戲電視盒子的售價普遍比一般電視盒子貴,這是普通用戶不買遊戲盒子的主要原因。而相比之下,其較爲遜色的遊戲功能又難以滿足遊戲發燒友挑剔的眼光。

當然,豐富、優秀的遊戲資源纔是產品長久生存的保障,這背後其實是一個軟硬件結合的內容生態鏈。在這一點上,遊戲電視盒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考慮到目前iOS平臺已吸引了大批移動應用開發者,其中一些遊戲開發者甚至因此建立起了價值數十億美元公司的事實,開發者對於Apple TV進軍遊戲領域幾乎肯定會持歡迎態度。

我們相信,如果真想要讓Apple TV成爲一個更成功的遊戲平臺,那就必須要拋棄“利用iOS的遊戲資源”這種想法,而是要將它打造成爲一個更專屬的遊戲設備。也就是說,要把Apple TV打造成一款真正的遊戲主機產品,但這就遠遠偏離了蘋果推出Apple TV的初衷。

從另一方面來看,iOS設備對於開發者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平臺,App Store中有非常多的成功遊戲,將它們進行簡單的移植並非難事。但因爲Apple TV目前的銷量並不出衆(低於外界預期太多),目前幾乎沒有開發者把爆款iOS遊戲移植到Apple TV上。

事實上,這並非蘋果首次公開推動Apple TV用於遊戲。最早在第四代的Apple TV上,我們就能進行簡單的遊戲。但令人遺憾的是,蘋果要求遊戲開發者使用功能有限的Siri Remote作爲手柄,而非讓遊戲使用專門的遊戲手柄,這也讓許多開發者很快對爲Apple TV開發遊戲失去了興趣。

此外,PS TV,OUYA等Android遊戲電視盒的敗走華容道,也充分證明了微型遊戲機的吸引力對於用戶來說始終有限的殘酷事實。

來源:騰訊科技

原標題:Apple TV要化身遊戲機 各大主機廠商該如何應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