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我們邀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雞血石雕)代表性傳承人錢高潮講述筍乾老鴨煲的故事。也因爲這層特殊的寓意,在招待來家中做客的錢氏後裔時,錢高潮會特地囑咐妻子,一定要做這道筍乾老鴨煲。

5月15日至22日,杭州將舉辦“知味杭州”亞洲美食節。杭州發佈聯合區縣市發佈,特別策劃“名人名菜杭州味”。邀請生活在杭州的人講述他們與美食的精彩故事,讓我們在品味美食中領略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今天,我們邀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雞血石雕)代表性傳承人錢高潮講述筍乾老鴨煲的故事。

名人名片

錢高潮,1956年出生在浙江臨安昌化雞血石產地。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雞血石雕)代表性傳承人。

天目山裏剛拗的筍乾

還帶着春天的味道

隔年的老鴨、陳年火腿

再輔以獨特的香料

……

筍乾香脆可口,鴨肉肉質鮮嫩;鴨肉中有筍乾的香,筍乾中有鴨肉的鮮,調和出最平和貼心的味道。

這就是火遍全國的經典杭州名菜——筍乾老鴨煲,一道令美食家蔡瀾也忍不住點讚的美味。

款待客人必上這道菜

廚房裏,女主人動作麻利地洗菜、切菜,一旁竈頭上正冒着嫋嫋熱氣。砂鍋裏,肉質肥美的老鴨在慢火清燉中散發誘人香氣,臨安名產石筍乾“依偎”在一旁,爲這道菜提供鮮美的滋味。

每年清明節前後,錢高潮的家中會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卻有同一個身份——錢氏後裔。

“清明恭祭錢王” 是臨安一項羣衆性祭典。清明節當天各地吳越錢氏後裔在錢王陵園濟濟一堂,追思錢氏先祖,弘揚吳越文化。這也是錢氏後裔相聚的難得時刻。

錢氏後裔到錢高潮家中做客,最愛喫的菜便是“筍乾老鴨煲”。歲月、幹勁、期盼……品嚐着煲湯的鮮香,聊聊流傳千古的錢氏家訓“,體味其中的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情懷,另有一翻滋味。

筍乾老鴨煲的源頭

五六年前的一次聚會,有朋友請老錢去“錢王家宴”就餐。桌上一道菜引起他的注意,“這道錢王四喜鼎不就是我們常喫的筍乾老鴨煲?”

錢王四喜鼎,是一道源自吳越時期的古老菜品。錢鏐59歲獲封吳越王。天寶元年,吳越王錢鏐衣錦還鄉,聞訊而來的百姓夾道迎接。

其中一百姓宰老鴨烹煮,混合筍乾、臘肉,並將老鴨裝置於鼎,又將出殼雛鴨置於四角,取老幼四堂,四方同喜之意。

因味道鮮美,這道菜很快“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爲飯桌上的家常菜。

也因爲這層特殊的寓意,在招待來家中做客的錢氏後裔時,錢高潮會特地囑咐妻子,一定要做這道筍乾老鴨煲。

像竹子一樣紮根家鄉

筍乾老鴨煲的主要食材是老鴨和筍乾,其中筍乾尤以臨安天目山筍乾爲佳。春寒料峭,一場春雨後,嫩綠的筍便衝出泥土,一茬一茬地長。“小時候,漫山遍野都是。”錢高潮的家鄉在臨安區島石鎮源頭村。那裏不僅盛產雞血石,也盛產石筍。

家鄉的雞血石讓他走上了玉石雕刻之路,奉行“一生擇一事”的原則,讓他收穫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首批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等榮譽。“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蘇軾曾在臨安於潛有感而發,盛讚竹子高潔、剛直、堅韌的風骨。錢高潮也想做一根“竹子”,紮根臨安助力家鄉發展。

文化是一個地方的靈魂。近年來,臨安深入挖掘國石等地域特色文化,推動文創旅遊產品開發。今年年初開館的臨安博物館,自開館以來人氣爆棚,迅速成爲網紅打卡地。

正在裝修的昌化雞血石博物館、即將開放臨安雞血石博物館,規劃建設中的臨安吳越國文化考古遺址公園……臨安深厚的文化底蘊正釋放出獨特的光彩,爲錢高潮推廣“國石文化”提供了更廣闊天地。

無論是默默無聞的學徒

還是如今的業界大咖

家鄉的美食,祖宗的家訓

他無論走多遠,都是不會忘記的!

來源:杭州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