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沈世鈞和顧曼楨的感情戲是《半生緣》中最主要的故事線及最大看點,在原著中,顧曼楨不夠勇敢,沈世鈞不夠果斷,而這一次作品爲這兩個角色注入了新的時代精神:顧曼楨變得更加成熟堅韌,沈世鈞也勇於主動追求自己的愛情,後者是一個在愛情中逐漸得到成長的角色,作爲三十年代舊上海一個典型的“新潮”青年人,在他身上或多或少都能找到當今社會認同的價值觀,他的叛逆勇敢以及對“門當戶對”、“媒妁之言”的抗拒,都能看到當下年輕人的影子,這也正是創作團隊的初衷:“我們對原著保持了最大的尊重,同時也注重當下年輕人的喜好,用現代的思維拍攝年輕人喜歡的經典文學作品。在導演楊亞洲看來,外貌並不是決定因素,重要的是演員自身能否把握人物的性格和內心,創作過程中應當注重去臉譜化,此次邀請郭曉東來出演還要歸結於四年前兩人在《嘿、孩子》中的默契合作,這位善於挖掘演員身上更多可能性的伯樂看到了郭曉東的角色塑造潛力。

劉嘉玲、蔣欣再續經典,《半生緣》如何突破翻拍劇擁堵壁壘?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年代情感大戲《半生緣》從籌備之初就備受關注,一直以來,翻拍劇註定熱度與爭議並存,要想再創經典,不僅要先削弱原作在觀衆心中根深蒂固的影響,還要全方位提升現作水準高度,雙重考驗意味着創作者將面臨不小的挑戰。

《半生緣》以全新的視角講述了發生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舊上海的故事。顧曼璐(劉嘉玲 飾)因家道中落淪爲交際花,妹妹顧曼楨(蔣欣 飾)來到一家工廠做文員,和同事沈世鈞(鄭元暢 飾)互相傾慕,一家人艱辛地在大上海求生。曼璐一時意氣嫁給了老謀深算的祝鴻才(郭曉東 飾),不料丈夫卻覬覦清純的妹妹曼楨,因無力挽回悲劇的發生,曼璐終因病重含恨而終。多年以後,曼楨與世鈞再相見,在世鈞的鼓勵下,憑藉勇氣與毅力,走出人生陰暗,迎向光明。北京衛視《半生緣》近日舉辦了媒體見面會,並與愛奇藝全網視頻合作。

劉嘉玲、蔣欣再續經典,《半生緣》如何突破翻拍劇擁堵壁壘?

兩岸三地金牌團隊再造經典

新時代匠心重現文化自信

曾有過《空鏡子》《家有九鳳》《嘿!老頭》等衆多優秀代表作品的導演楊亞洲在執導現實主義題材方面首屈一指,《半生緣》對他而言,是一次在新領域、新題材上的全新嘗試。如果說張愛玲小說原著側重於“撕碎”, 底色是蒼涼的,老版改編作品在表達上也傾向於悲情,那麼新版《半生緣》則更偏向於“重建”,講述人物在逆境中如何抗爭,在保留原作的基本故事脈絡的基礎上進行積極的調整和改變,既有正劇色彩又有輕鬆元素,更重要的是通過主要的女性角色承擔起了當下新女性獨立精神的全新表達。

楊亞洲認爲,新版《半生緣》的精神內核就在於用過去的故事反映當下的時代精神,從普通人的小故事裏窺見大情懷,他曾多次強調,自己一直以來的創作理念都是以“人”爲核心,無論時代背景、社會環境如何變遷,最重要的還要從“人”的本質出發:“如果我們翻拍還是照搬以前的東西,我覺得這個戲就沒人看了,也沒人能理解;拍過去的東西實際上要作用在今天的人,主人公的命運要跟時代的命運緊緊相連。”

電影導演出身的楊亞洲此次也將鏡頭美學運用得爐火純青,每一幀的光影變幻與畫面構圖都堪稱極致和完美,別出心裁地大量運用他遊刃有餘的長鏡頭,冷峻平實地展現了一幅上世紀三十年代繁華大都會的市井浮世圖景。在楊亞洲看來,今天的中國已然成爲電影、電視劇大國,如果藝術作品的質量跟不上,是創作者對不起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我就是自己跟自己較勁,我希望我們國家的電影和電視劇無論藝術還是技術都能一天天往上走,希望我們的電視劇能‘走出去’。”

由此,該劇也特意邀請特別藝術顧問施南生和藝術總監張叔平聯手坐鎮。張叔平被譽爲“香港美術指導鼻祖”,曾憑藉《一代宗師》《金陵十三釵》《邪不壓正》等作品包攬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等多個獎項。張叔平以旗袍設計見長,《花樣年華》中張曼玉的23套旗袍均出自他的手筆,鞏俐在《愛神》中驚豔四座的旗袍造型也是他的得意之作,此次劇中顧曼璐(劉嘉玲 飾)的旗袍多達150多套,服裝團隊專門遠赴歐洲採購布料,回國後手工製作,其他配飾也都相當考究。正因爲有金牌幕後團隊對細節的執着追求,才爲新版《半生緣》夯實了極高的藝術水準,該劇目前在海外已經斬獲中美電影節最佳電視劇獎和最佳導演獎兩大獎項,電視劇版權也被Netflix購買,屆時將和國內同步播出。

“韶華漸逝終究情愛飄渺”

劉嘉玲闊別十年重返小熒幕

狀態極佳無懼素顏上陣

暌違小熒屏十多年,近年來多在大銀幕亮相的香港演員劉嘉玲此番重返電視熒屏,飾演姐姐顧曼璐,這也是新版《半生緣》最大的驚喜。張愛玲的小說常以一種清醒到近乎冷酷的態度俯瞰亂世人生,顧曼璐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着對人生無常的無奈感的悲劇性人物。劇中,顧曼璐爲了維持全家生計放棄了對愛情的美好追求,選擇去百樂門做舞女,後來逞一時意氣嫁給祝鴻才(郭曉東 飾),又行差踏錯把妹妹顧曼楨(蔣欣飾)出賣給了自己的丈夫,悔恨不已的她最終在痛苦中含恨離世。

在大小熒屏貢獻出《阿飛正傳》《無間道》《讓子彈飛》《一江春水向東流》等近百部作品、各種國內外主流獎項拿到手軟,劉嘉玲作爲演員的專業和敬業勿須多言,但一開始接到劇本的時候,她也曾擔心自己能否適應電視劇的拍攝過程,畢竟電視劇無論拍攝時長和臺詞體量都與電影創作體系不盡相同,但她最終還是被劇本的魅力和製片方的誠意打動。

劉嘉玲、蔣欣再續經典,《半生緣》如何突破翻拍劇擁堵壁壘?

爲此劉嘉玲也傾注了頗多心力,如果劇組早上七八點開工,凌晨四五點就能在片場看到她的身影。劉嘉玲非常享受拍攝的過程,在劇組的每一天都顯得創作欲豐沛,甚至連顧曼璐的所有妝容都是她親自上陣,手法和想法都堪比專業化妝師,並且根據劇情需要一度素顏示人,皮膚狀態卻好到驚人,或許正是對錶演的熱愛以及對工作的敬業讓這位優秀的演員一直煥發出足以抗衡歲月的光彩:“我每天去現場開工都是興奮的,晚上回去會開心得睡不着覺。”

談及新版《半生緣》的選角爭議,劉嘉玲也大方表態不懼比較:“我沒有演20多歲的小姑娘,不要爲這個角色定一個形象。”在她看來,自己目前這個階段反而更適合演繹顧曼璐:退卻青澀稚嫩的情感,留下人生起伏帶來的豐厚積澱,這正是這個角色所需要的狀態。劉嘉玲認爲演員如果沒有這樣一個人生感悟,就只會淪於片面的表達,難以捕捉到更深層次的東西,她希望帶給觀衆一個不同於以往的更加真實、更加有血有肉的人物。第一次同她合作的導演楊亞洲由衷地讚歎:“劉嘉玲是一個很好的演員,這點毋庸置疑,雖然她基本沒有拍過內地電視劇,但她的表演特別出彩,相信會給大家帶來很多驚喜。”

“青春怦然促就傾情一生”

霸氣“華妃”變身鄰家少女

蔣欣不懼爭議上演“亂世佳人”

近年來,蔣欣憑藉精湛的演技塑造了諸多經典的熒幕形象,無論是《甄嬛傳》中囂張跋扈、凌厲毒辣的華妃,還是《歡樂頌》中愛慕虛榮卻又善良勇敢的樊勝美,這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爲她贏得了行業和觀衆的雙重高度認可。而此番,蔣欣再一次實現演藝生涯的自我突破,飾演甜美嬌柔,勇敢執着的新女性顧曼楨。當初選角消息一傳出,部分網友便開始毫不客氣地提出質疑,認爲蔣欣本人深入人心的“大女人”氣場與大多數人印象中溫柔纖弱的顧曼楨相去甚遠。

劉嘉玲、蔣欣再續經典,《半生緣》如何突破翻拍劇擁堵壁壘?

但在預告片曝光之後,網友看了忍不住驚呼“入戲太快”,除了形象的變化,擅長用眼神演戲的蔣欣已全然不見“華妃娘娘”的霸氣,微微向下的眼角楚楚可憐,無辜單純的目光盡是對未來的嚮往,清新的少女感撲面而來。而她本人也大方地回應:“一個敬業的演員應當隨時因角色需要而改變”。

與姐姐不同,顧曼楨自尊自強,執着堅持,不願妥協,對美好生活充滿嚮往,卻被現實潑了一盆冷水,甚至被姐姐奪去了生活的最後一根稻草。在蔣欣看來:“顧曼楨是一個令人心疼的女人,縱有一副傲骨卻最終也被磨平了棱角,她是一箇舊時代背景下的犧牲品。”而這一次電視劇全新的創作理念,也集中在對顧曼楨這個人物的改編上,創作團隊希望塑造一個“更加個性化,更加堅強活在那個多變複雜年代的顧曼楨”。

令蔣欣印象最爲深刻的是劇終時顧曼楨親手燒掉囚禁自己的小洋樓那場戲,一把烈火燒掉了自己的前半生,也意味着她鼓起勇氣告別過去的舊時代,迎來新生。這亦是新版《半生緣》欲通過這個角色所表達的新時代女性精神,勇敢地告別過去,向未來爲自己而活。

楊亞洲一直將演員的真誠和真實作爲合作的底線,他表示蔣欣身上的真實感就是顧曼楨身上該有的:“她對待角色、對待戲、對待劇組所有工作人員都一視同仁,如果說有這麼一個真誠善良,活得又很真實的人,我覺得沒有什麼是演不成的,無論做人還是塑造角色都會很成功。”這一版顧曼楨或許也將成爲蔣欣繼華妃、樊勝美后成功塑造的又一經典形象。

“年少天真守候一世癡情”

鄭元暢挑戰自我首演民國劇

極高契合度獲導演盛讚

因《惡作劇之吻》中江直樹一角風靡電視熒屏,俘獲全亞洲少女心的鄭元暢,近年來也嘗試了各類風格迥異的角色,可塑性極高。此次他嘗試全新的民國題材情感劇,飾演天真浪漫的翩翩公子沈世鈞,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原著中沈世鈞雖然溫吞、猶豫不決,但爲人真誠善良,鄭元暢優雅紳士的外形和清舉爽朗的氣質有如爲沈世鈞量身定造。導演楊亞洲更是不吝讚美之辭,甚至覺得鄭元暢是最讓他驚喜的角色:“他身上的簡單、乾淨、執着,讓我有時候很難分清他到底是鄭元暢還是沈世鈞,可以說他是離角色最近的一個演員,他內心和外表驚人的一致,他的善良和直率很難得。”

劉嘉玲、蔣欣再續經典,《半生緣》如何突破翻拍劇擁堵壁壘?

新版《半生緣》作爲翻拍之作,免不了被觀衆拿來與前作進行比較,但鄭元暢認爲每一個版本都是經典,自己並沒與別人作比較的想法。此外,他還透露自己演這部劇之前特意不去看原著和之前的版本:“我之前拍的《惡作劇之吻》,也是有很經典的原著,無論是日本還是臺灣的版本。那時候我把原著和其他版本的內容都看得很熟,導致自己表演的過程中有一種被束縛的感覺,所以這一次我特別改變了做法,不去看其它的版本。”

沈世鈞和顧曼楨的感情戲是《半生緣》中最主要的故事線及最大看點,在原著中,顧曼楨不夠勇敢,沈世鈞不夠果斷,而這一次作品爲這兩個角色注入了新的時代精神:顧曼楨變得更加成熟堅韌,沈世鈞也勇於主動追求自己的愛情,後者是一個在愛情中逐漸得到成長的角色,作爲三十年代舊上海一個典型的“新潮”青年人,在他身上或多或少都能找到當今社會認同的價值觀,他的叛逆勇敢以及對“門當戶對”、“媒妁之言”的抗拒,都能看到當下年輕人的影子,這也正是創作團隊的初衷:“我們對原著保持了最大的尊重,同時也注重當下年輕人的喜好,用現代的思維拍攝年輕人喜歡的經典文學作品。”

劉嘉玲、蔣欣再續經典,《半生緣》如何突破翻拍劇擁堵壁壘?

“八面玲瓏奈何愛恨難解”

郭曉東打破標籤重塑多面祝鴻才

顛覆形象還原“亦貓亦鼠”式老奸巨猾

在《新結婚時代》、《大校的女兒》等影視作品中都有着精彩表現的郭曉東一直被觀衆所喜愛,《推拿》、《天下無詐》播出後演技更是備受認可。而《真正男子漢》《妻子的浪漫旅行》等綜藝節目使他“陽剛硬漢”、“完美老公”、”居家好男人“的形象深入人心。現實中樸實、專一、有責任心的郭曉東此次卻顛覆形象在《半生緣》中飾演臭名昭著、蠻橫薄情的祝鴻才。

一身考究華貴的貂毛大衣配上一絲不苟的油頭,爲祝鴻才精心設計的人物造型彰顯出角色的陰鷙狠辣,然而郭曉東正直俊朗的外貌似乎反而成了“減分項”,甚至有人質疑“一臉正氣”的他可能詮釋不出祝鴻才的猥瑣。

劉嘉玲、蔣欣再續經典,《半生緣》如何突破翻拍劇擁堵壁壘?

在導演楊亞洲看來,外貌並不是決定因素,重要的是演員自身能否把握人物的性格和內心,創作過程中應當注重去臉譜化,此次邀請郭曉東來出演還要歸結於四年前兩人在《嘿、孩子》中的默契合作,這位善於挖掘演員身上更多可能性的伯樂看到了郭曉東的角色塑造潛力。而郭曉東極具顛覆性的演出也交出一張滿意的 答卷,他創造性地還原了張愛玲筆下祝鴻才“不笑像老鼠,笑起來像貓”的狡猾奸詐的形象,並讓大家驚呼完全認不出。

有人說翻拍劇中的經典人物無非“換湯不換藥”,對此郭曉東表示:“我知道經典翻拍特別不討喜,但我喜歡挑戰,我想通過自己的演繹讓臉譜化的角色變得豐滿立體。”爲了完美塑造這樣一個“人人喊打”的角色,郭曉東認爲最重要就是把握眼神和表情,而他也始終在尋找一個最符合這個特殊角色的表情和笑聲:“我經常對着鏡子又使眼色又壞笑,他們都說我魔怔了,好像被祝老闆附體了。” 這一次創作團隊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深度挖掘,延展出更豐富的人物形象,祝鴻纔不再是一個臉譜化的壞人,人設更加立體化和具象化,可恨之餘還存有一些人性的閃光點,金句頻出也帶點黑色幽默,是一個奉行利己主義,又充滿自嘲色彩的市井小人,這無疑讓角色更爲血肉豐滿,真實可信。

除了優秀的青年演員,《半生緣》中還有一衆實力派助陣。劉威、吳冕、吳玉芳、劉遠、秦焰、叢珊所代表的“家長團”在劇中也貢獻出了精湛的“名場面”。他們所詮釋出當時每一個家庭不同的狀態、每一對父母不同的擔憂,讓《半生緣》整個故事更具煙火氣。

劉嘉玲、蔣欣再續經典,《半生緣》如何突破翻拍劇擁堵壁壘?

悲歡離合情未了,回首已是半生緣。在光影流轉的前塵往事中,北京衛視《半生緣》與你一起重遇經典。電視劇《半生緣》由上海懿合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完美影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數元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影視藝術有限公司、杭州嘉藝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盛視影業有限公司、南京帆成影視文化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北京九弦資本有限公司、宸銘影業(上海)有限公司、龍騰藝都(北京)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行業觀察|趨勢分析|精彩劇評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衆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