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记者张璐曦、毛丽丽、吴双)即将于5月15日开幕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以文化为媒介,探讨如何更好地建设民心相通之路。在9日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筹委会副主任兼执委会副主任徐麟表示,本次大会将紧紧围绕“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这个主题,就亚洲文明多样性和各国文明之间交流互鉴进行深入研讨,进一步搭建各国人民民心相通的桥梁。 推动文化交流走深走实 近年来,中国与亚洲国家的文明交流越发深入、务实。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为当地民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体验中华文化的窗口。该中心深入当地社区学校,与当地民众近距离互动,通过举办美术、书法、音乐、烹饪、中医养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活动,搭建文化、旅游、经贸等交流对话平台。 而内容十分丰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推动亚洲国家文化交流进一步走深走实。大会包括开幕式、平行分论坛、亚洲文化嘉年华、亚洲文明周活动四大板块,涉及的相关活动达110多项,将充分展示亚洲文明的多彩魅力和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促进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深入交流交融。 “中国既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徐麟说,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就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同时更好地促进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夯实亚洲互信基础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框架下的文化和旅游活动非常丰富多彩,通过这些活动,将进一步增进亚洲各国间的文明对话,推动各个国家文化艺术和旅游等领域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构建宽容与相互理解的环境。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民心相通的根本是文化间的相互理解,而人文交流的最终目的,就是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学习与相互理解,从而实现人类文明共同繁荣。 民心相通建设既承担增进友谊、加深了解的重任,又发挥助推经济合作的功能,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此前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如是说。 助推共建“一带一路”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始终是其重要内容和重点方向。 外交部副部长孔铉佑在发布会上表示,“一带一路”既是一条发展繁荣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交融之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不仅是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文明交流的大动脉。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并肩书写了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了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 孔铉佑表示,举办此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可以说是推动“一带一路”“文明之路”建设的一次积极尝试。“我们期待,这次文明对话的盛会将进一步丰富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理念,谱写‘一带一路’合作的新篇章”,孔铉佑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