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比上年同期加快4個百分點。一季度,以提供生產服務平臺、生活服務平臺、科技創新平臺、公共服務平臺等爲主的企業實現業務收入329.1億元,同比增長24.8%,增速較前2個月提高14.4個百分點。

剛剛閉幕的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峯會共對接數字經濟項目587項,總投資額4569億元,其中籤約項目308項,總投資額2520億元。豐碩成果的背後,是新動能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今年以來,新舊動能轉換進一步加快,爲我國經濟平穩開局作出積極貢獻。新產業蓬勃發展,新業態不斷湧現,創新創業活躍度增加,企業活力不斷增強。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三產業發展穩中有進。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4%,增速比前2個月加快0.1個百分點,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

工業方面,高技術產業佔比提高,工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快於規模以上工業1.3個百分點,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爲13.5%,比上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快於規模以上工業0.2個百分點。

其中,數字行業發展尤爲迅猛。在5G、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帶動下,一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21.2%。

新產業發展的同時,傳統產業加快技術改造。一季度,我國製造業技改投資增長16.9%,比全部投資快10.6個百分點。

新產品快速增長。一季度,移動通信基站設備、城市軌道車輛、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53.7%、54.1%、48.2%和18.2%。

新業態不斷湧現。互聯網企業在網絡音樂和視頻內容、旅遊出行、生活服務和公共服務平臺等方面不斷創新,帶動互聯網收入規模穩步擴大。一季度,以提供生產服務平臺、生活服務平臺、科技創新平臺、公共服務平臺等爲主的企業實現業務收入329.1億元,同比增長24.8%,增速較前2個月提高14.4個百分點。

新動能的快速發展推動企業利潤逐步好轉。初步統計,一季度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8萬億元,同比增長6.3%,23家央企收入增幅超過20%;實現利潤總額4265億元,同比增長13.1%。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比上年同期加快4個百分點。

企業利潤好轉還促使創新熱情迸發,創業熱度不減。一季度,每天新登記成立1.65萬戶企業,同比增長12.3%。

新動能活力迸發、創新創業活躍的背後,是“放管服”等一系列改革進一步釋放紅利,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市場預期和信心不斷增強。

今年以來,我國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1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僅企業所得稅減稅這一項政策,便惠及1798萬家企業;4月1日起,深化增值稅改革進一步釋放活力,製造業、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稅率均有所降低;5月1日以來,社保費率企業上繳比率下調。

多措並舉爲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一季度,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1.44萬億元;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爲6.87%,比去年低0.52個百分點。

印發《關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啓動第四批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推進石油、天然氣、電力等重點領域改革;設立科創板及試點註冊制……持續不斷的改革爲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澎湃新動能。

更多利好還在不斷釋放:在剛剛閉幕的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峯會上,國家網信辦、工信部、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等11家單位密集發佈或解讀各自領域最新出臺的政策或報告。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宣佈,將開展深入推進寬帶網絡提速降費、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明確移動網絡流量平均資費降20%以上。今年7月1日起,有關部門還將減免不動產登記費,擴大減繳專利申請費、年費等的範圍。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中國企業正在搶抓機遇,在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領域謀篇佈局。新動能的加速成長也必將對穩定經濟增長、調整經濟結構、擴大社會就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支撐作用。

來源:經濟日報 · 中國經濟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