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 · 山 · 講 · 堂 ]

- 每 周 都 有 好 講 座 -

唐風:大唐書風影響下

日本平安時期的三筆三跡

主 講 / 韓天雍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術主持 / 張捷

中國古代書畫傳習研究所所長

嘉 賓 /

沈 浩

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兼副院長

錢偉強

中國古代書畫傳習研究所理論研究部主任

周翔飛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副社長、副總編輯

主 辦 /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古代書畫傳習研究所

中國美術學院古文字書法創作研究中心

協 辦 /

榮寶齋出版社

榮寶齋《藝術品》期刊

媒體宣傳 /

雅昌藝術網

《寶藏》欄目

今日頭條

時間:2019年5月12日18點30分

地址:杭州市上城區南山路210號南山書屋

日本古代文化的進步與文明,多賴於對中國先進文化的攝取與消化。公元五世紀漢字和儒家經典由百濟傳入日本,從而加速了日本從矇昧時期走向近代文明。

一部日本的文化史,同時也是一部外來文化的吸收史。日本書道史裏就記載了日本向中國不斷學習書法的過程。日本書學泰斗中田勇次郎先生曾將日本書道的歷史分成九個時期進行考察。在這九個時期裏,來自中國的書法潮流隨着中國王朝的更替,像不斷起伏的波濤一樣湧入日本。

這九個時期是:

(1)大和時代的百濟書法;

(2)飛鳥時代的隋唐書法;

(3)奈良時代的晉唐書法;

(4)平安時代的唐代書法:

(5)鎌倉時代前半期的宋代書法;

(6)鎌倉時代後半期至南北朝時代的元代書法;

(7)室町時代的明代書法;

(8)江戶時代的唐樣書法;

(9)大正時代的北碑派書法。

平安時代是一個承上啓下,繼往開來的時代,是日本書道史上的黃金期。在這個時代,初期湧現了平安三筆,即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勢;中期又出現了日本三跡,即小野道風、藤原佐理、藤原行成;後期興起了假名書道,從而形成了日本獨特的“和樣”書道,與中國稱之爲“唐樣”的書法形成了雙峯對峙的兩大陣營。

空海 風信貼(局部)

嵯峨天皇 李雜詠殘卷

傳橘逸勢 伊都內親王願文(局部)

最澄 羯磨金剛目錄

小野道風 屏風士代(之一)

藤原佐理 離洛貼(局部)

藤原形成筆 本能寺切

研究中國書法史,尤其是唐代書法,如果沒有日本平安時期的書法作爲對比,其思考必固執,其視野必狹窄,其判斷必拘滯,其結論必片面。有一個異域文化的參照,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清自己的長短優劣,重視日本書法相對於中國書法的意義,重視它的參照利用價值。

本期南山講堂特邀中國美術學院韓天雍教授通過“唐風 :大唐書風影響下日本平安時期的三筆三跡”爲題,爲我們展示唐代“尚法”書風。

韓天雍,1957年6月生,遼寧瀋陽人,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文字書法創作研究學科帶頭人,日本文化研究學者。1984年獲遼寧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士,1992年獲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文學碩士,師從沙孟海、劉江教授,2001年獲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研究院文學博士學位,師從歐陽中石教授。現爲中國美術學院古文字書法創作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甲骨文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祕書長、浙江省文史館館員、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碩博學位論文通訊評議專家、日本岐阜女子大學特聘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

由中國美術學院韓天雍教授主編,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所出版的《日本書法經典名帖系列》佛教寫經、禪宗墨跡、三筆三跡,自2001年出版發行以來,承蒙廣大專家學者的肯定及書法界同仁的普遍好評,得以多次印刷。其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18年過去了,彈指一揮間!今應廣大讀者的迫切需要,出版社決定將此係列圖書進行修訂,在保持原風貌的同時,增加了許多難得一見的精彩原帖,使原來不完整的圖片變得完整。補加了目錄和部分作品釋文,使讀者查閱起來一目瞭然。圖書內容由原來的80頁增至120頁。

👇👇👇

在保持原風貌的同時

增加了許多難得一見的精彩原帖

使原來不完整的圖片變得完整

補加了目錄和部分作品釋文

使讀者查閱起來一目瞭然

圖書內容由原來的80頁增至120頁

一鍵打包購買“日本書法經典名帖系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