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技讯 (乔辉)北京时间5月10日,引力波天文台LIGO/Virgo第三次探测到双中子星碰撞引力波事件(代号:S190510g,S表示superevent),可能性98%。有关这次碰撞发生的具体参数,目前官方还没有详细披露。全世界天文学家正在忙着搜寻电磁对应体。

自从2015年9月14日。人类第一次探测到双黑洞碰撞产生的引力波以来,已经探测到十几次黑洞碰撞事件和二次中子星碰撞事件,第一次中子星并合事件发生在2017年8月17日,距离地球1.3亿光年(代号:GW170817)。第二次中子星碰撞事件发生在4月25日,距离地球大约5亿光年的地方。

首次中子星碰撞事件不但探测到了引力波,而且还找到了其电磁对应体,同时也找到了天文界设想已久的千新星(kilonova)。那次事件给普通人印象深刻的是:碰撞产生了16000倍地球质量的重元素,以及10个地球质量的铂金和黄金。

LIGO引力波探测器4月初重启,开始了第三阶段的运行,灵敏度有了很大提高,探测距离大大延伸,因此能够以几乎每周一次的频率探测到引力波事件。

4月26日,科学家可能还探测到一次黑洞潮汐瓦解中子星的事件,但还不十分确定,有待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中子星碰撞比黑洞碰撞有更丰富的细节,因此科学家非常希望探测到中子星的碰撞。

中子星是大质量恒星演化到末期,核心发生引力坍缩而成,并伴随超新星爆发。中子星的密度非常大,每立方厘米的体积的物质就能达到1亿吨。如果把地球压缩成中子星的密度,恐怕只有鸟巢体育馆大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