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栗玉晨

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政策支持,建立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企业要在扩大基础研究相关基金及项目的开放范围中“掺一股”,更愿意为基础研究“埋单”,从而培育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韧劲。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基础研究纳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相关报道见A3版)

基础研究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以认识自然现象、揭示客观规律为主要目的的探索性研究,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学自身发展提出的重大科学问题为目的的定向性研究,以及对基本科学数据、资料、信息进行系统考察、采集、鉴定、评价、分析,以探索基本规律的研究。基础研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技术创新的源泉,是造就科技人才的摇篮,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2021年9月24日,《科学》杂志报道,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这就是典型的基础科学研究“从0到1”的重大突破,成为催生变革性技术和颠覆性创新的源头活水。未来一旦该技术具有经济可行性,工业车间制造淀粉将成为现实。从基础物理领域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到发现占世界一半以上的铁基超导材料,再到率先实现星地间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和密钥分发及隐形传态,我国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不断实现突破。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

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要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研究跟不上。这就需要通过重大科技问题抽象出理论问题,通过现实需要的“实”推动基础研究的“虚”。同时,要遵循科学发现自身规律,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以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来驱动基础研究,实现以“虚”促“实”。

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要处理好“快”与“慢”的关系。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而人才的养成与使用要靠体系化、高水平平台,要靠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做足“慢功”,就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像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做好“快功”,就要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选择权,构建符合基础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引导科技人员摒弃浮夸、祛除浮躁,坐住坐稳“冷板凳”。

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政府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政策支持,建立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企业要在扩大基础研究相关基金及项目的开放范围中“掺一股”,更愿意为基础研究“埋单”,从而培育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韧劲。

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将我国打造成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中心,我们一定能为人类文明进步谱写更加光辉的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