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科比生涯個人能力最強的一年,那必然是2005-06賽季,當賽季,科比送出了無數的得分表演,其中最爲知名的莫過於對陣猛龍的單場81分和對陣小牛的3節62分,除此之外,科比還分別在面對國王、太陽、快船和開拓者的比賽裏拿到過50+,整個賽季下來,科比足足有27場比賽得分超過40+,並且只有3場比賽得分少於20分,場均得分高達35.4分。

當年場均35.4分的科比,爲什麼連MVP前三都沒進入?

如我們所說,這是科比得分能力最強勁的一年,不僅如此,他還帶領着湖人取得了45勝37負,考慮到前一年湖人總共只贏了34場比賽,連季後賽都沒有進入,實際上這也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要知道,科比當時身邊幾乎沒有一個強力隊友,除了奧多姆之外,球隊第三得分手居然是斯馬什帕克,足以見得湖人陣容之差。

當年場均35.4分的科比,爲什麼連MVP前三都沒進入?

所以毫無疑問,科比進入了MVP的討論範圍,當時也有不少人支持科比獲得MVP,可惜最終結果出來的時候,很多球迷都大失所望,因爲科比只排在了第四——在當時,場均35.4分是1987年喬丹場均37.1分之後的最高分,也是1970年之後聯盟的場均第二高分,科比還在這一年創造了單場81分這樣的神蹟,放在現在,絕對會引起大範圍的討論。

當年場均35.4分的科比,爲什麼連MVP前三都沒進入?

那麼科比爲何只能排在第四?也許看了前三之後,你就會明白了。

在那一年的MVP榜上,排在第三的是諾維斯基,當時的諾維斯基正處於自己的巔峯,他場均可以拿到26.6分9.0籃板2.8助攻,得分是生涯最高,並且帶領小牛拿下了60勝22負。值得一提的是,諾維斯基在此前兩年分別失去了兩位強力隊友納什和芬利,當時他身邊的隊友是特里和約什霍華德,這兩人同樣不是全明星級別——儘管數據上比不上科比,但是小牛的戰績比湖人好了太多,加之諾維斯基也幾乎是單核帶隊,所以他獲得了更多的票數,最終得分上,諾維斯基是544分,科比則是483分。

當年場均35.4分的科比,爲什麼連MVP前三都沒進入?

排在第二的是詹姆斯,這一年的詹姆斯才只是三年級,他場均可以拿到31.4分7.0籃板6.6助攻,31.4分也是詹姆斯個人生涯得分最高的一年,可惜因爲科比和艾弗森的存在,詹姆斯在得分榜上只能排在第三位。當然,詹姆斯更多是以全能出名,不僅如此,他的帶隊能力也展現了出來,整個賽季下來,詹姆斯帶領着騎士拿下了50勝32負,比期前一年多贏了8場比賽——依靠着戰績和數據,最終的投票裏詹姆斯獲得了688分的總得分。

當年場均35.4分的科比,爲什麼連MVP前三都沒進入?

力壓詹姆斯、諾維斯基和科比拿下MVP的是納什,在此前一年,納什已經拿到過MVP,這也是他連續第二年拿到MVP。數據上,納什那一年場均可以拿到18.8分4.2籃板10.5助攻,他的三項命中率分別達到了51.1%、43.9%和92.1%的“180俱樂部”;戰績上,太陽相比前一年的62勝其實是下滑的,只有54勝,然而最終拿到MVP的原因在於,小斯報銷了,原本失去了小斯讓媒體們認爲太陽可能連季後賽都無法進入,結果在納什的帶領下,他們依然取得了54勝28負的西部第三戰績——最終投票裏,納什獲得了57張第一選票,總分924分。

當年場均35.4分的科比,爲什麼連MVP前三都沒進入?

事實上,以科比當時的數據和戰績進步幅度,完全是可以競爭MVP的。有一說是,科比之所以排在第四,跟他和媒體關係不好有一定關係,這一點也能從第一選票當中看出,儘管詹姆斯和諾維斯基的總分比科比更高,但是科比的第一選票數量實際上可以排在第二,他獲得了22張第一選票,詹姆斯和諾維斯基分別只有16張和14張。理論上來說,應該有更多媒體將科比放在第二選擇或者第三選擇纔是,可惜結果並非如此,場均35.4分的科比,最終只能排在MVP榜的第四,連前三都沒進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