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莫扎特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

导读:文章主要从对艺术风格的把握、对语言的掌握、对气息的运用、对音色的控制以及对乐句的处理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莫扎特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也能为莫扎特艺术歌曲的演唱提供一些借鉴。

莫扎特在整个创作生涯中,最为值得称赞的是在交响曲、协奏曲、歌剧等方面的艺术创作,但是他的艺术歌曲的创作也不容忽视。虽然在他自己看来,这些艺术歌曲的创作或许不值得一提,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曾说过,“莫扎特自己丝毫没有看重他这些歌曲的价值,它们是副产品,是从他放着歌剧和器乐作品的桌上落下的碎屑而已”这就显示出了莫扎特所创作的艺术歌曲比起歌剧创作、器乐作品创作真的有些微不足道,但是这并不就意味着他的歌曲创作无足轻重。事实证明,莫扎特在生前歌曲的出版率几乎比任何体裁作品的出版率都高,或许是因为他想借此来增加他那不太稳定的收入。但是,莫扎特的歌曲创作几乎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并且不乏优秀之作,例如《紫罗兰》《黄昏有感》《渴望春天》等等。对于莫扎特艺术歌曲的演唱我们应掌握以下一些演唱技巧。

1

对艺术风格的把握

莫扎特音乐享誉世界,其歌曲具有多种类型和风格,譬如诗歌风格、童真童趣风格、意大利歌曲风格以及小咏叹调风格等。所以,我们在演唱莫扎特风格的歌曲时,应对其曲风进行深刻的了解,尽可能对不同风格、类型的歌曲把握好,而不是单纯掌握整体性特征。譬如说:《黄昏有感》这首歌抒发而出的是一种忧郁、低沉的感情,曲风属于莫扎特所有作品当中极少数的,要求演唱者确保声音的流畅与连贯,在短促、缓慢的节奏中,将主人公面临死亡安详、平静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渴望春天》这首歌曲,洋溢着浓厚的童真与童趣,因此,在实际演唱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孩童的纯真个性,要求演唱者的声音明亮且欢快,保持气息始终连贯;《亲切的平静》这首歌曲,具有显著的意大利歌曲特征,旋律较为流畅,演唱时没有太多力度与速度的对比,无须华丽的延长技巧。在具体的演唱过程当中,与古典风格的歌曲相似,采用从容、优雅的演唱方式,要求演唱者的声音优美、连贯,气息张弛有度,且流动性强;除此之外,当演唱者延长莫扎特歌曲《在寂静的树林里》时,值得注意的是多变的和声、力度的对比以及速度的变化等方面,这首歌具有浓厚的悲情色调,向我们表达的是少年因为爱,内心深处而漫出的深刻情感,小咏叹调风格将这种爱而不得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莫扎特曲风形式多样,要求演唱者深刻了解作品要诠释的内容及意义、了解莫扎特的创作背景、细致性分析音与律动的实际走向,如此一来,才能演绎好每一首作品,将莫扎特风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2

对语言的掌握

一般在演唱中,歌唱语言属于最为重要的环节,是艺术表现的灵魂与核心。莫扎特作品涉及法语、意大利语和德育三种语言,大部分作品都是用德语来表示的,只有两首法语歌曲、一首意大利语歌曲。语言不同,那么发音特点也各异,所以,要求演唱者具有规范、标准的发音方式,还应对不同语言的演唱特点进行了解,并予以掌握。

意大利语和其他几种语言相比,具有较为单纯的发音方式,要求音色明朗、音响饱满、元音吐字较为清晰,五个元音的发音模式是固定的,直接和辅音进行拼读即可。与意大利语相比,德育的发音相对要复杂点,然而,其发音亦具有一定的要求及规则,练习的次数多了,同样可以熟练掌握。德育的语言特色为喉音和舌根音,这也是演唱者高度注意的问题。法语的语音变化方式较多,且极为复杂,相对来说,难以掌握,然而,法语的语音特色高贵、典雅,鼻音重属于法语演唱的最大特色。然而,当采用法语来演唱歌曲时,为了确保作品的连贯及美感,要求语音变化处极多,需要对其进行专业性处理,所以,整首作品不能全部采用鼻音的演唱方式。掌握不同的语言特点及相关规则,还要通过坚持不懈地练习增强语感以及演唱技巧,以便于更好地演绎莫扎特的歌唱作品。

3

对气息的运用

在演唱过程中,气息的良好运用是确保歌曲质量的重要因素,不管演唱何种风格、类型的歌曲,都要求演唱者的气息连贯,尤其是演绎莫扎特的作品,对演唱者的气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持气息的流动,同时具有控制气息、处理细节的能力。特别是跳进和级进、密集型与快速音型时,要求演绎者的声音起伏、力度不能过大,保持作品旋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演绎者的气息始终要做到有节制、均匀、流动自如。倘若在最初起音时,呼吸的太满、太深,那么声音则会不平稳且较为僵硬,失去流畅性和连贯性,破坏了作品的整体意境。所以,在演绎莫扎特作品时,气息的平稳、流畅与连贯是确保歌曲质量的重要性因素之一。

4

对音色的控制

莫扎特音乐的主要风格特点即为典雅与优美。色彩充满了变化、彰显出生活的动人色彩,且音乐旋律流畅、优美。在创作过程当中,莫扎特认为装饰音的创作即为重要,可彰显歌曲旋律的线条,以及典雅、浪漫的艺术情怀。

在18世纪中叶,人们对艺术追求的取向与需求都较为模糊。在此阶段,人们较为偏爱甜美、干净、柔和的声音。另外,因为宗教带给人们的巨大影响,所以具有协和、单纯的情感。莫扎特歌曲在此时期形成,巧妙的音色把握、适当的音量控制以及纯净、柔美的音色为莫扎特艺术作品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在演唱莫扎特创作的作品时,要求声音流畅、连贯,音色自然而纯净,充满安详、欢快。只有诸如《黄昏有感》和《离别之歌》等少数作品呈现给我们的是凄凉与哀伤,在作品中,时而夹杂了低声诉说,带给人们沉痛、悲伤的心情。这种作品,需要演唱者用不同的音色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5

对乐句的处理

莫扎特艺术歌曲风格多样,并且莫扎特在创作时,特别注意对音乐材料的对比,旋律时而抒情长叹,时而简短叙述,音乐充满了色彩的变化,旋律始终充满着流动感。其次,莫扎特在创作歌曲时,经常用装饰音对音乐加以修饰,以此来增加音乐的流动性与灵活性,彰显浪漫、华丽的艺术特点。此外,莫扎特艺术歌曲中,大部分歌曲都是以弱起开始,有的直接就没有前奏,只有五首作品不是从弱起写起,这其中还包括一首,虽然乐曲开始没有运用弱起,但在曲中却多次运用此手法,这就需要歌者在演唱之前就需要把握好情绪。

在演唱莫扎特艺术歌曲时,歌者就应该根据上述莫扎特创作手法与特点,对作品旋律的走向与乐句之间的衔接做到十分地了解与把握,从而在演唱时能够更好地展现歌曲的内涵。莫扎特艺术歌曲要求歌者声音干净、音色纯净而柔和,乐句之间的衔接要紧密而又有层次,尤其是对于短小音符或者是连续穿插休止符的音型,要特别注意演唱时声音的强弱对比,将歌曲表达清楚。此外,在莫扎特艺术歌曲作品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当乐句在结尾处出现两个相同音高的音时,一般前面一个音要比后面的音在实际演唱时高出一度,这也是莫扎特音乐所特有的规律,形成一种渐弱的结束感。

莫扎特演奏指南

莫扎特往期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