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大城市,堵车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道路规划的问题,再加上车越来越多,所以堵车渐渐在很多人看来已经“习以为常”了。说起堵车的具体时间,可能大家会想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之后吧!咱们国家上下五千年,其实在15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堵车”了。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说说这被记录的中国首次交通大堵塞!

在东汉时期(25-220年),在当时的都城:洛阳。就已经开始“堵车”了。当时的车是马车,就有不少人想问了,难道是当时马车太多了?其实是因为一个人的才华,那就是蔡邕!蔡邕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女儿大家可能更为熟悉,那就是蔡文姬。

关于这次堵车,在《后汉书·蔡邕列传》中有描写。大约就是文学大家蔡邕觉得文章的传承在时间的流逝夏总会出现谬误,便和当时的皇帝:汉灵帝请求勘定《六经》,皇帝批准了之后,大书法家蔡邕将字写在石碑上,让工匠刻好字之后将碑立在太学门外,也就是那著名的“熹平石经”。

自此之后便有不少人过来学习临摹这“熹平石经”的文字,因为观摩的人太多,且都带着马车,就造成了拥堵。(原文: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

总结:这就是中国有记载的首次交通大堵塞,是因为一个人的才华!不过小编想了想,这成百上千的马车都在洛阳的石碑那里,誓必会有各种马粪牛粪,画面实在有点美啊,不是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