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初的一年多里,騰訊並沒有考慮到安全問題,OICQ 的通訊協議是不加密的,協議脆弱,明碼傳輸,如果有黑客要搗亂,可以任意地調取用戶的資料。後來,馬化騰發現這是個問題,便命程序員黃業均開發加密軟件。兩個多星期過去了,馬化騰想看看程序寫到哪個階段了,於是就跑去找黃業均,黃出去打球了,不在座位上,桌子上倒扣着一本《加密原理》的書籍,馬化騰拿起,翻過來,不禁大驚失色:黃業均正在讀第一章第一節,標題是:什麼是加密。”

這個關於安全的段子在騰訊內部流傳已久,後來還被寫進了《騰訊傳》中。

而騰訊真正開始把安全當回事,差不多可以定格在2005年。時年10月27日的QQ 2005新品發佈會上,馬化騰首次提出了通信產業發展的6大趨勢,其中第5條即是安全性,在這次演講中,他將安全性上升到了未來即時通信保障基礎應用的根本之道的地位。

騰訊安全平臺部總監胡珀大學畢業就進入騰訊,一待就是11年。從最基礎的T1助理工程師開始,他一路成長,經歷了從Web2.0、移動互聯網,再到物聯網、智能設備的種種浪潮更迭,也看着騰訊安全團隊如其母公司一般,達到和超越國內的同儕,成爲引領業界先進標準的排頭兵。

騰訊安全平臺部總監胡珀

黑客的養成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麻省理工、斯坦福中活躍着一羣學生,他們愛好計算機技術,喜歡編程,在車庫裏拼裝計算機,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他們被冠以Hacker之名。比爾·蓋茨、沃茲·尼亞克都是其中佼佼者,並推動了美國個人計算機的普及化。

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

這張就不用介紹了

回首黑客們五六十年短暫的歷史會發現,對技術的熱愛和好奇心一始貫之。而胡珀最初對於信息安全的興趣來自於 2002年報刊亭的那一瞥。

彼時,胡珀纔剛上高二,路過報刊亭時,一本叫做《黑客X檔案》的雜誌吸引了他的目光。期期不漏地堅持下來,他從一開始的基本看不懂,到能摸清大部分文章,差不多花了半年時間。

如今看來,那本薄薄的雜誌讓胡珀尋得網絡信息安全的大門蹤跡。自此,他便一發不可收拾。大學後,胡珀開始更加專心地研究安全技術,也從《黑客X檔案》的讀者變成了資深作者,後來轉戰CSDN博客寫技術文章,“lake2”的網名從此開始在圈子裏小有名氣。

這曾是國內發行量最大的網絡安全(電腦黑客)類雜誌,在2013起因不明原因停刊,有趣的是,對抗騰訊(尤其是QQ)是雜誌上常見的主題

黑客與網絡安全恰似一枚科技硬幣的兩面,但相同的是對技術的熱忱,“知兵非好戰”。大學畢業之後,胡珀加入了騰訊,當問及這麼多年怎麼堅持下來的,他笑稱,唯有“興趣”二字。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新東西,在他看來都是尚未解開的謎題,等待破解的難關。爲了更專注於互聯網最新領域前沿研究,他成立了Tencent Blade Team,帶領一羣興趣相投的小夥伴一頭鑽進最新科技裏。新手機上線了,他們劫持過流量;智能設備火了,他們研究過如何修改攝像頭實時視頻;智能樓宇成爲大流,他們更是破解了辦公室門禁、繞過停車場識別系統……

而這些興趣背後的,就是物聯網時代下全新的安全挑戰。

現在已經成爲騰訊安全平臺部總監的胡珀,除了全盤操控,保證應用運維安全之外,還負責國際範圍內的前沿安全攻防技術、黑客攻防技術對抗研究,包括人工智能(AI)、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數據安全等。

在信息安全領域,有着攻防型人才和運營型人才的分野,而對於前者,天賦和性格比後天培養更重要。胡珀說,目前他們也是是選人爲主,育人爲輔。“有一些真正優秀的人,其實並不需要怎麼,給他一個合適的環境,他自己很快就成長起來。我不太清楚其他領域是不是這樣,但是安全領域,培養相對次要一點,(重要的)就是有一個環境,把合適的人聚在一起。”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樣的人才是合適的人呢?

在胡珀看來,首先是需要有好奇心,而當時掌握的技術反而不是那麼重要。不止一次發生過,招過來各項評估都差不多的兩個人,最後個人成長髮展卻大不相同,在信息安全的職業路徑上,真正的需要的素質往往是HR所看不到的。

其次是誘惑,實際最早的Hacker多是出於技術熱愛,但隨着科技,尤其是個人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普及,讓成爲Hacker的門檻大大降低,而經濟上的誘惑,讓不少人從佔小便宜蛻化到了經濟犯罪。國外有黑帽子和Cracker的分化出現,而時間稍後的國內則將Hacker翻譯爲黑客。一個趨勢是,以往單個的黑客行徑,正變成有組織化的黑產,雖然安全能力的普遍上升讓其門檻提高,但新的黑產體系讓其破壞性和利潤也提高了。

一個漏洞可以賣多少錢?有的資深黑客回憶,在世紀之初,將找到的漏洞無償分享還是一種良好的風氣,而現在,在黑市上一個漏洞甚至可能被賣到200萬美元的高價,然後被黑客組織用於軍事等目的;與之相對的是,一些廠商如谷歌,基於白帽子的形式手機漏洞,最高的獎勵是20萬美元。所以正直是胡珀尤爲看重的基礎素質,而在此之外,無論是學習能力還是花在學習上的耐心,都可以靠後天的培養獲得。

網絡安全進階課

好了,有了這些基本的素質,我們可以考慮些進階的要求。

對於像騰訊這樣的公司,他們招聘安全人員的直接動力視爲自己的業務保駕護航,因此最希望的事情莫過於,招聘進來的人立刻就能開始工作。

所以選人很重要,素質也很重要,但你多少要會點。一個公認的觀點是,安全技術絕不是隻在課本上就可以學到的,這是一個極爲重視實踐的行業,所以在貿貿然去參加招聘之前,找地方好好實習下是有必要的。這能爲你的應聘保駕護航,或者讓你早點學會放棄。

在計算機領域,天才和一般人的差異,被極度的放大,看過美劇《硅谷》的朋友都知道,低情商優柔寡斷的男主角,靠着在壓縮領域的天才算法,就足以對抗一衆硅谷的大人物。在不久前的強網杯上,一位復旦的學子一個人對抗了全場,復旦大學軟件學院的陳辰老師就認爲,如何培養這樣優秀的精英人才,是大學教育目前最重要的問題。

不過,讓你稍微感到安慰的是,這樣的人往往不會是你的競爭對手,他們更願意去自己做點什麼,比如復旦的那位學子,就在開發系統,而他的理由是——不願意去給那些寫垃圾軟件的人擦屁股。是的,這會是你未來面臨的重要工作之一,即使有一天你已經是精英級別的安全人員,還是要爲那些遠不如你的人寫的東西打補丁。

還好社會也在進步,程序開發者們的水平漸長,百度安全的歐陽強斌分享過目前互聯網企業的漏洞分佈,其中很明顯的安全設計缺陷,也就是常說的邏輯漏洞,這些在設計、實現階段由於缺乏考慮和測試導致的問題佔比20%,越權,包括水平、垂直越權和許多歷史遺留原因造成的API未授權訪問導致信息泄露等有25%,XSS是18%,信息泄漏有12%,其他漏洞佔比25%。傳統的高危漏洞佔比正不斷減少,而且用掃描器檢出的效果也很好。

實際上,在騰訊,發現漏洞已經對攻防人員最基本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把發現漏洞的能力,轉化成對騰訊能夠通用的能力,“騰訊這麼多服務,這麼多網站,發現漏洞不可以一個一個去做,而且每天會有新同學、新的開發代碼,人工去挖是不現實的,我們更關注怎麼把智慧能力轉成自動化或者是部分自動化的系統,解決公司層面的問題。”胡珀在騰訊的十餘年間,就和戰友們一起走出了騰訊漏洞掃描系統的自研之路。挖漏洞只是輔助性工作,如何在上線前自動化發現漏洞、解決漏洞,纔是重中之重。

當然,對於一個新人,挖掘一個漏洞依舊是有挑戰性而且可以讓你快速成長的一件事情。

以胡珀的經驗來看,挖第一個漏洞的時候,是比較難但也可以快速延伸知識體系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之後,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環,能夠比較“爽”的挖漏洞。再往後,到可以挖到全球頂級公司安全性更高的系統的漏洞之間,又會有新的瓶頸期,而那就需要多多少少靠天賦去突破了。至於在這個過程中所需要學習的東西,只能說多多益善,尤其在技術快速發展的階段,每一次演進都會帶來無數的問題,而這也是安全人員發揮才智的空間。

最後,用《硅谷》中負責安全的Bertram Gilfoyle的一段自白來總結下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李昊原

審稿編輯:茉莉

排版編輯:周星如

想查看更多精彩內容、下載更多幹貨白皮書,就快來掃我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