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天下第一關其實說的就是潼關,這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關隘之一,明代的《山海關志》雲:“今天下擇形勝便利設關,不在窮邊絕繳,而在域中孔道者有三:潼關、居庸關、山海關。”潼關之所以重要,是因爲它的歷史久遠,在中國九州里處於中樞位置,每當中國要改朝換代,總要奪取潼關才能進入關中。

三國時期曹操派兵以攻漢中爲名,由河南進軍關中,但是西涼馬超、韓遂等扼守潼關,勇猛無敵,曹操久攻不下,天氣寒冷又缺糧,突發奇想以沙築牆,用水澆灌,天寒地凍一夜冰凍成壘,馬超才兵敗西逃。而到了黃巢起義軍則變成了一場慘絕人寰的屠殺,起義軍由洛陽進發潼關,唐將田令孜率兵10萬鎮守潼關,未料起義軍由禁溝潛入,奪取潼關,直搗長安。爲了報復長安百姓支持政府軍,殺人魔王黃巢幾乎把城中百姓屠殺殆盡,據說百姓的血把城中的所有地都染紅了,倖免於難的被變成攜帶軍糧,喫人軍隊。又一把火燒了長安,自此以後就再沒有做過中國的首都了,關中地區一直衰落。

而襄陽自古以來就是是咽喉要地,要不然郭大俠也不會守這麼長時間了,而南宋也是在襄陽被攻破後不久就亡國的。諸葛亮《隆中對》有云: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諸葛亮把襄陽等地當作是光復漢室的基地,可見此地的重要。

文中的宛、洛就是宛城和洛陽,出秦川是指從漢中北取長安,一個取東京,一個取西京,想想人家那時候可沒有手機地圖,就能有這大方略,實在太厲害了。從地理位置上看更是古人的智慧了,襄陽、南陽同在一個盆地卻要分屬河南、湖北兩地分省而治。

襄陽在湖北,北部鄧州、新野則屬於南陽;而河南掌握大半個南陽盆地,漢水卻落在襄陽。南陽盆地中的交通要道湖北、河南各屬一半。湖北要是想獨立卻沒辦法封鎖商洛、洛陽的要道,中原大軍可以暢通無阻地經南陽到湖北。河南要獨立,南邊襄陽卻不歸它管,荊州和漢中的部隊隨時能攻打南陽,如芒在背啊。

而現今的歷史重鎮襄陽在歷經數次的產業變革和公私企業合流,南水北調等一系列關鍵性事件後,註定已經不適合成爲以重工業爲發展中心的工業城市,早已衰落。

山西東側是太行山、西側是呂梁山,因此山西中部的平原地區便成爲南北交通要道,山西人又善於經商,南北的商品交易和經濟發展都要依賴這裏,古代山西有多重要可見一斑。中國的城池不像歐洲的城堡那樣,打仗也是要分階段集結出發,各地援軍也是四面八方的趕來。關隘拿不下來,意味着你的交通線和補給線就連通不了,表面看一個城池關隘不過彈丸之地,實際上卻是控制周邊廣大區域的關鍵。

就連侵華日軍來了也要按着中國古代的行軍路線和地圖,一步一步的挨個打。山西境內的雁門關和娘子關就是重中之重。雁門關是古代長城的重要關口之一,歷朝歷代都是拱衛京城和逐鹿中原的兵家必爭之地。娘子關位於山西和河北省的交界,想從東部進入山西就要先過這一關,不然閻錫山也不可能大門一關做他的土皇帝了。隨着山西商業的沒落,煤炭資源早已不再能支撐產業轉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