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洪秀全是一個老是考不上秀才的倒黴蛋。不過,總是到廣州參加考試,還是打開了洪秀全的視野。至少他認識到,洋人很強大,打得官兵屁滾尿流。那麼,我們能不能也像洋人一樣,靠武力打倒現政府呢?

洪秀全把基督教義和中國歷史結合起來,發明了一套說法。他說,上古時代,人人平等,中國和西方都奉行同樣的大道。但是,西洋各國,堅持上帝的大道至今,所以非常強盛,而中國,秦漢之後就走上了歪路,特別是現在的滿人政府,那是一切社會罪惡的根源。blob.png

這種說法不僅針對現政權,而且也針對儒家奉行的歷史與秩序。但在遠離中心的兩廣地區,洪秀全的說法很得人心。

可是,雖然洪秀全本人是花縣人,但真正可容他揭起反旗的地區,是地方武裝力量相對薄弱的廣西和湖南,所以太平軍繞過了廣州直撲華中。而攻打廣州的另一支起義隊伍紅巾軍,最終被撲滅了。撲滅他們的,仍然是前面提到的團練運動。

洪秀全

由於在此前的一系列衝突中,朝廷已經失去了對華南的控制。對付叛亂力量,只能靠官紳的自覺團結。也就是說,反賊們鬧得越兇,朝廷就不得不將本來就所剩無幾的權力繼續向當地的士紳傾斜與流失。三角洲地區的富人們聯合起來,就擋住了太平軍的勢頭。這個模式,可不可以複製呢?blob.png

依照明清的政治設計,本地人需要回避,不能在本地當官。這是爲了避免官員與當地宗族勢力相勾結,架空朝廷的權力。但是在非常時期,朝廷還有什麼可以挑選的餘地嗎?於是一批本地人被任命爲團練大臣。這一舉動,改變了整個晚清的政治格局。

曾國藩、李鴻章的崛起,是高層政治資源與地方勢力相結合的後果。這些團練大臣組織了與地方政府相平行的政權,自己收稅,自己練兵,自己打仗。雖然不能說他們是大清朝的僱傭軍,但他們擁有空前的權力。

任何不受制衡的權力都是可怕的。失去了地方政府的制約,以團練大臣們爲代表的地方士紳勢力空前膨脹,而這些士紳也不再有興趣代表農民去與政府討價還價,推動公共建設。這又加劇了貧富兩種階級之間的矛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