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文丨幫媽

本文首發於幫媽愛上課

最近,看了一部短片《馴兔記》,雖說是童話故事,卻讓人感慨萬千!

短片中的主角皮皮魯初升小學,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期待。

同時,他也帶着同齡孩子該有的頑皮與任性!

開學第一天,上課開小差,回答問題也不按套路出牌。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老師提問:一隻皮球掉進了一個深坑裏,怎麼辦?

班長李小曼搶先回答:

“往坑裏倒水讓球漂起來。”

優秀,這是唯一的正確答案。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輪到皮皮魯回答時:

“讓我爸爸再買一個新的唄!坑這麼深,小孩下去撈球太危險,新買一個還節約時間。”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聽着好像挺有道理。

然而,老師怒了。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課堂上,只能有一個正確答案,而老師肯定不能是錯的那個。李小曼紛紛站起來維護老師。

接下來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李小曼說完,竟然變身了。

眼睛變紅,臉上長毛,耳朵越來越長。

她,變成了一隻兔子。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這就是《馴兔記》的有趣設定:

聽話的孩子,會變成兔子。

而老師的目標,就是把所有的學生,變成兔子。打造一個全兔班。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爲了達到這一目標,學校表揚變成兔子的同學,並頒發獎狀。

聽話,纔是成爲一名好學生的唯一標準。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爲了讓自家的孩子變成兔子,家長可謂是操碎了心,花樣百出。

喫飯時不準喫肉,只提供胡蘿蔔和青菜。

甚至還往孩子的胡蘿蔔汁里加激素,讓孩子的耳朵快快變長。

孩子房間的牆壁全部塗紅,讓孩子早點長出紅眼珠。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漸漸的,越來越多學生變成兔子。

……只剩下了皮皮魯。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這讓皮皮魯感到驚恐與絕望。

雖然內心依舊非常抗拒,但爲了不讓老師更擔心、不讓父母再爲難,他還是戴上了兔子頭套。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老師家長終於如願以償,“全兔班”誕生了。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全班都在爲帶上了兔子頭套的皮皮魯鼓掌,但皮皮魯拘謹的樣子讓人看着真難受。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聽話,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這部短片讓我想起逛街時看到的一幕,莫名心酸。

在一家店裏,一個孩子看中了小豬佩奇玩偶,當時愛不釋手,想讓母親買下來。可是,母親認爲這個太低級、無腦,非要給孩子買一套益智玩具。

後來,那個孩子不哭也不鬧,非常聽話乖巧地跟着媽媽走了。但是,同爲媽媽,我們都看到了孩子眼中那種渴望慢慢變成失落。

知乎上有個問題:那些聽話的孩子,長大後都過得怎麼樣了?

很多網友的回答不盡人意。

網友A:對現實不甘,對未來害怕,對過去後悔,這就是我。

網友B:聽話聽多了就沒有主見,常常觀察別人的臉色,害怕說錯話做錯事,太注重別人的感受,讓自己活得太累了。

網友C:很後悔做個聽父母話的布偶,最後既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又沒有成爲自己想要成爲的模樣,人不人,鬼不鬼。

我們常常會聽見身邊最親的人對孩子說:“我做的每件事都是爲你好。你要乖,要聽話。”

卻不知道,每個聽話的孩子背後都是一張哭泣的臉。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也許你帶着孩子路過糖果攤,會指它問:“想要嗎?”

這時候孩子只要搖搖頭說:“不想要。”

你就會露出滿意的笑容,順帶一句:“這孩子最乖。從來不亂要東西。”

但是從心底來講,我們都知道孩子肯定想喫那酸甜可口的糖果。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懂事”和“乖”,成了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

孩子從心裏模模糊糊知道,我“乖”就會讓大人高興。於是,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壓抑到了一邊。

而長期接受這種“聽話”教育的孩子,他們性格懦弱,說話做事唯唯諾諾、循規蹈矩,沒有自己的想法,沒有自信,甚至有些敏感自卑,缺少魄力和勇氣。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爲什麼家長總喜歡讓孩子聽話

每個做家長的,都希望孩子能夠少犯點錯,少走彎路,以後的生活幸福。

但聽話的童年,卻和日後的美滿和成功沒有太大關係。

很大程度上,讓孩子聽話,只是滿足了家長的控制慾。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包寶寶》戳中無數媽媽的淚點,就是講了一個這樣無比真實的故事:聽話纔是乖寶寶,不聽話就把你喫掉!

影片講述了一位空巢媽媽,用心做了包子,卻只能孤單地一人在家喫。

沒想到,在失落的當頭,包子卻“活了”,變身成一個包寶寶!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媽媽很開心,包寶寶可以作爲自己的孩子,陪伴在自己身邊了。

她非常細心地照料着包寶寶,喂他喫肉餡,爲他洗澡,爲他量身高......包寶寶也非常開心地成長。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但是,人總有一天要長大,包寶寶也會。

他開始叛逆了。

想要擁有自己的生活空間;

想隨時和朋友出去玩;

想闖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他不再需要媽媽無微不至的關係,甚至對媽媽的過度保護,表現出強烈的不滿,漸漸開啓了他的反抗之路。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媽媽給包寶寶買他最愛喫的小點心,他不喫;媽媽給他做了一桌子好喫的飯菜,他不來。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後來,包寶寶帶回一個女孩,要收拾行李,跟女友建一個新家。

媽媽很難受,不肯接受這個現實,拼命堵着門,不讓包寶寶離開。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但是這時候的包寶寶,執意要離開。

於是,媽媽一氣之下,竟抓起包寶寶,一口吞進肚子裏!

現實中,多少母子關係,活成了短片中的樣子。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中國父母最難意識到的問題就是,親子關係的本質是對話和協作,而不是控制和綁架。

我有個同學,是班上的學霸,成績特別好。

但她的父母總是要求她考得更好,每天的學習作息,都掌握在父母手上。

成績稍有退步,沒按照規定的時間內執行,就會被父母責罵,不聽話。

這位同學一路名校,各種證書拿到手軟,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可她常常獨來獨往,大家也不敢和她交朋友,怕她媽媽會覺得我們是在拖她的後腿。

後來,我就沒見過她了,只是聽說研究生畢業後,她定居外省,逢年過節都很少回家。

我的同學,滿足了父母的掌控,卻喪失了自己,活得一點自由都沒有。

當然,也許那位媽媽會到處炫耀,看我家孩子多優秀,會獲得很多家長的羨慕。

但是在我看來,她的父母是極其失敗的,孩子不可否認很優秀,但是親子關係卻是一團糟。

身爲父母,我希望大家能明白一個道理:

我們要求孩子用功讀書,不是因爲要拿孩子去跟別人比成績,滿足家長的不安全感或者攀比心理。

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爲什麼越想孩子聽話,孩子越不聽話

身邊經常聽到一些媽媽的抱怨,爲什麼有些話我反覆說了那麼多遍,孩子就是不聽呢?

這讓我不禁想起電影《小孩不笨2》中的一段的扎心獨白:

大人經常以爲,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他們都是自己講,自己爽。

而我們都是經常假裝在聽,然後耳朵一邊進,一邊出……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影片中的兩個男孩,是媽媽眼中典型的不聽話的孩子。

於是這位媽媽每天嘮叨着讓孩子去洗澡,去寫作業……對孩子非吼既罵。

在這種灼熱的語言高壓下,孩子早已經養成了習慣性躲避。

根本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他們已經淹死在父母無休止的嘮叨和趾高氣揚的指令中了。

我們總是習慣用情緒來讓孩子聽話,得到的結果卻截然相反。

有時候我真覺得,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作爲父母的我們並不怎麼會講話。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如何培養出聽話且有主見的孩子

我們都希望培養出來的孩子,成長的是能力,是見識,會因爲這些得到認可,得到快樂,而不是一個失去自我、只會聽話服從的人。

但是,聽話和有主見並不衝突。

孩子可以是真的聽話,也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如何去努力。

這樣的孩子羨慕吧!想擁有吧!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當然,問題還得回到家長身上。

這類孩子的家長,首先會看見孩子的內心,尊重孩子。

他們有一顆包容的心,包容孩子犯錯,不管孩子做了什麼,會先看到孩子好的一面加以鼓勵,再告訴他不好的地方如何改進。

他們也會和其他家長一樣,要求孩子聽話。但他們更在意孩子理解聽話的意義。

我的孩子percy和Lucy,我會讓他們聽話,聽爸爸媽媽的話,聽老師的話。

爲什麼要聽話?

因爲,老師讓你聽話,是爲了讓你認識更多字,學到更多的知識,這樣你就能力讀自己想看的故事書。

有更多的見識,結交優秀的朋友,未來可以去更遠的地方,去看更好的風景,做你從來沒有做過了的事。

這時候,孩子會跟我說:媽媽我明白了,其實並不是我要聽老師的話,而是我想不想學到更多的知識。

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案例,這樣的話肯定也不是我說一次,她就能有這樣的感悟。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中國父母最難能可貴的一句話就是“孩子,你自己怎麼想”。

生活中,因爲孩子的一次選擇就改變人生軌跡的事情,終歸是少數。一個雪糕喫不壞腸胃,一個糖果也不會立刻壞掉牙齒。無用的玩具,只要孩子歡喜,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孩子是生命的延續,但絕不是父母的複製品,更不是任我們塑形的玩偶。

身爲父母,學會蹲下身來,和孩子站在同一角度看世界,尊重他們的選擇,看到他們的需求,理解他們當時的感受。

他們成功,我們鼓掌;他們失敗,我們接納並引導,當所有的酸甜苦辣組合在一起,纔是生活的真相。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拉至文末,你每按下"在看"

我的心上就多開出一朵花

將文章傳遞給更多人,我將擁有一片花海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免丨費丨領丨書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公衆號後臺回覆“星標”

參與活動(二選一)

送你一本幫媽收藏的好書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近期熱門文章推薦-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流浪大師好爸爸《都挺好》二胎扁頭好奇心夫妻吵架專注力陪娃喫飯自律發脾氣壓歲錢記憶力睡得好免疫力社交力長高語言啓蒙時間管理情商
一部細思極恐的童話:聽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爲了讓孩子聽話,你吼過孩子嗎?

你有什麼好的方法讓孩子聽話?

我是幫媽,評論區留下你的故事吧~

閱讀原文,查閱更多精品課程

點“在看”,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