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老一辈的讲农村种得知,曾经农村食用的盐都是自己炼制的。老家是北方一个普通的农村,这里属于半干旱的地区。每年七到八月份集中降雨,而雨水的堆积在低洼地势很难排出去,大量的雨水堆积也也让土地形成了盐碱地,这也为炼制硝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以前农村靠天吃饭,哪里有这样的便利的浇水设施。这样的环境也导致了大量的盐碱地,也不利于庄稼的种植,于是也催生了一批非农非盐的炼盐户,人们平常吃的盐也都是这样从盐碱地获取的

炼盐需要有盐碱土,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一些不容易干的地方就存在盐。人们都会把这样的盐碱土收集起来用来炼盐,也包括一些老房子因为时间长结的白色盐结晶。

炼制硝盐也很方便,以前农村用的已经破损的大柴锅,把土方放到大柴锅里面放上水,淋出来的水变含硝盐。农村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已将掌握了丰富的经验,在旱季的时候七八天刮一次盐土,当然也存在一些季节的变化可能十天半月才刮一次。

硝盐的作用不仅用来吃,以前农村的爆竹都是自己制作,硝就是从这里面炼制出来的。盐一般都卖来换钱或者自己吃了,再有点豆腐用的卤水也是这样经过熬制的。

据说硝盐没有没有海盐咸,因为成本的问题现在已经被人们废弃了。现在农村的土地水浇地方便,也不适合硝盐。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平台无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