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 貫徹以事實爲根據,以法律爲準繩的原則,在適用法律時:

A.就不必考慮形勢

B.也應考慮形勢

C.必須考慮形勢

D.法律必須無條件服從形勢

【答案】B。解析:這一原則是我國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則之一,我國《刑法》明確 規定罪刑法定原則,但社會生活和犯罪的現實是多樣的,在適用法律的過程中,也並非 一概不考慮客觀形勢。而 A、C、D 都已顯得過於極端化。

2. 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的是:

A.權利的平等性

B.權利的廣泛性

C.權利的真實性

D.權利的平衡性

【答案】A。解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的就是公民在法面前無特權,不論性別、 民族、職業、地位等都平等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並承擔相應的義務,這充分體現了法律 上權利的平等性。

3. 最高立法機構對刑法的含義作的解釋是:

A.立法解釋

B.論理解釋

C.司法解釋

D.擴張解釋

【答案】A。解析:刑法解釋種類是多種多樣的,一般可以分爲立法解釋、司法解 釋和學理解釋:(1)立法解釋是指立法機關對刑法的含義所作的解釋。立法機關具有立法 權,當然也有權對法律加以解釋,這種解釋具有與立法相同的法律效力。(2)司法解釋是 指司法機關對刑法的含義所作的多功能解釋。(3)學理解釋,指有關宣傳機構、社會組 織、教學科研單位或學者、專家、法律工作者等對刑法規範的含義進行闡明的結論。如果 把立法解釋與司法解釋稱爲有權解釋,即其法律解釋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那麼,學理解 釋就是一種無權解釋,但具有學理上的參考價值。因此,本題選擇 A 選項。

4. 構成民事法律關係的三要素:

A.主體、客體、內容

B.主體、行爲、權利和義務

C.物、行爲、智力成果

D.主體合格、內容合法、意思真實

【答案】A。解析:民事法律關係,指根據民事法律規範確立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爲 內容的社會關係,是受民事法律規範調整而形成的社會關係,它包括主體、客體和內容 三個要素。其中客體包括物、行爲、智力成果、人身利益,故 C 項是客體的具體內容, 不選。D 項中是民事行爲成立的條件。故本題答案選 A。

5. 根據我國憲法, 有權制定行政法規。

A.全國人大常委

B.省級人大

C.國務院各部委

D.國務院

【答案】D。解析:我國《立法法》第 65 條規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 定行政法規。

6. 下列關於行政法規的表述,正確的是:

A.行政法規由行政規章和地方性法規組成

B.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C.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及其所屬部委制定的規範性法律文件

D.行政法規是調整有關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法律規範的總稱

【答案】B。解析:根據我國《立法法》的規定,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 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所以此題選 B。我國《憲法》 56 條規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爲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 法規的總稱,所以 A、C、D 錯誤,所以此題選 B。

7.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依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沒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損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的決定。這主要體現了依法行政的哪項要求?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正當

D.誠實守信

【答案】A。解析:法治政府的基本原則有六個,即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 當,誠實守信,高效便民,權責統一。A 項合法行政,指法律對於行政的授權應當是明 確的、肯定的、具有規範性,行政活動必須有法律明確的授權才能合法行使,行政活動 不能與法律相牴觸,相違背。題幹體現出來的正是合法行政原則。B 項合理行政是指行 政決定應當具有理性,強調不僅僅要合乎法律的規定,而且要符合實質的公平正義要求, C 項正當程序是指行政主體活動要符合最低限度的程序要求,包括公開、參與和迴避。 D 項誠實信用指行政主體應當誠實、客觀的進行行政活動,行政活動注意對公民信賴利 益的保護。所以此題選 A。

8. 最高院和最高檢對具體適用法律問題有原則性分歧時,有權作出解釋或決定的機關是: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全國人大常委會

C.國務院

D.中央政法委

【答案】B。解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 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解釋如果有原則性的分歧,報請全國人大常 委會解釋或決定,所以此題選 B。

9. 有關法與道德的表述中,說法不正確的有:

A.違法行爲也是違反道德的行爲

B.違反道德的行爲不一定是違法行

C.存在既不違法也不違反道德的行爲

D.存在既不違法也不合法的行爲

【答案】A。解析:法與道德調整的對象是有交叉的,不是包含關係。有些違法行 爲違反的是程序性的規定,並不違反道德,A 選項說法不正確。一般來說,相對於法, 道德是對人的更高層次的要求,一些行爲可能違反了道德,但還未違法,比如公交車上 不給老人讓座。B 選項說法正確。C 選項的說法顯然是正確的。對公民來說,法無禁止 即可爲。有些行爲不違法,但也並不合法。這裏的合法是指受法律保護的意思。比如婚 前同居,以前稱爲非法同居,即屬於此類。D 選項說法也是正確的。故本題選 A。

10. 法律是以 爲基礎的。

A.政策

B.政治

C.國家

D.經濟基礎

【答案】D。解析:馬克思主義認爲,法律、政治等是上層建築,都由經濟基礎 決定。故本題選 D。

11.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體表現不包括:

A.憲法是第一部出臺的法律,比其他任何法律實踐都早

B.憲法規定的內容不同於其他法律,帶有根本性

C.憲法的效力高於其他法律

D.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爲嚴格

【答案】A。解析:憲法的根本性具體表現爲:憲法規定的內容不同於其他法律, 帶有根本性;憲法的效力高於其他法律;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爲嚴格。憲 法並不是第一部出臺的法律,法律可以早於憲法出臺。故答案選 A。

12. 中央軍事委員會的領導體制是:

A.集體負責制

B.雙重從屬制

C.主席負責制

D.合議制

【答案】C。解析:《憲法》第 93 條規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故 本題答案選 C。

13. 下列職務中不屬於政府組成人員的是:

A.副部長

B.副總理

C.副鄉長

D.審計長

【答案】A。解析:國務院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 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審計長、祕書長組成。副鄉長屬地方鄉(鎮)政府組成人員。 部門副職不屬政府組成人員。故本題答案選 A。

14. 我國憲法的監督權屬於: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C.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C。解析:《憲法》第 62 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二)監督憲法的實施;……”第 67 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下列 職權:(一)解釋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故本題答案選 C。

15. 我國《憲法》規定,決定戰爭與和平問題的職權,由 行使。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國家軍事委員會

D.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

【答案】B。解析:《憲法》第 62 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十四)決定戰爭和和平的問題;……”故本題答案選 B。

16. 2004 年通過的《憲法修正案》規定,公民的 不受侵犯。

A.經濟收入

B.合法的經濟收入

C.私有財產

D.合法的私有財產

【答案】D。解析:2004 年《憲法修正案》共十四條,內容主要包括十一個方面: 一是增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指導思想;二是擴大愛國統一戰線的組成;三是 完善土地徵收徵用制度;四是完善非公有制經濟的規定;五是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 不受侵犯;六是增加規定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七是修改全國人大代表的組成;八是關於人 權的規定;九是將戒嚴修改爲緊急狀態;十是延長鄉鎮人大任期;十一是規定國歌。

17. 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沒有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在服刑期間:

A.沒有選舉權

B.停止行使選舉權

C.可以行使選舉權

D.行使選舉權須經法院批准

【答案】C。解析:依據我國刑法規定,對判處有期徒刑、拘役而沒有附加剝奪 政治權利的罪犯,其在服刑期間,仍享有選舉權。

18. 我國現行的政黨制度是:

A.一黨制

B.多黨合作制

C.多黨制

D.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

【答案】D。解析:我國現行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 商的政黨制度。

19. 《憲法》第 42 條第 1 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

A.權利

B.權利和義務

C.權利和責任

D.責任

【答案】B。解析:《憲法》第 42 條第 1 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 的權利和義務。

20. 關於《憲法》對自然人的適用效力,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我國憲法適用於所有擁有中國國籍的人

B.對於因出生取得國籍的確定,我國採取出生地主義和血統主義相結合的原則

C.僑居在國外的華僑受中國憲法保護

D.憲法也同等地適用於居住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

【答案】D。解析:我國的憲法適用於所有中國公民,《憲法》第 33 條規定,凡 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我國憲法適用於一切擁有中國 國籍的人,所以 A 是正確的,不應當選。國籍的取得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因出生而 取得,一種是加入國籍。對因出生取得國籍,我國採用出生地主義和血統主義相結合的 原則。所謂出生地主義就是以出生地作爲子女取得國籍的依據,不問其父母是本國人還 是外國人;

所謂血統主義是指確定一個人的國籍以他出生時父母的國籍爲準,不問其出 生地國。我國《國籍法》第 4 條規定,父母雙方或一方爲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國, 具有中國國籍。第 5 條規定,父母雙方或一方爲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國,具有中國 國籍;但父母雙方或一方爲中國公民並定居在外國,本人出生時即具有外國國籍的,不 具有中國國籍。第 6 條規定,父母無國籍或國籍不明,定居在中國,本人出生在中國, 具有中國國籍。所以 B 項也是正確的,不應當選。因爲我國憲法適用於所有具有中國國 籍的中國公民,所以僑居在外國的華僑也受中國憲法的保護,所以 C 項也是正確的,不 應當選。外國人和外國法人在一定的條件下成爲基本權利主體,在享有基本權利的範圍內,憲法效力適用於外國人和外國法人。所以 D 項所表述的“憲法也同等地適用於居住 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的表述是錯誤的,應選。

二、多選題(答案見文末)

01.關於如何根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完善我國憲法的權力制約原則,下列哪些選確的?

A.從法律上構建起權力制約監督體系與機制

B.從制度上爲各種監督的實施提供條件和保障

C.完善權力配置,恰當地建構各種權力關係

D.限制和縮小國家權力範圍,擴大公民權利

02.下列哪些行爲導致法律責任:

A.保安員劉某收 500 元停車費,不給收據

B.某人在街道上行走,發現路邊有一老人摔倒並昏迷,但卻沒有施救

C.田某向報社寫信揭露某紀錄片造假,報社並沒有刊登

D.某外商獨資企業規定工人每週工作 6 天,每天工作 12 小時

03.法律事實有法律事件和法律行爲之分,下列屬於法律事件的是

A.人的出生

B.行政命令

C.地震

D.離婚

04.社會監督的主體有:

A.政協

B.各民主黨派

C.各社會團體

D.新聞

05.法的特徵主要表現在:

A.具有國家意志的屬性

B.國家強制性

C.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

D.是明確的、普遍的規範

06.法律責任可以進行不同分類,但總體上包括

A.行政責任

B.刑事責任

C.民事責任

D.違憲

07.《合同法》第 249 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租賃期間屆滿租賃物歸承租人所有人已經支付大部分租金,但無力支付剩餘租金,出租人因此解除合同收回租賃收回的租賃物的價值超過承租人欠付的租金以及其他費用的,承租人可以要還。”在該法律規則中,假定條件是:

A.當事人約定租賃期間屆滿租賃物歸承租人所有

B.承租人已經支付大部分租金,但無力支付剩餘租金

C.出租人因承租人無力支付剩餘租金,解除合同收回租賃物的

D.承租人收回的租賃物的價款超過承租人欠付的租金以及其他費用的

08.權利的真正源泉在於義務,這句話意味着:

A.權利和義務是相對應而存在的

B.履行義務是實現權利的前

C.只有先實現權利才能履行義務

D.履行義務必然要享受權利

09.法律制裁手段包括:

A.刑事制裁

B.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D.違憲

10.我國《立法法》規定立法原則有:

A.合憲性原則

B.民主性原則

C.科學原則

D.法治

11.根據憲法規定,行使國家立法權力的機關是: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

C.國務院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12.根據憲法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行政管理權和 等。

A.立法權

B.獨立司法權

C.外交權

D.終審權

13.下列哪些屬於受憲法和法律保護的公民個人財產範圍?

A.勞動收入

B.偶然所得

C.自己種植的林木果園

D.繼承的財產

14.根據《憲法》規定,下列哪些權利是公民享有的監督權?

A.罷免權

B.集會、遊行、示威自由

C.批評和建議的權利

D.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

15.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因爲它是:

A.適應社會化生產的要求

B.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C.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要支柱

D.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16.在下列年滿18 週歲的公民中,依法規定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是

A.不識字的甲

B.被判處有期徒刑的乙

C.被監視居住的丙

D.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丁

17.對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自由理解正確的有:

A.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方式

B.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表現

C.國家依法保護公民的政治自由

D.公民能按自己的意願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18.我國《憲法》規定,下列有關我國公民權利的表述哪些是正確的

A.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

B.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爲,有提出申訴、控處罰的權利

C.任何國家機關在接到公民提出的申訴、控告或者檢舉後,都必須查清事實處理;任何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

D.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造成損失的,受害人有依法請求賠利

19.我國憲法規定的內容有:

A.國旗

B.國徽

C.首都

D.國歌

20.我國的愛國統一戰線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由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參包括 的廣泛的政治聯盟。

A.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

B.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

C.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D.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01.【答案】ABC。解析:D 是基本人權原則。故本題答案選 ABC。

02.【答案】AD。解析: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 法律權利所產生的,由行爲人承擔的不利後果。法律責任是針對違法行爲而言,B 中沒 有施救只是從道德層面而言,並不是義務。C 中沒有違法行爲因此沒有法律責任。A 項 違反了《發票管理辦法》的規定,D 項違反了《勞動法》的規定。故本題答案選 AD。

03.【答案】AC。解析:法律事件是指法律規範規定的、不以當事人的意志爲轉移 而引起法律關係形成、變更或消滅的客觀事實。法律事件可以分爲社會事件和自然事件 兩種。如自然災害、人的自然出生和死亡等。選項 AC 屬於爲法律事件。而選項 B 是行 政法律行爲,D 是民事法律行爲。故本題答案選 AC。

04.【答案】CD。解析:社會監督的主體有人民、各社會團體及各新聞媒體等。故 本題答案選 CD。

05.【答案】ABCD。解析:法的特徵具有以下幾點內容:1.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者認 可的,體現了國家對人們行爲的評價,具有國家意志性,故 A 正確;2.法是由國家強制 力爲最後保證手段的規範體系,具有國家強制性,故 B 正確;3.法是調整人們的行爲或 者社會關係的規範,具有規範性,故 CD 正確;4.法在國家權力管轄範圍內普遍有效, 因而具有普遍性;5.法是有嚴格的程序規定的規範,具有程序性。故本題答案選 ABCD。

06.【答案】ABCD。解析:以引起責任的行爲性質爲標準,將法律責任分爲刑事 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與違憲責任。故本題答案爲 ABCD。

07.【答案】ABCD。解析:法律規則是指經過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關於人們行爲或 活動的命令、允許和禁止的一種規範。法律規則的三要素:假定條件、行爲模式、法律 後果。假定條件是法律規則中有關適用該規則的條件和情況的部分,包括適用條件和主 體行爲條件;行爲模式即法律規則中規定人們如何具體行爲之方式的部分,包括可爲(授權)模式、應爲(義務)模式和勿爲模式;法律後果是法律規則中規定人們在作出符合 或不符合行爲模式的要求時應承擔相應的結果部分,包括肯定的後果和否定的後果。本 題中“當事人約定租賃期間屆滿租賃物歸承租人所有,承租人已經支付大部分租金,但 無力支付剩餘租金,出租人因此解除合同收回租賃物的,收回的租賃物的價值超過承租 人欠付的租金以及其他費用的”屬於假定條件,“承租人可以要求部分返還”屬於行爲 模式。

08.【答案】AB。解析: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權利義務是對 等的。因此說,只有先實現權利然後才履行義務是錯誤的,選項 C 不選;權利可以放棄, 義務必須履行,故履行義務也不一定享有權利,選項 D 的說法錯誤的。故本題答案爲 AB。

09.【答案】ABCD。解析: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國家機關對違法者(或違約者) 依其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而實施的強制懲罰措施,根據違法行爲和法律責任的性質不同, 法律制裁可以分爲司法制裁(包括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違憲制裁。故本題 選 ABCD。

10.【答案】ABCD。解析:我國《立法法》規定的立法原則有:(1)合憲性原則; (2)法治原則;(3)民主原則;(4)科學原則。故本題答案爲 ABCD。

11.【答案】AD。解析:《憲法》第 58 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 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故正確答案是 AD。

12.【答案】ABD。解析:根據《憲法》第 31 條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 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根據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 2 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照本 法的規定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故正確答 案是 ABD。

13.【答案】ABCD。解析:《憲法》第 13 條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 犯。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國家爲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 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ABCD 項屬於憲法和 法律規定的合法的公民個人財產,故本題答案選 ABCD。

14.【答案】CD。解析:監督權是指憲法賦予公民監督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活 動的權利,其內容包括批評建議權、控告檢舉權和申訴權。故本題答案選 CD。

15.【答案】ABCD。解析: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是由它的性質 和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決定的。具體說:(1)它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代表社會發展 的方向;(2)它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特徵;(3)它 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要支柱、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和國家實行宏觀經濟調控的 主要物質基礎;(4)它又是實現勞動人民在政治上、經濟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體社會成員 共同富裕的物質保證。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就是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這是我們進行所 有制改革的基本前提。在這個大是大非問題上,決不能有絲毫含糊。故本題答案選 ABCD。

16.【答案】ABC。解析:在我國,年滿 18 週歲、且未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公民享有 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甲雖然不識字,但這並不是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權的必要條件, 所以甲可以行使選舉權與被選舉權。B 和 C 選項中的乙和丙,雖然人身自由受到不同程 度的限制,但是未被剝奪政治權利,所以乙和丙也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故本題答案 選 ABC。

17.【答案】BC。解析:公民的政治自由是指公民表達自己政治意願的自由,包括 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等方面的自由。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方 式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故 A 錯誤。公民的權利要受到約束,即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 沒有無義務的權利,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權利的同時,還需要遵守法律的規定,嚴格按照 法律的規定行使自己的權利。D 錯誤。我國將公民的政治自由上升到憲法的高度,體現 出國家對公民權利的保護,講民主具體化,故本題答案爲 BC。

18.【答案】ACD。解析:《憲法》第四十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 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 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爲,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 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對於公民的申訴、控告或者檢舉,有關國家機關必須查 清事實,負責處理。任何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由於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 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賠償的權利。ACD 選項正確。B 選項處罰 的權利錯誤。故本題答案爲 ACD。

19.【答案】ABCD。解析:《憲法》第一百三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 星紅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第一百三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穀穗和齒輪。第一百三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 和國首都是北京。故答案爲 ABCD。

20.【答案】ABCD。解析:憲法序言中指出,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必須依靠工人、 農民和知識分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已經結成由中 國共產黨領導的,有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參加的,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 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廣泛的愛國統一戰 線,這個統一戰線將繼續鞏固和發展。

報名時間爲5月11日-13日,考試時間爲6月1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