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在江西九江火車站一站臺排隊乘車。視覺中國 圖

2018年春運已收官,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超3億人次。

3月13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鐵路總公司(下簡稱“中鐵總”)方面瞭解到,2018年春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3.82億人次,同比增加2435.1萬人,增長6.8%。

據中鐵總方面介紹,春運40天,全國鐵路有11天旅客發送量超1000萬人,其中超1200萬人次4天。特別是2月20日正月初五開始,春節返程客流高度疊加,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連續8天超1000萬以上持續高位運行。節前15天,全國鐵路日均發送旅客879.9萬人次,節後25天日均發送旅客998.2萬人次。3月4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283.8萬人次,較去年春運最高峯日多發送187.2萬人次,創鐵路春運單日旅客發送量新高。

據中鐵總方面介紹,2018年鐵路春運總體表現有8個特點:

一是安全秩序好於往年。今年春運,旅客列車始發、終到正點率分別達到99.1%%和95.7%,其中高鐵動車組始發、終到正點率分別爲99.1%、96.1%,創歷年來最好水平。

二是鐵路運能供給大幅增加。春運40天來,全國鐵路日均開行旅客列車7814列,同比增加448列,能力安排創歷年之最。

三是高鐵主力軍作用凸顯。全路動車組共發送旅客2.1億人次,佔旅客發送總量的57%,同比增加4.4個百分點,高鐵成爲春運的主力軍。

四是新線"首秀"成績不俗。今年春運,鐵路新增3038公里新線,特別是西成高鐵、蘭渝鐵路、寶蘭高鐵、渝貴鐵路等新線首次投入春運,使成渝地區的運力供給大幅增加,"蜀道難"問題得到極大緩解。春運期間,多條新線運輸安全有序,客座率普遍較高,其中,西成高鐵、石濟客專、渝貴鐵路分別達到79.5%、75.3%和72.1%。

五是購票體驗全面提升。互聯網作爲售票主渠道作用更加凸顯,線上售票佔比77.7%,同比提高6.8個百分點,其中手機售票佔比55.3%,同比提高5.4個百分點,九成以上的購票旅客不再需要輸入驗證碼,旅客購票體驗大幅提升。其中,2018年1月24日售票1135.7萬張創歷史新高,標誌着互聯網售票越至千萬級。

六是貧困地區旅客精準售票服務受到歡迎。鐵路部門對往年貧困地區旅客春運期間火車出行大數據進行分析,根據其出行規律,有針對性的安排運能、預留票額,開展精準售票服務,同時開行多種形式的扶貧專列,保證貧困地區旅客乘車。

七是服務質量持續提升。40天來,中鐵總在更多車站應用自助實名制覈驗閘機,採用人臉識別技術,提高驗證驗票通過能力和效率;擴大"復興號"開行範圍,通達23個省會城市;將高鐵互聯網訂餐時限壓縮至開車前1小時,同時推出地方特產預訂服務;強力推進"廁所革命",實施"雙所長"制,落實相應責任,加強設備整治,旅行環境改善。

八是貨運裝車實現大幅增長。全國鐵路日均貨運裝車16.87萬車,同比增加13568車,增長8.7%。全國鐵路煤炭日均裝車94065車,同比增加9933車,增長11.8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