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市质监局结合质监部门职能和特点,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创建目标任务,把“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以及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年”工作紧密结合,通过一系列的有力措施统筹推进,深入开展创建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双创”结合统筹推进,突出打造天水品牌。统筹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认真落实《天水市质量品牌建设“十三五”规划》,深化甘肃名牌产品、知名品牌示范区等创建活动,着力培育打造75个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标杆示范点,大力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引导和带动各类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目前,全市有甘肃名牌产品98个,保有量持续位居全省前茅;全国电工电器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验收申请已报质检总局,甘谷辣椒地理标志保护区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通过验收并命名。

二是完善行政执法管理,深入开展质量整治。不断完善“双随机”抽查机制,切实抓好稽查打假。严格质量安全、特种设备、民生计量等事关群众生活质量和安全的行政执法,建立质量打假责任体系,综合运用执法打假、集中整治等手段,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开展了水泥、建材、危险化学品等专项检查,组织开展了农资打假、网络购物等专项整治和“质检利剑”等专项行动,以及校园及周边安全综合治理大检查、大清查、大抽查活动;加强制度建设,细化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将执法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301户、排查隐患238处、已整改218处、整改率达91.6%,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率、定(监)检率、无证查处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重大隐患整改督查率均达100%;不断强化特种设备监管和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建设,建立全市车用气瓶监管系统,实施“一瓶一电子标签”信息化动态监管。

三是着力构建诚信体系,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系统内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干部职工诚信教育培训;多措并举加强企业诚信监管,积极组织企业申报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目前获得A级以上企业达73个,其中:3A级6个,2A级26个,A级46个。推进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诚信计量和监管体系建设,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47项,完成31家企业计量合格确认;培育38家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单位、累计达357家,并在全省率先在商贸服务业开展“诚信计量示范单位”评选活动,企业诚信意识不断提升。

四是坚持以活动为载体,营造文明城市氛围。通过主题教育、演讲比赛、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了一支文明、忠诚、干净、担当的质监队伍,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丰富干部职工文化生活。积极举办道德讲堂、喜迎十九大职工趣味运动会、“岗位学雷锋、关爱社区孤寡老人”、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诵读经典诗文”为主题的诗文诵读等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推动干部职工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质量服务在企业活动”,拓展延伸开展“阳光纤检进校园”、“特种设备安全进社区”、“计量365”党员服务队走进企业以及社区开展计量服务活动;举办“长城电工杯”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有奖知识竞答活动,广泛传播“质善质美、卓越天水”的城市质量精神;首次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启动“质量月”活动,开展了以“提升质量水平、建设质量强市”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有奖知识竞答活动、播放电梯安全专题片、开展“质量与我·随手拍”活动等途径,广泛宣传“质善质美、卓越天水”城市质量精神,接受群众咨询达2200多人次,发放质量安全宣传资料3万余份,编发质量强市工作简报137期,中国质量报等媒介刊发10篇。引导公民提高质量安全意识,营造全民参与质量发展、质量成果全民共享的质量文化氛围,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质量监督和执法打假的良好格局,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交一份优秀的答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