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衆多新聞裏攻擊電子煙說,電子煙在國外被多國禁售,禁售國家和地區有:馬來西亞、泰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巴西、阿根廷……。最近又多出了一個香港地區。是不是能看出一些端倪?

香港:其實早在2015年就禁止了電子煙在港內的銷售及生產。香港菸草公司是私人公司,壟斷了香港菸草行業。何氏家族,何英傑瞭解一下?

何伯,香港隱性富豪,身價過千億

馬來西亞:一個外國公司控制的外國捲菸的世界。它原是英屬殖民地,捲菸生產和市場由三家捲菸公司控制。樂富門公司佔有市場52%的份額,英美菸草公司的馬來西亞菸草公司佔有25%,雷諾士公司佔有18%(電子煙合法化早已在進行中,要徵稅)。

泰國:目前只剩一個菸廠(在曼谷)歸公賣局所屬。走私煙問題比較嚴重,主要是由軍方控制的,因此很難制止。又是一個菸草行業不受政府管控的國家(已經考慮電子煙合法化了,要徵稅)。

澳大利亞:時至今日,澳大利亞7個州和聯邦政府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有關香菸銷售和香菸廣告的法律。傳統菸草市場主要由三大煙草公司霸佔包括樂富門(英屬菸草公司),菲利浦·莫利斯(美屬菸草公司)和W·D&B·O·威爾斯(美屬菸草公司)。

新西蘭:2016年,新西蘭政府從市場佔比最大的三家菸草巨頭BAT NZ、Imperial Tobacco和Philip Morris徵收了總計17億紐幣的消費稅,佔新西蘭年稅收總額的4%。一個嚴重依賴菸草稅的國家(電子煙已經合法化了)。

巴西:世界主要菸草生產和出口國,其菸葉產量居世界第四,菸葉出口居世界第二。1991年,巴西最後一家市場份額佔4%的獨資菸草公司——蘇丹菸草公司被美國曼大公司兼併。至此巴西菸草行業盡數落入外資囊中。

阿根廷:一個沒有菸草專賣制度的國家。目前哭泣的阿根廷人還指着從巴西手中搶奪世界菸草種植莊園的名頭振興經濟,發展電子煙?那不可能,每年上千億的外債還需要通過出口菸葉來償還呢。

菸草行業的高利稅性不用多說,看看以下數據大家心知肚明。

世界部分國家菸草稅負水平

禁售的國家都是本國菸草行業不被政府所管控,一旦國際電子煙品牌進入本國市場嚴重衝擊本國菸草行業,缺失的稅收從哪兒填補?

那麼有腦子的人可以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全球電子煙品牌最多、市場份額最大的美國,爲何現在不禁止電子銷售?僅僅是禁止未成年使用,標準等同於傳統菸草,需滿21週歲。並建立了完善的監管制度。

還有大力支持電子煙的英國,甚至將電子煙納入醫保藥品範疇。電子煙如果如此有害,爲何英國政府敢如此行事?

爲何在其他民生領域並不超期的國家會出臺電子菸禁售政策?這偏偏這些國家對其本國的出at菸草行業並無足夠的掌控力。

沒有人會和錢過不去,也沒有任何政府會和稅收過不去。對於政府來說,菸草稅是錢袋子,該如何保護住自己的錢袋子,在電子煙這個問題上值得大家細想。

你是政府的錢袋子嗎?

最後,我們希望所有自媒體人或者新聞界的同行,在寫下關於電子煙有害健康這一論點時,可以抽空研讀一下本書。

關注更多電子煙資訊請關注:IJOY電子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