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事務部組建之際隨感

3月12日,習主席在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的講話,讓廣大官兵無比振奮。“絕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讓軍人成爲全社會尊崇的職業”,主席的話溫暖了無數現役和退役軍人的心。3月13日公佈的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社會熱議已久的退役軍人事務部終於露出真容。可以想見,一個“集中統一、職責清晰”的退役管理保障體制,將“讓軍人成爲全社會尊崇的職業”有了堅實依託,值得期待。

人民軍隊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支撐。軍人是特殊的職業,肩負着神聖的職責。“關鍵時候還得看人民子弟兵”,已經成爲國人心裏的一個信念,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是最值得信賴的羣體。責任和權利是統一的,沒有相應的權利,責任的履行就很難持續,因此,任何國家都會制定完善法律,來保護軍人權益。其中,對退役軍人及軍屬的權利保障,是其中重要一環。

我國曆來重視對退役軍人的安置保障工作,已經形成光榮的傳統。不過,由於歷史原因以及權利保障歸屬地不同等,退役軍人保障多少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各地在退役軍人安置時的政策落差、降級安置的既成事實等,有些問題甚至成爲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個因素。

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是我黨我軍的光榮傳統和獨有的政治優勢,對於鞏固政權、鞏固國防、鞏固軍隊具有重要意義。我國現有退役軍人5700多萬,並以每年幾十萬人的速度遞增。退役軍人經過部隊嚴格教育訓練和重大任務考驗,在基層政權建設、扶貧攻堅、抗災救災的各個領域,在維護社會穩定的方方面面,發揮着骨幹作用,是國家和社會擁有的寶貴財富。退役軍人中黨員比例極高,思想政治素質普遍較好,“若有戰、召必回”,對這股正能量的妥善呵護和使用,將會爲中國的改革和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動能。

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就是要整合分散的責任主體,統一保障標準,明確權利清單。這些,在制度設計時肯定有考慮。但在具體實施時,還需重點考慮和解決一些細節問題。比如,如何解決城鎮化大潮中優撫安置政策落實難的問題?能不能順應形勢,將優撫安置工作屬地管理,確保“一人蔘軍、全家光榮”的優良傳統不褪色?如何解決優撫安置依法維權機制不夠健全完善的問題,避免“一樣服役、兩樣待遇”的現象普遍存在?這都是事關千千萬萬退役軍人切身利益的問題。

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就是要發揮我國的傳統優勢,明確職權,形成合力,提升效能,將退役軍人的權益保障和對退役軍人及軍屬的服務,提高到一個全新的水平。這是向“讓軍人成爲全社會尊崇的職業”邁出的堅實的一步!(王傳寶)

(策劃:侯永波 王傳寶 魏寅 陳飛)

尊崇軍人,邁出最爲堅實的一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