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歷了漫長的七年歲月的準備和寫作,路遙終於用他透支的生命寫作完成出版了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這一本共100多萬字的鴻篇巨着在1991年獲 得了“茅盾文學獎”。路遙對那些平時“只說不幹”或“說的多、乾的少”的人冠以“二流子”,對他們經常是採取蔑視的態度,對那些認真勞動的人贊以“受苦人”。

路遙的一生有過許多波折,先後他也換過幾個職業,包括在鄉村小學當代課教師,路遙在本質上是一個勤懇踏實的“受苦人”。路遙最崇拜的人卻是“受苦人”,那些同他一樣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上踏踏實實、任勞任怨、甚至“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莊稼漢。

路遙近乎苦行僧自虐般地對待寫作,透支生命才完成《平凡的世界》

路遙他創作的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獲得全國第一屆中篇小說獎。路遙說:“我幾十年在飢寒、失誤、挫折的自我折磨的漫長曆程中,苦苦追尋一種目標,任何有限度的成功對我至關重要。”

路遙對那些平時“只說不幹”或“說的多、乾的少”的人冠以“二流子”,對他們經常是採取蔑視的態度,對那些認真勞動的人贊以“受苦人”。他自己也認真踐行着踏實勞動這個一貫的習慣,不惜將此推向了極端,用一種近乎“自虐”的強硬態度對待自己。

他對自己這一種近乎“自虐”的強硬態度,最集中地表現在他在《平凡的世界》準備和寫作中。完全可以說,路遙他爲了準備和完成這部小說,他把自己的生活方式經過了七年“苦行僧”般的生活,這七年他所經歷的磨難勝過當時最貧困的農民。

路遙近乎苦行僧自虐般地對待寫作,透支生命才完成《平凡的世界》

通常他每天都是熬夜到清晨,當太陽開始升起的時候,他才疲憊不堪地倒下小睡一會,每天只睡短短四五個小時的覺。到了中午的12點左右,他就會醒來,所以他在自傳裏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中午開始的。

這個不良的習慣路遙自己也清楚,他說我知道這習慣不好,也曾好多次試圖更正,但都沒有達到目的。這應驗了那句古老的話:積習難改。既然已經不能改正,素性也就聽之任之。

每天中午醒來,只要他一睜眼,不洗手不洗臉也不喫早飯,他的精神狀態馬上就沉浸在《平凡的世界》寫作這件事中。

可以說完全沒有哪一個農民種莊稼會如此辛苦,農民再辛苦,起碼也會有稍稍休息的時候,再苦再累也會躺下歇息,他則是完全無休無止地透支着自己的精力。

路遙近乎苦行僧自虐般地對待寫作,透支生命才完成《平凡的世界》

著名保健專家洪昭光教授稱香菸爲微笑的殺手。香菸對人體的危害可以說人所共知。路遙卻嗜煙如命。

有時他爲了能夠集中自己的精力構思和寫作,他會把自己關在一個遠離塵囂、遠離繁華、遠離現代物質生活的地方,獨自一個人在那茫茫的思緒中,獨自思考着摸索着,一支菸接一支菸地抽着,望着一個個菸圈陷入了沉思。

一間空蕩蕩幾乎一無所有的小屋,裏面只是孤零零擺放着一套桌椅,這那裏是一個作家寫作的環境,完全像一個關押犯人的“單間”。房間裏除了桌椅底下幾乎堆成小山的菸頭外,剩下的就是滿屋子的煙霧瀰漫。

路遙近乎苦行僧自虐般地對待寫作,透支生命才完成《平凡的世界》

而那個深處於煙霧瀰漫之中的作家,則頂着一頭油膩膩亂蓬蓬的短髮,似乎幾天都沒有清洗過,睜着一雙有些怕人的紅通通的眼睛。可能會從他的眼神中看到或許是迷惘或許是驚喜的神情,偶爾還能從他的口中聽到半是舒服半是呻吟的嘆息。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完稿後,他靜靜地抽了一個下午的紙菸。他在“創作隨筆”也談到了“抽菸太多,胸脯隱隱作疼”。

路遙近乎苦行僧自虐般地對待寫作,透支生命才完成《平凡的世界》

在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創作的最後階段,路遙他已經力不從心,抄張稿子時,像個重危病人,半躺在桌面上,斜着身子勉強在寫。幾乎不是用體力工作,純粹靠一種精神力量在苟延殘喘。

經歷了漫長的七年歲月的準備和寫作,路遙終於用他透支的生命寫作完成出版了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這一本共100多萬字的鴻篇巨着在1991年獲 得了“茅盾文學獎”。

《平凡的世界》廣播劇先後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三次,直接聽衆超過了3億人。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的60部來自古今中外的廣播劇中,《平凡的世界》排名前十位。

路遙近乎苦行僧自虐般地對待寫作,透支生命才完成《平凡的世界》

他在延安病倒並查出是肝硬化腹水後,省上的領導馬上爲他在西安聯繫了最好的醫院,延安的朋友也勸他轉院,但他怎麼也不肯。

他就說:“這事你不要勸,這是我精神上的需要。這種病那裏也是一樣的治法,也就是那幾樣藥。現在還不到絕望的時候,即使完全沒希望了,我也不想西安。死也要死在陝北,埋葬在陝北。就是沒人在我墳前燒紙,至少聽到的都是熟悉的鄉音。”

說這話時,他沒有一點悲傷之情,反而一字一頓,像作詩一樣思緒綿長。

路遙近乎苦行僧自虐般地對待寫作,透支生命才完成《平凡的世界》

路遙雖然最終還是在西安去世,但朋友們還是想辦法把他迎回了陝北,安葬在延安大學後邊的山上,並把這山命名爲文匯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