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胎,因爲漏氣比較慢,所以現在廣泛用於摩托車以及兩輪電動車上。經常有用戶問,這個電動車是真空胎還是有內胎?教大家一個最簡便的方法,不用問,一眼就認出來。最直觀的辦法,我們可以看氣門嘴這個位置,是不是真空胎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

  真空嘴

  不管輪胎大小,真空胎氣門嘴與鋼圈結合處是緊密結合的。而且會有凸出來的橡膠。那如果是自制的真空嘴,這個地方肯定也會墊幾張橡皮,然後上面用雙重螺帽將它固定緊。目的也是防止這種地方間隙過大,造成漏氣。

  普通有內胎的輪胎,就不一樣,因爲它是完全靠內胎密閉性,不要讓空氣往外滲,所以說這個位置他是間隙比較大的,不會有任何影響。

  有內胎,氣門嘴間隙大

  再者,從鋼圈我們也大概能看出,因爲真空胎需要鋼圈的邊緣比較寬,密封性好,這樣纔能有利於輪胎與鋼圈之間,能夠撐得起來。所以那些簡易款,幾乎是沒有真空胎的,而且這種即便是裝了真空胎,輪胎氣壓一旦少一點點之後,就很容易造成輪胎脫邊。

  真空胎一旦脫邊是比較麻煩的,因爲需要用較大氣壓才能充起來。

  有內胎的輪胎一旦會漏氣,我們也可以從氣門嘴這個位置,弄點水上去可以看到這個位置會冒泡。

  不管是有內胎還是真空胎,如果一旦輪胎氣比氣壓比較低,大家不要坐在車輛上面,我們可以用“小油門”推行的方法,將車子往前推,儘量保持車輛不左右搖晃。以避免輪胎的邊緣脫出來,或者說內胎脫出來,一旦跑出來的話,我們是把握不了方向的,那樣推起來非常累。

  這個也是真空

  真空胎與內胎,他有什麼特別注意的事項,真空胎,因爲裏面沒有內胎,所以說它是靠着,達到一定強度的氣壓,將輪胎撐起來,所以說,氣壓相對來說要比較足一點。氣壓偏低的話,在轉彎的時候,容易將真空胎胎邊脫落,造成瞬間消氣。

  如果是有內胎的輪胎扎到釘子之類的,要立刻將扎到的釘子拔除,要不然推行一段路程之後,內胎會被紮上密密麻麻的小孔,這種內胎就直接報廢了,而如果是真空胎扎到這樣的小釘子之類的,暫時不要拔掉,漏氣是比較慢的,完全可以到維修店,再去將這種釘子拔掉。

  不過三輪車上輪胎大部分都是有內胎的,這可能也和他的使用屬性有關,因爲三輪車相對來說,都是裝得比較重,而且他們的鋼圈一般也相對來說比較粗糙,密封性不夠,不適合做真空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