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有人的地方就必定有江湖,江湖有门派之分。同样吃螃蟹分为“武吃”和“文吃”两派,前者吃的是快意,后者吃的是风雅,前者豪放,后者婉约。

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相传是一个叫“巴解”的人,是大禹治水时期的一个壮士,但无具体文献可考据。传说,大禹治水时期,洪水成灾,巴解受大禹之命带领百姓开挖河道海口,却在某个夜里引来一只只口吐泡沫的“夹人虫”,这些虫黑压压的一片不计其数,异常凶猛,很多百姓被夹伤,开河工程受阻。

后来,巴解带领百姓沿着城边挖了条很深的沟,夜里在城墙上点起火把,沟里倒入沸腾的开水,夹人虫向火光之处袭来(动物的趋光性),纷纷掉进沟里被烫死了。烫死的夹人虫推积如山,色泽艳红,散发着浓郁肉香。闻着香味,巴解拿起一只掰开,见香气更浓,便大着胆子吃了一口......然后就一口、一口,又一口,停不下来了。然后,一大波百姓也加入了吃虫大战——这夹人虫,就是螃蟹了。

一开始,对吃螃蟹这件事儿,是没有章程的,怎么方便怎么来,吃的高兴就好。但是,明清时出现了“蟹八件”,从此,吃蟹有了规范流程。

明代一个叫漕书的人嫌徒手掰螃蟹麻烦,造出了锤、刀、钳来分蟹。之后,分蟹的工具从3件增至8件,人称“蟹八件”。

蟹八件,是指小方桌、腰圆锤、长柄斧、长柄叉、圆头剪、镊子、钎子、小匙,对应垫、敲、劈、叉、剪、夹、剔、盛蟹。今时今日来看,太复杂费时,不实用。而在明清时期,品蟹、饮酒、赏菊、吟诗是金秋时节的风雅之事,蟹是用来“品”而不是“吃的”,讲究优雅、闲适,就跟烹茶品茶一样。据说用“蟹八件”拆吃完一只蟹得花小半个时辰。当然,这是在士大夫之家,普通百姓没这份闲情,也没这个心思。

在民国年间,许多苏州女的嫁妆里都有一份蟹八件。可见蟹八件当时之盛行。

有人喜好风雅,有人就想大口吃肉。因此,从古至今,从来不缺徒手撕螃蟹的人。上锅蒸、晾凉、掀蟹壳、开吃,全套程序下来也就小半个时辰。

最后,分享一个介于婉约派别与豪放派之间的吃法吧。用蟹锤、蟹剪、蟹针吃蟹,没有蟹八件的繁杂,也没有空手掰螃蟹的费力,不矫情不狼狈。

蟹锤,对付蟹壳、蟹螯。用锤沿着螃蟹周边、大螯敲一敲,令蟹肉与蟹壳脱离。

蟹剪,用来剪开蟹腿壳,便于吃蟹腿肉。

蟹针,用来挑取蟹肉。可以用来顶出蟹腿肉,也可以用来挑取蟹膏等。可以用牙签替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