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少帅》剧照

剿匪告捷

1920年冬,哈尔滨新城大街。

“卖报!卖报!土匪占领佳木斯!”阵阵卖报声,引得过往行人面面相觑。有人买一份,旁边立刻聚起数人。读报之人忙看了看,然后告诉旁边人:“佳木斯被土匪攻占,连大帅的军队都被打跑了!”

“这帮土匪,不想活了?大帅肯定会出兵去剿。”

“听说少帅张学良正在吉林剿匪,佳木斯被占,他不会不管的。”

很快,佳木斯被土匪占领一事,传遍整个哈尔滨。得知佳木斯被土匪占据,正在奉天的东北王张作霖暴跳如雷:“妈拉巴子!这土匪还真是反天了,山里林子容不下,敢攻城略地了!”他随即命令爱子张学良,速速赶赴佳木斯前线剿匪。

张学良接到父亲的命令后,立即派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郭松龄先行赴佳木斯,并嘱咐“剿抚并用”,避免不必要伤亡。郭松龄赶到佳木斯时,这座城市已经被土匪占领一个多月,匪首“老占东”,在城外构筑大量工事,摆出与奉军决一死战的架势。

足智多谋的郭松龄见状,一面周密准备,一面让手下一个曾经当过土匪的营长,去诱骗“老占东”。营长当土匪时绰号“天下好”,过去在吉黑两省颇有名气。“老占东”果然上当,被郭松龄活捉。城内土匪见大势已去,稍作抵抗,弃城而逃。郭松龄乘胜追击,大败众匪。奉军上下喜气洋洋,进城安抚商家百姓,等待张学良前来处置“老占东”等俘虏。

张学良很快赶到佳木斯,他非常高兴,称赞郭松龄一番,然后决定公开处死匪首“老占东”。正要开铡,忽有士兵报,城内还有一名混血女子,据说是“老占东”的压寨夫人。张学良好奇:“压寨夫人?我要审问一下,如果也是土匪,就和‘老占东’一起处死。”

待士兵将压寨夫人押来,张学良只觉得眼前一亮,此女子年轻貌美,高大丰腴,眉宇间透露着高贵之气,不用说,这是个聪明伶俐的女人。“你跟‘老占东’有多长时间了?”张学良审视半天,语调温和地问混血女子。

混血女子不卑不亢地答道:“我原本是一名教师,土匪占领佳木斯,我担心学生们遇到麻烦,便留在学校,被土匪发现,强迫我当‘压寨夫人’。”

“原来是这么回事。”张学良点点头,“那好,我派人核实,如果你说的都是真话,可以回学校继续当老师。”

混血女子坚决地说:“我所说都是真实的,你可以去我教书的那所学校问学生,也可以去哈尔滨问我毕业的学校,或去问我母亲。”

“你是哈尔滨人?”

“是,我生在哈尔滨。”

“过两天我就去哈尔滨,你可以给我当向导了。”

“没问题,我对哈尔滨非常熟悉,我妹妹目前仍在哈尔滨。”

两人随意聊起来,张学良这才得知,混血女子名叫谷瑞玉,生于1901年,比自己小两个月。她是混血儿,父亲是俄国人,母亲是中国人。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中国,失去联系,仅剩下她和母亲相依为命,靠出租房屋为生。聊着聊着,张学良觉着,谷瑞玉十分可爱。

情定哈尔滨

处死“老占东”后,张学良担心土匪残部可能会伺机来报仇,便率部驻守佳木斯一段时间。与此同时,前往哈尔滨调查谷瑞玉的人也回来。张学良得知谷瑞玉所说皆属实后,便命谷瑞玉继续回学校教书。

由于即将过春节,孩子们都放假,谷瑞玉暂时没什么事。张学良一个人在佳木斯也闷得很,常邀谷瑞玉一起聊天吃饭。就这样,两人几乎天天见面,一聊就是大半天。谷瑞玉喜欢讲哈尔滨风土人情,讲父亲在马迭尔当过厨子,会做很多西餐。张学良听得入迷,也向谷瑞玉讲奉天的一些事情。

聪明的谷瑞玉看出来,张学良喜欢她,她对张学良也有好感。一天,郭松龄悄悄对张学良说:“少帅,你知道吗?弟兄们给谷瑞玉起个外号,叫‘大洋马’。”“什么?”张学良一愣,随即大笑,“不错,这外号起得好,谷瑞玉个子高,又是个二毛子,叫‘大洋马’还真挺贴切。”

“少帅,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看谷瑞玉的,我个人是非常敬佩她。”郭松龄与张学良是多年挚友,平时无话不谈,“她能为保护学生而牺牲自己,这种精神,正是新式教育最缺少的。”张学良微微点点头:“你说得对,我和她聊这么多天,深信她为学生而牺牲是发自内心的。”

郭松龄向前走进一步,说:“我看你挺喜欢她,就把她带回奉天。韩淑秀正在创办奉天贫儿学校,有了谷瑞玉,我想这学校能办得更好。”韩淑秀是郭松龄夫人,也是搞教育的。听郭松龄这么一说,张学良决定将谷瑞玉带回奉天,给她谋一个更好、更稳定的工作。

张学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谷瑞玉,谷瑞玉早就想离开佳木斯这个伤心之地,听后格外高兴,旋即又忧愁起来,她说母亲在哈尔滨,不想离母亲太远。张学良说,这好办,一同带走即可。谷瑞玉回家看母亲,离开佳木斯。张学良一个人在军中感到无比闲闷,干什么事情都无精打采。精明的郭松龄看出门道,“你是不是想谷瑞玉了?”

张学良早有妻室,1916年,经过张作霖包办,他已娶梨树县商会会长于文斗的女儿于凤至。于凤至还比他大三岁。对于父亲的包办,张学良自然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婚后很长时间,他都不肯承认于凤至的存在,总管她叫大姐。

参加剿匪后,张学良第一次远离张作霖控制,开始独立掌控一些事情,体会到自由的感觉。经郭松龄适时献言,让他顿时产生大胆想法:娶谷瑞玉。张学良将想法告诉郭松龄,郭松龄替他权衡一番,劝他暂时等等。刚刚等一天,他就火急火燎地对郭松龄说:“我昨晚梦见谷瑞玉,她说她妈不让她去奉天。郭鬼子,我受不了了,你在佳木斯这儿守着,我去哈尔滨找她去!”

郭松龄苦劝不住,只好派亲兵护送。张学良化妆秘密离开佳木斯,在亲兵及上次派去调查谷瑞玉那人的指引下,悄悄来到哈尔滨,突然出现在谷瑞玉家门前。面对从天而降的张学良,谷瑞玉有点意想不到的惊喜,两人互相倾诉思念之苦。

果然如张学良所梦,谷瑞玉母亲舍不得私产,又担心迁往奉天后无依无靠,便推三阻四不愿搬家。现在张学良登门造访,谷母才相信女儿所言属实,爽快同意了。谷瑞玉对张学良说:“既然你来哈尔滨,我先陪你逛逛哈尔滨,怎样?”

此前,张学良来过几次哈尔滨,那都是公务在身,来去匆匆。如今,有意中人在身边相伴,别有一番温馨情趣。于是,他与谷瑞玉携手向外走去。两人来到中国大街,款步而行,张学良感慨地说:“在中国地盘,干嘛还叫中国大街,我看应改叫‘中央大街’,因为这是哈尔滨最热闹的地方。”

行至马迭尔旅馆门前,谷瑞玉对张学良说:“我九岁那年,这家旅馆就开始建造,开业后,我爸还在这当过厨子,现在是哈尔滨最高级的旅馆,这的西餐最好吃,快到中午,咱们去里面吃西餐吧。”张学良欣然从命,两人宛如一对浓情蜜意的情侣,挽手进入西餐厅。

很有异域风情的西餐厅里人头攒动,谁也没有想到张学良会光临。两人落座后,谷瑞玉说:“我最喜欢吃这里的奶汁烤大虾。”张学良狡黠一笑:“这道菜,我吃过,大虾去皮带尾,用刀从脊背切开成片,用刀尖剁断其筋,腌入味后,沾面粉用油煎至两面金黄色,烤盘底部浇一层奶汁,撒上计司烤成金黄色。”

“咦,你怎么知道得这么详尽?”谷瑞玉惊讶。张学良笑:“我在奉天受过西式教育,同学中,有不少欧美人士,常和他们吃西餐,奶汁烤大虾我也爱吃。”谷瑞玉眼珠一转:“这儿的奶汁烤大虾,是俄式风味,你肯定没吃过。”

奶汁烤大虾上来后,张学良尝了尝,果然味道独特,他连声赞道:“好吃,一样的东西,一样的做法,换个地方就不一样,看来,还是马迭尔的厨子手艺不一样!”谷瑞玉笑了笑,说:“这里的大虾是用胡椒粒和圆葱腌入味的,味道自然与奉天的不一样。”

一生之爱

1921年春暖花开,谷瑞玉随张学良到了奉天。谷瑞玉满心欢喜,让张学良带她去见张作霖,可张学良却安排她住在大帅府附近,只字不提见张作霖一事。这是怎么回事?谷瑞玉试探着提这事,张学良还不正面回答,而是劝谷瑞玉去读书。

谷瑞玉无奈,只好从命。在张学良帮助下,谷瑞玉进入奉天高等师范学校学习。由于吉林、黑龙江的匪患还未平息,张学良经常去剿匪前线。每次张学良离开奉天,谷瑞玉都要跟随。时间一长,军中都知道张学良有个“随军夫人”。

这个称呼传来传去,终于传到张作霖耳朵。张作霖派人了解情况,觉得儿子敢爱敢恨,很像自己,但是他对谷瑞玉曾给土匪当过“压寨夫人”,不能接受,又怕影响儿子情绪,便对张学良和谷瑞玉的关系,采取不理不问的态度。

谷瑞玉在奉天住久了,也知道于凤至和张学良的很多事情,她认为,张学良和于凤至两人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按照西方思维,两人应早日离婚,各自追求各自幸福,可张学良却告诉她,离婚是不可能的。

剿匪任务基本完成,张学良回奉天长期居住。张学良有“随军夫人”,在大帅府成了公开秘密。一天,张学良鼓起勇气,带谷瑞玉去见张作霖:“父帅,我真心喜欢谷瑞玉,望您能成全我们。”

张作霖见到谷瑞玉,没反对,大笑道:“妈拉巴小六子,你觉得好就行,老爹同意了!不过,你要和你老婆打好招呼,如果她不同意,我也会改主意。”张学良硬着头皮去找于凤至商量,于凤至听后半天没说话,过了许久,才轻声说:“既然爹同意,我敢不同意吗?”

1922年,张学良和谷瑞玉终于走到一起。不过,谷瑞玉虽然嫁给张学良,她还是没有住进张氏帅府,主要是她和于凤至两人互不相让。于凤至在大帅府很有威望,出于女人本性,她对谷瑞玉极为排斥,尤其鄙夷她给土匪当“压寨夫人”那段经历。

谷瑞玉也生性刚烈,宁可在大帅府外独立生活,也不愿低声下气在大帅府当妾。她和张学良结婚不久,又进入天津南开大学读书,在南开大学,她选择攻读物理学专业,直至1927年本科毕业,各门功课成绩均名列前茅。她不爱张扬,更不摆阔,学校几乎没人知道她是东北少帅张学良的夫人。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进关接管直系控制的天津市和直隶省的部分区域。张作霖在天津设立津榆驻军司令部,任命张学良为司令,郭松龄为副司令。张学良在天津驻防期间,他和谷瑞玉生活在一起,两人经常交流思想,谈论国事,一起度过一段无忧无虑的幸福时光。

谷瑞玉和郭松龄夫人韩淑秀关系密切,两人象亲姐妹一样。1925年11月,发生“郭松龄反奉”事件,谷瑞玉因私自给郭松龄夫人韩淑秀写信,被张作霖查获,盛怒的张作霖要求张学良赶快休了谷瑞玉。张学良苦苦哀求,才没跟谷瑞玉离婚,但两人感情从此开始冷淡。

谷瑞玉几次想让张学良陪她回哈尔滨,始终未能成行,两人婚姻,名存实亡。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遇难,谷瑞玉正在天津,在秘不发丧期间,她未经许可,冒然独自返回奉天。由于谷瑞玉擅自行动,引起日本关东军关注。

日本报纸因此怀疑“秘不发丧”的真伪虚实,称“张学良的如夫人谷瑞玉由津返奉,这说明张作霖在皇姑屯必死无疑,否则,一向与大帅府关系并不密切的如夫人,是不会在张学良不在奉天情况下独自返回关东。”

谷瑞玉这一鲁莽之举,彻底激怒了张学良。1930年,张学良与谷瑞玉协议离婚,除了先前在天津购买的小楼留给谷瑞玉,张学良又给她10万元,作为生活费。

离婚后,谷瑞玉一直住在天津,还改名“孟晓玉”,在天津一个大学物理系任教,后成为副教授。她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计,谁都不知道她曾是张学良夫人。离开张学良,她终身未再嫁,58岁那年退休,1983年病逝于天津,终年83岁。她一直到逝世前,家的墙壁上、书架里,始终悬挂、摆放着张学良年轻时的照片。 (关向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