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女子遭遇電信詐騙 她信騙子的原因竟是“銀行卡被吞”)

東莞的劉女士近期發微博稱,自己遭遇了電信詐騙。不僅多張信用卡被盜刷,還在騙子的“指示”下在多家網絡平臺借貸。最終,包括騙子私自盜刷以及網絡信貸等劉女士損失共計52萬元左右。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讓她最終相信騙子是“警方人員”的因素之一,就是對方稱其賬戶已被鎖,劉女士去ATM機查詢時,自己果然被吞了卡。而這又是怎麼回事兒呢?

微信圖片_20190511085440.jpg

事件

遭遇電信詐騙 女子貸款揹債約52萬元

5月9日有網友發微博稱自己遭遇電信詐騙,向廣大網友求助。發微博的是東莞的劉女士,她於4月28日,突然接到一個自稱是廣東省通信局的來電,說其名下有一個電話號碼涉嫌發送垃圾短信被羣衆舉報,因此在一個多小時後會把其所有的電話號碼停機。由於對方準確地報出了其的身份證號碼,劉小姐半信半疑的進入了騙子的圈套。

在一通電信詐騙固有的套路之後,騙子終於將目標瞄準了劉小姐的銀行卡。騙子稱劉小姐名下有一張招商銀行的卡片涉嫌洗黑錢,裏面的金額高達200萬。並且檢察官已對其下達通緝令,立馬對其名下所有銀行卡進行凍結。

半信半疑的劉小姐,在騙子的提示下,決定去ATM機上試一下自己的賬戶是不是真被凍結了。結果就在她把常用的儲蓄卡插入ATM機後,卡被吞掉了。至此,劉小姐也徹底相信了騙子所謂“警方人員”的身份。隨後她按照對方指示,安裝手機插件,在網上貸款,將卡號密碼等信息交給騙子,並按照騙子要求將錢款匯入指定賬號。最終他遭遇了約52萬元的網絡詐騙,其中大部分錢款是靠其網絡貸款得來。

當劉小姐醒過來,自己遭遇了電信詐騙後報警,並聯系網絡信貸平臺,但是由於這些貸款均是劉小姐自行申請的,部分平臺除了幫其做了還款分期外並沒有其他能幫助她的,於是其向網友求助,希望有辦法能延長還款時間。

聚焦

遭ATM機吞卡 疑似卡被口頭掛失

自己的儲蓄卡被ATM機吞卡,成了劉小姐最終相信騙子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這張卡是她自己常用的東莞銀行的儲蓄卡。騙子是如何知道劉小姐的卡一定會被ATM機吞卡呢?北青報記者以用戶的身份東莞銀行,銀行客服人員表示,ATM機吞卡存在多種情況,如卡插入機器後30秒鐘沒有進行任何操作,或賬戶出現異常,其中如果該卡已經被口頭掛失,那麼再次在ATM機上使用將會造成吞卡。

多名網友也表示,騙子正是利用口頭掛失儲蓄卡後,再要求劉小姐去櫃員機操作,以此造成吞卡這一方式騙取劉小姐的信任的。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部分銀行只要有用戶的身份證號和銀行卡號就有很大概率會被他人口頭掛失儲蓄卡。

北青報記者隨後從東莞銀行了解到,目前,在該銀行通過電話的方式掛失儲蓄卡,需要提供卡主的姓名和身份證。在北青報記者追問是否需要用戶的密碼時,客服人員表示,其它信息以辦理業務實際情況爲標準,但正常情況下不需要卡主密碼。

調查

多家銀行口頭掛失 不一定需要密碼

北青報記者隨後以用戶的身份諮詢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四大行。上述銀行均表示,如果儲蓄卡被口頭掛失,再到ATM機上操作也會被吞卡。其中,中國銀行更是明確表示,這種情況造成的吞卡,卡主無法取回卡片。

而四大銀行對於口頭掛失,即通過電話這一方式掛失借記卡,要求略有不同,但是大多要驗證多卡主個信息。其中,開卡人的身份證和姓名是必須提供的。其他信息大多根據卡主實際情況提供。而一般來說,如果有卡號、以及卡主的身份證號和姓名,及時沒有密碼,也可以口頭掛失卡片。此外,部分銀行還會驗證密碼、住址、餘額、辦卡時間等信息。而有銀行客服表示,需要卡主本人來電掛失,如果不是卡主,代理人提供卡主以及自己的身份信息也可掛失。

如果市民遭遇了自己儲蓄卡被他人掛失這一情況,怎麼辦呢?北青報記者採訪了銀行業內人員,對方表示,一般口頭掛失在多家銀行都有一定的時效,大多3到15天后,該卡賬號會恢復正常。此外,也可以持本人身份證到銀行櫃檯解除,部分銀行也接受電話解除。


吉國傑 本文來源:北京頭條 責任編輯:吉國傑_NBJ1114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