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畢業季,作爲農業工程本科1401班的班主任,浙江大學生工食品學院講師葉尊忠也陪伴孩子們走到了人生的一個岔路口。

在他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這是他帶的第三個班級,但卻是他第一個從行政班開始帶到專業班,相伴了完整四年的班級。

回憶起曾經帶過的班級,葉尊忠說:“我第二次插班當班主任時,那個班最初有49人,但最後由於轉專業等各種原因,只剩下了18個同學。可能和我臨時帶班經驗不足有關係吧……”這一直是他心中的遺憾,因此再一次當班主任的時候,葉尊忠就決心一定要把這個班級帶得不一樣。

以下是一大波幸福的班級照

在學生心中種下一粒期待長大的種子

“大家知道耳機可以發出聲音,但你知道耳機也能夠變成話筒嗎?”

“其實有的耳機真的能當話筒使用。我在國外時,有一個朋友的筆記本電腦話筒壞了,我讓他試試把耳機插到話筒的接口,朝着耳塞說話,結果居然音質效果還不錯。”

“大家小時候有沒有玩過頭戴式的小電風扇,有誰知道怎麼利用它來發電嗎?”

“其實這種簡單的小電動機本身就可以直接轉變爲發電機,大家只要用手轉動扇葉,就已經是一個發電的過程了,如果我們在電路中加入一個發光二極管,那麼發出的電流就可以讓它發光了。”

……

葉尊忠在課堂上時常會提出一些讓人摸不着頭腦的問題。這些問題有的與大家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有的則來自我們難以察覺的知識盲點,這便是他在課堂上安排的頭腦風暴。

“教授換能器時,我爲了讓大家更能理解,就提出了以上的兩個耳塞變話筒,風扇來發電的問題,讓同學們把思維打開,讓同學們能充分理解這些能量轉換器件。”

學到知識怎麼用,如何發現問題,遇到問題如何用學科知識解決,這些東西在葉尊忠看來是比教授知識點更加重要的東西,是一個優秀的課堂必須要具備的東西。爲了吸引學生的興趣,鍛鍊學生的思維,葉尊忠絕不會自己從頭講到尾,而是利用“頭腦風暴”和實驗演示等方法來豐富自己的課堂。

“現在的教育很多都在追求快,追求知識的灌輸,這樣就會出現學生來不及消化、來不及理解的問題。我想讓同學們發現在知識之外,還有許多看似簡單卻很有意思的東西,如果我的課堂能讓他們獲得方法上的啓發,就很滿意了。”

葉尊忠主要教授《生物傳感器與測試技術》和《生物生產機器人課程綜合設計》兩門課程,他不斷地總結經驗,創新課堂。浙大生工食品學院生物系統工程2010級本科生張潤華這樣評價:“老師的講課不是一味的灌輸知識而是調動起同學的積極性,另外老師還會穿插一些對於當前該領域的熱點,比如免疫磁分離技術有很詳細的介紹,很多同學都是聽了葉老師的介紹,對這個方面產生了興趣,最後從事的也是這方面的研究。”

根據自己執教數十年的經驗,葉尊忠認爲學生對於專業的正確認知十分重要。“許多孩子在大學中時常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如果對專業沒有感情,就會失去發揮實力的平臺與自我能力的落腳點。”

因此,葉尊忠做了一次勇敢的嘗試——讓大一新生就進入實驗室,接觸專業領域的知識。他堅信,“只要把學生帶入門,他們憑藉良好的學習能力和豐富的網絡資源,一定會有不錯的發展。”

學生的專業認知着重培養很快收穫了成效。浙江大學生工食品學院農業工程14級本科生黃恩待就是大一在實驗室中接觸到了軟件、電路等相關知識,併產生了興趣。學院連續三年的晚會抽獎程序都是他編寫出來的。在2016年的第十屆ASABE國際農業機器人大賽上,也活躍着這個班級同學的身影。浙江大學的隊伍取得了該屆國際大學生機器人競賽的第一名,團隊的三名成員黃恩待、金洛熠、徐瀟越當時都還只是農業工程大二的本科生,而他們和兩名師兄師姐一起有幸成爲了首支贏得該賽事冠軍的非美國本土團隊。

談起這些同學,葉尊忠總是動情,他不僅見證了同學們心中夢想的種子漸漸發芽成長,也在他們遇見困難和疑惑時給予指導與幫助。“從14年接觸訓練到16年出國比賽,這三個同學在實驗室的累計時間有近5000個小時,平均下來每天每個人要在實驗室花上近三個小時。”

不僅僅是這三位同學,班級裏的許多同學都在這裏找到了未來方向,種下對農業工程的熱愛。今年留在學院攻讀研究生的同學一共有11位,其中10位來自葉尊忠的班級。他直言,“更多的人才留在學院,我作爲老師的壓力也更大了。因爲我們要讓這些同學們在這裏學到更多的東西,發揮更大的潛能。”

學生給他的是4960個甜蜜的回憶

IBE(智能生物產業裝備創新團隊)會議室牆壁上有這樣一行標語:“寧靜致遠,追求有靈魂的卓越”。作爲團隊的成員,葉尊忠一直將此作爲自身秉承的育人理念。他說:“學業成績固然是一方面,個性中的正能量、對他人和社會的善意更是非常重要。”四年來,他不僅用關懷與愛護溫暖着學生,也鼓勵學生們付出真心、付出愛與善意。

在四年前新生剛剛入學的時候,葉尊忠就策劃好了班級的“新生三個一”工程——一封家書,一封寫給未來自己的信和一場演出。“在這個信息時代,已經很少有人會寫信了。我希望他們能在這兩封信中收穫感動,收穫真情。”

在收集了學生們的家書之後,葉尊忠發現很多同學甚至不會寫信,家庭地址都沒能寫清楚。於是,葉尊忠花了很多時間來仔細檢查每位同學的信件,按照新生個人資料中的地址幫他們補齊、寄出,確保信件能夠到達學生的家中。

而同學們寫給未來自己的信件,已經在葉尊忠那裏保存了四年。今年他參加了浙江大學“求是築夢新時代”2018年本科生班主任主題班課展示大賽,並取得一等獎。他本想讓同學在班課上打開自己四年前的信,但思慮再三還是作罷。“我想最好的那份情感一定在第一時間打開那封信的瞬間,所以之後會選擇一個只屬於我們班的場合把信發給大家,在我們的小圈子裏分享感動與收穫。”

“一場演出”則是葉尊忠想到的讓大家迅速熟識起來的好辦法,他鼓勵同學們自己分組,自己選題,自己寫作劇本並演出,展示自己對未來大學生活的想象。“剛開學,班級同學一定都有些陌生,這個編排演出的過程可以讓他們自然而然地走近、認識彼此。”四年前,當同學們初入校園時,這場青澀的演出或許就已經奠定了四年後的親如一家。

2016年的班級愛心支教活動是葉尊忠最珍貴的回憶之一,他希望看到同學們在公益活動中提升自己的愛心與責任感。儘管條件艱苦,但葉尊忠和同學們苦中作樂。晚上山區裏沒有電燈照明,同學們就一個個地打開了手機的手電筒,照亮餐桌。黑夜中,這一盞盞小燈恰如滿天繁星,也恰如同學們投身公益、奉獻社會的善良心靈,熠熠發光。這是葉尊忠印象最深的場景,他還打趣道,“我在支教的山區還睡到過人生中最‘豪華’的牀鋪呢!”

葉尊忠的電腦裏有個24GB的特殊位置,裏面存儲着屬於1401班的珍貴回憶。“1117排練”“1118娛樂”“1204寢室”“1229排練”……類似這樣的文件一共有4960個,裏面都是關於班級的點點滴滴與同學們的美好瞬間。一個鏡頭中,四年時光白駒過隙,但其間的溫暖與情感卻依託着這些相片,長長久久地留存了下來。按下快門的是班主任的手,更是他愛班級、愛同學的真心。

從日常的課堂活動、豐富的集體生活,再到一起的愛心支教,演出前的共同排練,鏡頭下的同學們充滿朝氣。“這些照片也許現在看來並沒有什麼價值,但如果是在十年以後、二十年以後的同學聚會上,大家聚在一起重溫這些回憶,看看當年的自己,一定會是非常動人的場景。”葉尊忠想象着這些還未到來的畫面,情不自禁地感慨道。

除卻電腦中的照片,葉尊忠還珍藏着不少與同學相關的小物件。在葉尊忠心裏,感情可以賦予一個尋常物件難以衡量的價值。他指着一張拍立得照片說:“這是在雲峯的一次離園禮上,同學說要用拍立得給我拍照,當時不知道什麼原因照片一直沒出來,但後來她不知用什麼辦法洗出了照片,還細心地標註了日期和姓名送給我。”照片背後,同學的真心讓葉尊忠感動。

葉尊忠感慨:“我們班的同學們非常貼心,有位女生看我眼睛不太舒服,又瞭解到我沒空去醫院就診,就默默地準備了眼藥水給我,生活委員還在節日的時候給我準備了靠枕作爲禮物。”這個充滿愛的靠枕,他一直使用至今,“每回坐着的時候,看到這個同學們送給我的禮物,總會覺得背後都暖暖的。”

畢業之際,農業工程1401的金洛熠想到班主任,心中滿滿是不捨與感激,“感恩葉老師,別人常說大學裏一般不會常常見到自己的班主任,但是我幾乎每天都能見到葉老師。他是我從幼兒園以來遇到的最好、最親切、最棒的老師,他更像是我人生的導師和榜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祝福葉老師可以青春常駐,幸福快樂。”

作者:陸理寧

圖片:由葉尊忠老師提供

本文編輯:浙江大學微訊社 施維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