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肝好,一切都好,肝不好,未老先倒。

中醫素來有“春宜養肝”之說。即相信人體的肝臟屬木,春季也屬木,兩者相應,所以說春季養肝,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要怎麼樣養肝呢?中醫認爲,通過按摩相關穴位,可起到滋陰補血、養肝補肝的作用。

關於按摩養肝,人們必須要知道3個養肝要穴,春季都揉按這3個穴位,效果很明顯。

大敦穴

適合人羣:整天工作繁忙,身體疲倦,晚睡無法早睡;醒來時頭腦渾濁不清晰,沒有精神。

效果:頭腦清晰、清肝明目、神清氣爽。

位置:大敦穴位於大拇趾(靠第二趾一側)甲根邊緣約二毫米處。

按摩手法:正坐或仰臥的姿勢,找到大敦穴,強壓7-8秒鐘,再慢慢吐氣;每天睡前重複10次。

太溪穴

效果:主治腎臟病、氣喘、支氣管炎、手腳冰涼、女性生理不順、關節炎、風溼痛等。

位置: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按摩手法:盤腿正坐,左手拇指指腹按壓右側的太溪;按壓時先按順時針方向旋按20次,然後再按逆時針旋按20次,按揉時力度保持適中;每次按揉5分鐘左右,每天2次。

肝俞穴

效果:主治胃腸病、胸痛腹痛、肝病、老人斑、皮膚粗糙、失眠等,還可治療宿醉。

位置:在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按摩手法:俯臥的姿勢找到穴位,雙拇指分別按壓在雙側肝俞穴上,做旋轉運動,由輕到重至能承受爲止;每次持續10—30,每133—5次。

(本文爲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