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只身伏虎,为民除害,终成一方仙祖——深井村五月初九宾公佛诞

黄埔区长洲街道的深井村水环山绕,村郊的东北角、珠江河畔处有一座小山叫做大飞岗。

山虽不高,但因耸立在江边,山下一片田畴河道,在山顶处可见隔江的番禺、天河和海珠一带参差的群楼,更因珠江水自虎门而来,所以山水尽收眼底。山上遍布苍松,和风吹来,松涛阵阵入耳。

大飞岗陡峭的山脚处有一座古庙,庙虽不大,但青砖灰瓦,画栋雕梁,及眼处的灰塑尽是生动的岭南佳果、龙凤麒麟的吉祥图案,尽显得古朴。

庙里供奉的仙人名曰“宾公佛”。他布衣大肚,面阔头圆,一派凡间气度,平易近人,端的是人间慈面活佛的模样。

庙宇虽老旧,窗门檐楣间灰漆也脱落了不少,但香火不断,祭台上常有香烛纸钱、咸蛋包子等祭品供奉。这些祭品常被旅人或放牛娃领食,也算的上是宾公佛的一件福荫之事。

庙前的一棵古榕树枝繁叶茂,苍翠浓郁,村民时常来到树下的休憩,石凳台阶几百年来早已被坐得光滑入镜。

据说,每年农历五月初九是宾公佛诞。说到这宾公佛到底是何方神圣,因为年代久远,村民们也不得而知。不过这宾公佛在深井村勇斗猛虎、解救村民的故事,却是在村民们的口中世代流传。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两只猛虎从大山深处出走,直奔南海,穿州过省,食人吞骨,弄得人心惶惶。岭南一带的村社住户是日不敞户,人人谈虎色变。以至于长辈们在恫吓那些顾着玩耍不肯归家的孩子们,也多用“还不快回家,老虎来了!”这么一类口头禅。孩子们一听这句话,就乖乖地回家去。

话说这天,这两只白额吊睛大虎来到了深井村村头。村头就在大飞岗脚下,这里高榕参天,林荫四罩,树下一条青石条板大街直通村里。两只大虫左右顾盼了一会,便步履蹬蹬,肆无忌惮地朝村里走去。

这时,不远处的田间有一位牛郎正在放牛,看见这两只老虎,大喊一声:“不好了!”,丢下大水牛,向老虎狂奔而去。

两只大虫看见牛郎,也骤然停下了步履,白额上掠过一道寒色,却也不敢贸然行动。倒是牛郎奋不顾身地就冲到两只老虎之间。但见两只老虎抖抖身毛,咆哮一声,齐齐双肩下伏,前腿撩起,后腿支地,状如人立!

只见牛郎被夹在两只老虎中间,两只老虎四爪下擒,眼看牛郎就要遭痛灭顶。突然,牛郎如有神助,两只巨臂往上一格,顿时将两只老虎震退几步,两只手臂却也被抓得鲜血淋漓。但牛郎面如红枣,头颅上仰,目如利剑,端的是神灵贯气。

两大虫骤遇对手,好不生气,嗷嗷直叫,一前一后抢入阵来。牛郎左右腾挪,直取前面的那只老虎。老虎把尾巴在地上一扫,恶狠狠地向牛郎扑过来,把牛郎逼退半步。牛郎借退势翻身挺进,巨掌一把抓住老虎的头颈处,猛发神力,硬生生将老虎按在地上,那数百斤重的老虎竟然动弹不得。另一只老虎见同伴被制服,恼凶成怒,死命向牛郎扑过来。

牛郎见双手难敌两虎,情急之中心中一念顿生。只见他甩开老虎,向江边逃去,还不时回头观察追来的两只老虎。过了一会,牛郎的步子渐渐减慢下来,老虎知道牛郎已无退路,从左右两个方向向牛郎扑杀过来。牛郎到了江边,踩在石堤的边缘,做出一连串挑逗老虎的动作,然后纵身跳下珠江。

看到牛郎跳江,两只老虎不顾一切地纵身扑进珠江里。牛郎向前游去,两老虎在水里长牙舞爪地拼命追赶。不一会,老虎精疲力竭,在水里扑腾一阵,慢慢下沉,变成了两具虎尸。

也许是造化安排,两只老虎的魂魄后来得到仙人点化,变成伶仃洋上的两座山,名叫大虎山、小虎山,这一水域从此也被称为“虎门”。从此,大虎山和小虎山扼守着珠江口,江面上不时可以听到虎声咆哮。后来,在两座上建立了炮台,有守军驻扎,这里成为海防要塞。

那位牛郎也因本有仙缘,加上为民除害的义举,被大仙一点即通,进入仙班,护法于如来佛祖坛下,终于成一方仙祖,名曰宾公佛,与观世音、重黎、祝融等神祗等永镇一方,保岭南大地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这一年,为了纪念宾公佛,由村中长者主持修建一座庙宇,以记宾公佛为民除害、保佑苍生的功德。

后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九的宾公佛诞日,深井村民都会杀猪宰鸡祭祀,打蘸、唱戏,答谢宾公佛挽清除虎患之恩,并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宾公佛诞的重头戏是“抢花炮”,四邻八村的乡里每逢此盛日,纷纷前来观光游览,情景热闹非常,围观者甚至达数万人之多,名副其实的万人空巷!

------------------------------------------------------

声明:本文编撰推送属非商业行为,如涉及著作权问题,请著作权人或著作权持有人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本QQ为工作号,不加好友),我们将妥善处理。转载请注明转自“黄埔文化遗产”(ID:hpwhyc)。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