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娜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良资产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甚至被称为万亿级投资的新“风口”。2018年末,不良贷款余额达到2.03万亿元,今年不良资产规模将呈现“双升”态势,不良资产的市场格局再次引发关注。

未来,不良资产市场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处置不良资产是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如何充分发挥不良资产市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独特功能?有哪些深耕不良资产交易业务方面的经验和建议?带着上述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副总裁李可书。

李可书表示,当前,我国不良资产市场呈现出供给足、处置难、收益率收窄的发展趋势。他建议通过制度优化,将公开、透明、规范的市场化机制引入不良资产市场,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不良资产交易市场,实现不良资产优化配置,助力金融风险化解。

不良资产规模已经接近3万亿元

中国经济时报: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良资产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您认为,其是否将成为万亿级投资的新“风口”?

李可书:从不良资产规模来看,早就进入万亿级规模了。粗略统计,截至目前其规模已经接近3万亿元,其中五大行在2018年年底的不良贷款余额达到8000多亿元,股份制银行、农商行、城商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加起来差不多有2万亿元,创下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新高,不良资产市场投资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国经济时报: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李可书:第一个原因,过去,我国经济建设主要采取的是举债发展的模式,借新还旧,还能保持企业正常运转,但这两年由于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以及“去杠杆”等政策措施的施行,传统模式行不通了,经济下行导致企业效益下滑,一些企业开始出现债务规模上升,银行不良资产规模持续攀升,不良率从2014年的1.04%增至2017年的1.75%。

第二个原因,近几年,国家对不良资产的监管要求趋严,如中国银保监会要求“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强制计入不良贷款”披露,如此一来,隐藏的不良资产充分暴露。我们判断,银行不良资产将延续高位增长趋势,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容。

第三个原因,过去,部分银行为了降低贷款的不良率,为了“出表”,一般会找一些AMC、投资人把这些不良资产先接起来,然后再慢慢盘活,最后再收回来。随着国家对不良资产监管要求趋严,要求虚假出表的不良资产强制回表,客观上导致了不良率的攀升。

供给足、处置难、收益率收窄是不良资产市场三大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时报:受宏观经济、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等因素影响,未来不良资产市场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李可书:首先,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将保持“双升”态势。2019年货币政策走向整体有利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改善,预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将出现“双升”态势,供给较为充足,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在20%-40%,不良贷款见顶时间预计将在2020年或以后,银行关注类贷款规模变动大体同步。在监管日趋严格的环境下,银行出清不良资产意愿有所上升,城商行和农商行成为不良资产包推出的主力军。

其次,资产包价格下降,收益率将不断收窄,处置难度加大。随着不良资产处置的复杂性和综合性难度加大,资产处置周期明显加长,受收购价格上扬、处置周期加长等因素综合影响,不良资产处置收益率将不断收窄;资产包价格将延续成交价格相对账面价格折扣下行趋势,可能回落到10%左右,预计维持在三折至四折的水平,将面对周期更长(平均两年以上)、难度更大、复杂性更强的处置压力,处置难度进一步上升。前几年,不良资产很受大家追捧,因为容易捡到“金矿”,一旦大家都去抢,价格就涨上来了,所以,前几年不良资产打折的很少,有些好的资产价格高还说得过去,但有些不好的资产,看别人的价格打得高,它价格也打得高,结果就是没人买,处置就变得很困难。不过这两年不良资产价格已经趋于理性,价格将有小幅回落。

最后,处置方式呈现多元化和多渠道,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更为灵活丰富,处置方式呈现多元化,清收、坏账核销、不良资产转让、不良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等,未来市场化的债转股和资产的并购重组将成为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方式。

不过,债转股本身要做成功也是有要求的,比如,怎样对企业有合理的评估,转多少股份,转股份有无保障,别转后企业黄了,反而加大了对不良资产处置方难度。对很多不良资产而言,特别是那些规模不是特别大的不良资产包,大家一起过来买,赚钱了大家按比例去分,好处是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去盘活不良资产,同时,难度也大,风险也高。其实,不良资产不一定不好,可能企业暂时遇到困难,但因为本身处于价值洼地,只要价格合理,大家还是看好的。很多投资机构对不良资产很关注,国家也鼓励对不良率的化解。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深耕不良资产业务对助力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经济时报:您有哪些深耕不良资产业务,助力化解金融风险的建议?

李可书:不良资产领域的市场前景广阔,深耕不良资产业务对于助力化解金融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层面:放宽对金融不良资产受让方的限制。根据《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的规定,3户以上属于批量转让,批量转让的不良资产不得转让给社会投资者,只能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这无疑压缩了社会投资者的生存空间。建议放宽对社会投资者购买不良资产的限制,活跃不良资产交易市场。

第二,关注不良资产的后期处置。很多社会投资者关于不良资产的差价,买到手就转手卖出去,不管后期的处置,导致不良资产并没有得到真正处置,金融风险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化解。我们倡议,多关注对不良资产的后期处置,如债务企业的债务重组、业务整合、破产清算、折扣变现等,从而更好地实现不良资产的价值变现和价值提升,提高资产优化配置的水平,进而有助于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