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自衛反擊戰中, 我軍曾大量挖掘貓耳洞

貓耳洞是我國在抗日期間創造的,在平原作戰中,日軍的的炮火非常猛烈,我軍那時候武器裝備是很差的,根本上就無法抵抗日軍大規模的轟炸。我軍爲了避免日軍的轟炸,就在陣地上挖了很多小型的防空洞,可以放一些糧食彈藥,裏面還有躺幾個戰士。貓耳洞也是有大有小的,深度只有幾米,只能容得下一兩戰士,就放不下其它的東西了。大型的貓耳洞深度有幾十米,可以放一些糧食和彈藥,還有容得下好幾個戰士。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 我軍曾大量挖掘貓耳洞

在中越戰爭中,老山的地形非常複雜,越軍建築了很多藏兵洞,戰壕,坑道,陷阱等,給我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我軍就把在抗日時期挖的貓耳洞應用到這裏來,當時,我軍在老山挖了大量的貓耳洞。這些貓耳洞也是有大有小,讓越軍猛烈的炮火也很傷到我軍。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 我軍曾大量挖掘貓耳洞

貓耳洞就成爲了戰士們的終日棲身之地,由於裏面比較狹小,進出的時候必須低頭,有一些還只能爬出去,進來的時候再爬出來。戰士們在裏面躺着時候,由於空間太小了手和腳只有捲起來,時間長了是很痛苦的。洞裏面是很悶的,一般人根本上就呆不了多長時間,而我軍在裏面卻能呆很長時間。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 我軍曾大量挖掘貓耳洞

特別是那些很小的貓耳洞,剛好只能容得下一個在裏面,那時候溫度高,戰士們在裏面都不能穿上衣,因爲衣服穿上去後,一下子就汗溼了。有時候還會遇到被蚊蟲的襲擊,更可怕的就是洞內有蠍子和蜈蚣等這些毒性很強的蟲子。在這種環境下作戰,我國士兵的心態都還很好,遇到了戰友還會帶着笑容相互打招呼。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 我軍曾大量挖掘貓耳洞

經過了漫長的戰爭後,我軍戰勝了越軍,戰士們在貓耳洞裏的堅苦生活從此就結束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