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设计可以用较少的组件形成多种组合,从而达到功能的多样化。而这种工业设计也曾经获得了很多厂商的重视,Google也曾经启动了模块化手机Project Ara项目,不过项目最终还是没有进行下去。

其实在影像行业,模块化一直是大家非常青睐的设计,不过到了数码时代,这样的产品越来越少。大部分的相机也都简化成了机身和镜头两大最主要的模块。

其实在胶片时代,我们手中相机的可变组合还是非常多的。

最著名的便是哈苏的V系列,模块化的设计让它可以完成各种摄影任务。除了镜头之外,后背、取景器、对焦屏等组件都可以随意更换,从早期的平面广告就可以看出哈苏其实很得意自己的模块化设计。

即使是V系列停产之后,哈苏的H系列中画幅单反相机也维持了模块化的设计,并且V系列和H系列的兼容性非常好。这与哈苏超前的设计理念是分不开的。

同样,在135胶片相机领域,这种可拆卸更换零件的模块设计也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除了镜头之外,当时高级单反相机的机顶、后背以及对焦屏也都是可以更换的。

尼康的一代机皇F3就有若干种取景器机顶可供更换。

不过作为生来就以便携为宗旨的135系统而言,模块化带来的收益并不大,所以在后期各大厂商也都放弃了这样的设计思路。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相机也越来越集成化,并且电子元件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传统意义上的模块化设计也越来越难以实现。不过这个世界不乏用于吃螃蟹的人,理光的GXR系统则是数码时代135领域对于模块化的一次尝试。

GXR于2009年11月发布,2013年停产,整个系统包括一款机身以及六款可更换的成像模块。

与可换镜头的相机不同,理光GXR的机身并不包含传感器,传感器与光学镜头是统一的密封模块。

除了自带镜头和传感器的组件外,GXR还有一款徕卡M口的卡口组件。这更符合模块化的理念,机身—传感器—镜头皆为可拆卸设计,可以给用户更多的组合自由。

由于市场反馈平平,GXR并没有继续下去,135相机模块化的设计也再无后续。

可随意更换的模块化设计虽然看起来美好,但在设计和工艺上要求更高,且体积不好控制,开发难度大,所以现在只在120领域使用。

如果有一台可以更换CMOS,能够在低像素高连拍和高像素之间随意切换的相机,也是非常美好的。不过以现有的格局,我们很难见到这样一台相机到来。如果你想体验模块化带来的多样玩儿法,试一试胶片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